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下午,作為成都研學之旅的復盤活動,餐見君探企業第一期走進了阿海小館。
活動現場,學員們對研學歸來兩個月中的改變進行了熱烈交流,并主要針對阿海小館的階段性改進進行了討論。
1
阿海小館主營粵菜,創立于2015年,創始人阿海夫婦均有十多年餐飲從業經驗,餐廳自創立之初即以“廣東人、廣東味、廣東食材、廣東做法”為特色,四年時間,在鄭州地區贏得了一定知名度,但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如何保持品牌競爭力成為擺在兩人面前的一道難題。
結合研學所獲,阿海夫婦對店面進行了階段性升級——
A
定位湯品
粵菜之中最為消費者熟悉的莫過于“靚湯”,面對越來越多激烈的市場競爭,阿海小館果斷聚焦湯品,通過這一較為廣泛的品類認知提升品牌知名度,并通過“喝靚湯,阿海家”的宣傳語進行釋放。
B
主推湯品改為“花膠木瓜煲豬手”
主推湯品由“五指毛桃燉龍骨”改為“花膠木瓜煲豬手”,這一改變的主要原因也是前者客戶認知度不高。
△ 五指毛桃燉龍骨
△ 花膠木瓜煲豬手
對南方人、特別是廣東人來說,五指毛桃是一味再平常不過的食材,但北方人對它的認知度并不高,相反,對花膠、木瓜和豬手則顯得熟悉不少,通過大眾熟悉的菜品進行品牌推介,不但教育成本低不少,也能在品牌后期發展過程中為自己留下更多空間。
而且,通過查看近兩年的銷售數據,并未主推的“花膠木瓜煲豬手”居然能和主推湯品“五指毛桃燉龍骨”在銷量上打平,也間接直接證明了客戶認知基礎的重要性。
C
商圈化改革
由于之前的店面都為街邊店,在新店選址商圈后,仍以街邊店模式設計,結果造成坪效較低。如今設計改革方案,從菜單、餐位兩方面著手,計劃減少菜品、增加套餐,減少包間、增加餐位。
針對這三項改革方案,現場導師、學員也給予了積極反饋。
△ 火鍋餐見商學院院長瓦爾特
火鍋餐見商學院院長瓦爾特觀點:場景化營銷是當下市場十分實用的營銷方式,而商圈場景并不適合讓消費者長時間做選擇,可以通過套餐形式幫消費者做選擇同時提升客單價。
△ 首期研學隨行導師宋杰
首期研學隨行導師,商業模式頂層設計師、前麥肯錫(大中華區域)COO、前九度(國際)品牌機構CEO宋杰導師觀點:品牌在發展過程中,不要創造認知,而要去對接需求,創造認知即是教育市場,成本高且不見得一定成功,將品牌和客戶已有認知進行對接才是發展之道。
同時,在發展過程中也不能等完全想好再邁步,品牌發展都有試錯成本,通過產品迭代與消費者互動,引導品牌正向發展。
△ 粵小煲豬肚雞聯合創始人祁光強
粵小煲豬肚雞聯合創始人祁光強觀點:認知大于事實,不要刻意去教育消費者,街邊店需要深入客戶人心,商圈店則不然,客戶沒有忠誠度,需要活動刺激,針對不一樣的消費場景需要設計不一樣的營銷方式。
△ 巴特大叔蒙藏餐廳創始人王亞武
巴特大叔蒙藏餐廳創始人王亞武觀點:粵菜是一個相對高端的菜系,但高端并不是“貴”而是“好”,通過好產品鎖定一個目標客戶能夠接受的價格區間,如果價格區間定錯,會白白損失很多利潤。
2
“餐見君探企業”系列活動,由火鍋餐見發起,旨在為餐飲品牌創始人、管理團隊,搭建一個分享智慧、交流經驗、共享資源的學習型平臺,以“小切口、深挖掘、重落地”為特點,定期走進餐飲企業交流學習。
>小切口——以餐飲從業者的角度,發現日常經營問題,找尋解決方案
>深挖掘——餐飲人看餐飲,從根源上發現店面病灶
>重落地——結合實際情況,提出落地方案,反饋整改效果,推動品牌升級
活動定期舉行,歡迎關注,合作請聯系餐見君。
統籌|巖巖
編輯丨馬亞丹
視覺丨李青超 馬亞丹
法律顧問丨李欣華
火鍋餐見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往 期 閱 讀
小餐飲、小夫妻、小生活|洛陽天府的經營之道|60歲北京老炮的“東家文化”
歡迎關注
【火鍋餐見】
聯系我們|18637183183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2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