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酸甜一直霸占著餐飲業的主流味型,但2018年初,肯德基推出了藤椒嫩筍漢堡,圈粉無數。
之后,康師傅推出了藤椒方便面,各大餐飲品牌紛紛推出藤椒味產品,藤椒味型的流行一發不可收拾:藤椒麻辣燙、藤椒串串、藤椒缽缽雞等等,很多食品搭上“藤椒快車”。
藤椒更因其獨特的亮麗顏值和清香口味,在火鍋界也迅速串紅。
今天,我們就來探訪一家“藤椒潮”背后的推手企業,他們首家提出“標準麻度”,甚至還建立了“藤椒學院”……
全國第一家提出“標準麻度”
一直以來,關于火鍋辣度,很多商家、顧客干了不知多少口水仗,也沒弄明白四川的辣更辣,還是重慶的辣更辣,不少網友提出解決辦法,用“度”來衡量:微辣=12度、中辣=45度、高辣=52度、特辣=65度,但始終沒有官方標準。
藤椒油獲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隨著“藤椒潮”的熱門化,微麻、中麻、老麻被顧客、商家帶上口頭,之前麻度缺乏標準,各企業生產藤椒產品時,完全憑調料師口感確定。
但這家企業直接提出了“標準麻度”,通過標準化指標判斷,斬斷未來“誰家更麻”的口水仗。
首家建立“藤椒學院”
當下,不少實力餐企會做餐飲大學,但很少有食材企業聯合大學做研發和培訓。
事實上,食材聯合大學做研發,會帶來很多優勢:
第一,食材研究專業、深入;
第二,食材研發標準、規范;
第三,新品面世進度加速;
第四,從研發到面世,整體流程規范化。
這家企業將于3月28日,正式聯合四川大學,成立“藤椒學院”,通過院企合作,研發藤椒味型產品。
研發團隊
“藤椒大學”成立后,藤椒將迎來2大勢點:
第一,專業領域凝聚,研發、傳播均會快速化。
“藤椒學院”將由四川大學農產品加工研究院趙院長、川菜匠人工作室創始人高大師、四川大學藤椒領域權威專家劉教授共同揭幕慶祝,如此強大的團隊,將會成為傳播原產地藤椒文化創領者和踐行者。
第二,推進新品面世。
“藤椒學院”揭幕后,院企合作,聯合成立研發中心,各方力量投入,全新藤椒+系列產品,將會面世。
每5年一規劃,步步為營
企業長久發展離不開未來戰略的制定。
經歷過第一個5年后,2019年,這家企業決定制定未來5年發展戰略。
發展歷程
在制定戰略上,他們走了4步:
戰略合作:同鄭州麥智企業策劃咨詢公司李董會面,就如何品牌全新打造,達成戰略合作意向;
視覺統一:同責任設計師深入溝通,并開展為期3個月的市場調研;
市場調研:走訪藤椒合作社50家種植戶,了解市場供需;
借助專業:聯合川菜匠人工作室資深川菜大師,深入研究產品定位方向。
2019年6月15日,經過多方合作,他們確定了未來5年的發展戰略:產業規劃、品牌的定位、產品迭代研發方向、升級企業的識別系統和文化系統、拍攝藤椒宣傳片等。
怡味品牌色:藤椒藍 花椒紅。
疫情時,全力修煉內功
作為藤椒企業,起步時,藤椒作為一個資源消耗品被售賣,但未來,藤椒一定被當成文化產品來做。做產品不如做文化,修文化先自我修行,這一點這家企業做的很好。
疫情期間,不少企業全面剎車,等待疫情過后重新起步, 他們卻在這段時間修煉內功。2020年3月12日,該企業蝶變企業文化正式落地,主導團隊修心、企業修能。
蝶變企業文化落地(向左滑動)
他們從原來“謀銷售”,到現在的“自我修行”,從修煉內功、聚焦企業文化、聚焦藤椒產業、打造全新產品著手,向合作客戶傳遞不屈的意志、誠信感恩和勇于創新的精神,以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
這家企業究竟是誰?
它成立于2014年5月5日,是一家專注于藤椒、花椒系列產品的采、產、研、銷為一體的藤椒全產業鏈科技服務型企業。
——藤椒行業創領者:四川怡味食品有限公司
怡味企業宣傳片
這家公司,在行業里享有“第一”稱號。
怡味是中國第一個提出并建立“標準麻度”標準的麻味調味食品企業,除了擁有多項發明專利,其設備、技術均達到領先水準。
追溯產地,他們占位“國家級”
怡味生產基地位于國家級藤椒示范基地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擁有藤椒基地2000畝,旗下藤椒合作社種植面積達40000畝,年產鮮藤椒20000噸,2017年洪雅藤椒獲國家地理標志,怡味藤椒油獲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怡味生產基地
產品定位上,他們只追源地。怡味藤椒油=原產地藤椒油。
在未來發展上,他們樹立標桿。近幾年藤椒產業的天花板被逐漸推高,藤椒味型食品也逐漸被消費者接受和認可。
作為藤椒企業,怡味傳播原產地藤椒文化,致力于為藤椒產業領導品牌,宣傳洪雅藤椒地標產品。
怡味部分合作伙伴
當前中國藤椒行業尚在逐步規范階段,倘若有企業能作為藤椒行業的創領者,能肩負著推廣和傳播原產地藤椒文化的重任,那么它必將被市場認可。
統籌|語嫣 編輯丨木貝 視覺丨馬亞丹
法律顧問丨李欣華
火鍋餐見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疫 期 特 別 報 道
■ 首日賣400噸!火鍋店勾搭小龍蝦的3個方式
■ 3位小鎮餐飲老板的“抗疫”實錄
■ “火鍋分餐制后還叫火鍋嗎?”
■ 老鄉雞“土味”發布會爆紅背后……
■ 巴奴杜中兵:”別幻想了,餐飲沒抄底的機會”
■ 火鍋新零售爆發背后,你不知道的3個真相
■ 商家如何躲過某團的“盤剝”?
■ 美團漲抽成,還有理了?
■ 海底撈、巴奴、呷哺等6家知名火鍋外賣測評
■ 巴奴獲近億元投資,缺錢了?杜中兵說……
■ 海底撈營業首日客流少得可憐……
■ 海底撈、巴奴、大渝火鍋等16個品牌的疫后反思
■ 直播帶貨的4個必殺技:化身“餐飲界李佳琦”
■ 堂食調查 | 多少火鍋人在“流血”復工?
■ “黑馬”鍋底殺出!暗藏火鍋業趨勢
■ “錯過的火鍋,補不回來了!”
■ 我在火鍋外賣現場,看到了5個“雷區”!
■ 這份“安全復工指南”,覆蓋火鍋店30個細節
■ 10天賣掉3萬份外賣,川渝火鍋人做對了什么?
■ 海底撈開賣“到家小炒”,給火鍋人的4點啟示
商務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文章轉載:txg13333832182
覺得內容還不錯的話,給我點個“在看”唄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2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