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以上藍色字體
2018第六屆CCH廣州國際餐飲連鎖加盟展覽會
2018年8月24-26日 廣交會琶洲展館A區5大展館
http://www.gzjc8888.com
近日,微博上熱傳的一則視頻監控,
讓人看得十分揪心。
視頻里,兩位大人正帶著一個小孩在火鍋店吃飯,孩子坐在靠走道的位置上。
服務員端著疑似鍋底熱湯路過時,突然腳底打滑,將一鍋熱湯直接撲灑向座位上的小孩!!!
小孩整個胸部瞬間被滾燙的水燙傷,頭部也遭到熱水沖擊!
網友看了之后,紛紛表示揪心:
@去年十七歲了:心疼孩子,希望早日康復!
@鏡水臨花YY:孩子都沒來得及有什么反應,被湯潑了看的都揪心啊!希望孩子能平平安安的!
@糖炒栗子同學:嚇得我也再也不敢帶孩子去吃火鍋了!
@Stranger–12:千萬不要讓孩子坐在上菜的地方,這是最基本的!
@大長腿妍兒:一直覺得餐廳廚房不適合用這種光溜溜的瓷磚,畢竟經常有水和油掉在地上。
@油菜花開K:希望孩子沒事,也別為難小哥,大家都嚇得不輕。有些意外誰也想不到,但是預防還是很重要,比如不要讓孩子坐在上餐位,裝修時過道使用防滑磚。
@HARU49:我小時候被服務員把剛出鍋的砂鍋倒在腿上過,還是隔著牛仔褲,二度燙傷,恢復起來很痛苦。如果視頻這鍋是燒開的就很可怕了,希望小朋友沒事啊。
視頻中,大人趕緊查看孩子傷勢,手忙腳亂地脫衣服。
脫衣服是對的,同時把孩子送到有冷水的地方沖淋啊!
燙傷后的緊急處理正不正確,有時候決定了孩子受傷的程度。
有人可能會說,我們不是專業的醫生,要求不能這么高啊。
但是,對于意外事件來說,醫生不可能及時趕到,孩子能依靠的只有在現場的你。
燙傷后,正確的急救方法是什么?
記住五個字:沖、脫、泡、蓋、送
沖——立即脫離熱源,用流動的冷水沖洗傷面,降低傷面溫度,減輕高溫進一步滲透所造成的組織損傷加重。沖的時間越早越好。
脫——沖洗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時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并保留粘住的部分,盡量避免將水泡弄破。千萬不要強行剝去衣物。
泡——對于疼痛明顯者可持續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鐘。此時,主要作用是緩解疼痛。
蓋——使用干凈或無菌的紗布或棉質的布類覆蓋于傷口,并加以固定。對于面部燒傷者,宜采用坐姿或半臥位姿勢,將清潔無菌的布在口、鼻、眼、耳等部位剪洞后蓋在面部。
送——送醫就診,尋求醫生的救助。Ⅰ度燙傷(燙傷的皮膚發紅、不起水泡,表面干燥,2~3天后燙傷皮膚顏色逐漸消退,皮膚脫屑,三五天即可痊愈,一般不留疤痕)可在家處理。Ⅱ度以上的燙傷(經冷卻治療一定時間后,仍疼痛難受且傷處長起水泡)應送醫院處理。
燒燙傷千萬別用這些民間偏方
1. 抹紅藥水,無法看燙傷程度
燒燙傷后醫生先要根據皮膚的顏色和質地,來判斷燒燙傷的深度和面積,以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如果使用紅藥水、紫藥水會將燙傷部位染色,醫生難以判斷燒燙傷程度。
2. 貼創可貼,可能加深創傷
創可貼是用來處理小創口外傷,如果用于燒燙傷口,使用過程中會把受損表皮或剛生長的新鮮組織撕裂,加深創傷。同時燒燙傷后周圍組織會出現腫脹,創可貼粘太緊會造成血運不暢,出現更嚴重損傷。
3. 抹牙膏,容易造成感染
敷在傷口上面的牙膏沒有經過嚴格的藥用殺菌,很不衛生,有可能還有利于細菌的生長,其他一些不對癥的藥膏也會對傷口起到副作用,反而使創傷面更容易受到感染。到了醫院后,不但會影響醫生對燒傷程度的診斷,在清洗過程中,也會給傷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希望視頻中的那位小朋友能夠平安無事,也希望所有家長能留心孩子身邊的潛在危險,讓類似的事件不要再發生!
資料來源:綜合人民網、都市快報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8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