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一碗最樸實無華的炒飯,就成了外賣領域里最受歡迎的品類之一。 但是,家家都有,家家都能做的東西,想要做好卻恰恰又是最難的。 于是,靠低價、做促銷來獲得巨大流量,然后兩個月就關門的情況,也是層出不窮。 在上海有一個品牌,專門做炒飯已經有五年的時間,在外賣平臺還沒興起的時候,單店月單量就超過了5000單。 它的獨特之處就在于,把一碗普通的炒飯做成了一道菜,曾一度成為區域同品類的第一名,60平米的小店,日流水做到了2萬,至今,已經開出4家直營店。
它就是炒FUN,創始人叫劉信。
1
律師創業做外賣,發現炒飯最好做
劉信原本是一名律師,但是一直在嘗試自主創業,做過零售,也做過服裝生意,最后卻發現白領外賣是一門好生意。
“上班的時候,天天吃食堂,周邊也沒有什么吃的,加上我又是重度外賣愛好者,但又沒有外賣平臺,所以市面上做外賣的品牌很少。”
于是,在2012年的時候,劉信開了一家只有60平米的小店,主做外賣,同時兼顧少量的堂食,只做炒飯。
2
原創麻辣火鍋炒飯,把炒飯做成一道菜
“大家都覺得炒飯普通,很難撐起一家店,尤其在砍掉所有外圍產品之后,這一疑慮就更大了,但實際上,炒飯的想象空間很大,它完全可以做成一道菜。”
顯然,劉信對于炒飯的認知,并沒有局限于傳統最常見的蛋炒飯、揚州炒飯等,所以這也就注定了,炒FUN的產品的獨特性:每份炒飯都是一道菜。
但是,具體怎么去實現呢?簡單說,只要是市場上流行的菜品,都可以嘗試和炒飯進行結合。
比如,在炒FUN的菜單中有一款非常經典的麻辣火鍋炒飯,它的由來就是根據市面上非常火爆的火鍋品類而來。
“因為現在年輕人喜歡吃火鍋,我們選擇了一些火鍋里比較常見的食材和炒飯進行結合,比如,毛肚、木耳等等,同時在炒制的過程中還加入了牛油,讓顧客在吃到這份炒飯的時候,有一種吃火鍋的快感。”
這份麻辣火鍋炒飯,定價在35元一份,完全顛覆了傳統炒飯的概念,在推出之后,即使定價高,但還是很快就成為了爆款產品,單店單日的點擊率在五六十份左右。
3
堅持手工小鍋炒飯,保證30秒出一份餐
如今,市面上大多數的炒飯外賣品牌,為了提高效率,不是用炒飯機,就是采用鐵板炒飯的方式,又或者采用保溫柜來提前預制。但是炒FUN至今還是堅持現點現炒,不預制,不用炒飯機,而是用小鍋來炒,并且限制一鍋最多只能出三份。
為什么有效率更高的方式不用,炒FUN卻還在堅持比較原始的制作方式呢?實際上,這些方式劉信都試過,但是最終都被他摒棄了。
“因為炒飯的精髓就在于翻炒的過程,油、雞蛋、米飯和其他食材在空氣中碰撞和翻滾,讓炒飯的口感更好,而炒飯機和鐵板都很難實現這一點。”
“而之所以選擇用小鍋不用大鍋,并且限制出三份,是為了操作更簡單,因為一般大廚用的大炒鍋,有一定的技術難度,用小鍋就基本不需要廚師,洗碗阿姨都能炒。”
靠人工一份一份的炒,在口感上肯定是有保證,但在效率上又怎么解決呢,尤其是外賣高峰期的訂單這么集中的情況之下,怎么樣保證出餐的速度呢?兩步來解決。
1. 用一款復合型料包來減少炒制步驟
“ 在炒制的過程中,會需要加各種料,不僅很難標準化,而且這些步驟,每一個小動作都很浪費時間,所以我們專門研究了一款復合型的料包,可以滿足炒飯最基本的味道,減少炒制過程中加料的步驟。”
2. 把炒制過程拆分為A、B、C,流水線操作
“雖然我們是靠人工來炒,但是我們把炒飯制作流程進行了細節化拆分,讓后廚制作線像工廠的流水線一樣工作。
比如完成一份炒飯需要A、B、C三個步驟來完成,那么,后廚的動線也按照這些步驟來設計,制作人員按步驟來分配工作,可能一天下來連站的位置都不用變動。”
通過這種方式,平均算下來,炒FUN出一份餐的時間保證在30秒左右。
4
好的外賣包裝就是服務
點開炒FUN的外賣頁面,明黃色的logo立即沖擊視覺神經,產生食欲。除此之外,俏皮可愛的文藝風格包裝設計迎合了主客戶白領和90后對新奇,豐富色彩的追求。
都說外賣沒有服務,只要把產品做的足夠好吃就行,劉信則認為,外賣是需要做服務的,并且是可以做服務的。
“外賣做服務不外乎兩種方式,一是通過自建團隊,提供獨特的配送服務,這種模式太重,二是通過外賣包裝來做服務,操作起來更加簡單。”
炒FUN選的就是第二種方式。
炒FUN如今的包裝經過了十幾輪的迭代和升級,最新一版的外賣包裝,借鑒淘寶拆快遞的方式,設置了一個開箱體驗,每一份餐都有類似一個快遞盒,拆開之后整齊的擺著餐品、飲品、餐具、小卡片等,拆開之后的盒子還能當餐墊,吃完之后在組合起來扔掉,簡單方便,不弄臟桌子。
“一般點外賣的顧客,都是在電腦前用餐的,很容易就弄臟桌子,所以我們在外包裝上的設計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5
摒棄冷漠的“公眾號”讓老板娘和粉絲互動
現在訂外賣有一個困惑就是: 從用戶下單,到商戶接單生產,最后由配送員送餐,一個流程走下來,其實顧客沒有什么沉淀,有時候我們甚至都不知道顧客到底是男是女?
但是現在每天在平臺上有大量的訂單用戶,面對這些潛在的忠實客戶,商家又該怎么匯聚呢?匯聚之后,又該怎么去撩呢?
炒FUN的單店外賣,旺季銷量在8500單左右,淡季在6500單左右,月流水在35萬到45萬之間。這就是說,炒FUN的客群量是相當龐大的。
和粉絲互動上,劉信摒棄了很多企業都在采用的“公眾號”,而將自家媳婦的個人微信號印在外賣包裝上,讓“老板娘”成為和粉絲近距離交流的渠道。
“如果用公眾號,只是單純地發送內容,很容易被取消關注。但‘老板娘’是一個真實的人,甚至可以去粉絲朋友圈點贊。我們也發一些我們旅游和生活的照片,傳遞正能量。”劉信說。
通過這種形式,“炒FUN”團隊,組建了5000粉絲的諸多社群,目前已經有了1000多的鐵桿粉絲,這個社群可以說在維護顧客上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每當到了上班的點,炒fun 就會扔一個紅包在群里,群里的任何人都能看到。
“現在的外賣市場上,白領和學生作為外賣的領軍人物,每天到了吃飯的點,翻開美團,翻開餓了么,從第一頁翻到最后一頁也未必會選擇出自己想吃的東西。所以,此刻的紅包會讓顧客在點餐之前產生記憶感。”
由于顧客關系良好,顧客甚至介紹團餐生意給炒FUN,顧客復購率超50%。不僅互動,炒FUN還會結合自己所在的商圈內的電影城、桌游室給粉絲拉福利,形成了客源的良性循環。
—結語—
幾年前,還很難想象一碗普普通通的炒飯能夠支撐起一家門店,而現如今,炒飯品類開始大爆發,光上海一個城市去年一年就誕生了無數做炒飯的品牌,競爭越來越激烈,但同時,快生快死的品牌也不在少數。
炒FUN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品牌,到現在還能夠保持一個穩步的發展節奏,就在于此前趟過無數的坑,從市場經驗中,獲得了對產品、品牌、外賣等方面獨到的理解,才能一步一步的走到了今天
相信通過這家炒飯外賣餐飲的案例大家對于打造自己的餐飲品牌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不管如何去開店也好,做餐飲也好,做其他任何行業也罷,都離不開我們經常說道的12字品牌方針,那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奇!”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點贊并且推薦給你的好友。
餐飲好項目,請點擊下面LOGO | |||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