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姑娘版的陜派火鍋,居然有這樣一段故事……
走出國企,創辦“醉長安”
去西安,一定要吃陜菜。
于是,在當地頗有名氣的陜派館子“醉長安”里,我有幸認識了創始人鄭建軍。
▲ 鄭建軍(中)
這是一位當地陜菜大師,出身于正統的陜西餐飲企業,在百年老號“德發長”從基層員工一路干到高管。
23年的國企經歷,讓鄭建軍的廚藝精進,但他與別的國企餐飲人總是有那么點不一樣:他精通管理,熱愛創新,喜歡研究餐飲業的脈絡與走向。
正因如此,鄭建軍成了圈子里最早跳出國營企業的餐飲人。
走出國企老字號,鄭建軍與三個朋友一起創辦了陜菜餐廳“醉長安”。
國企老字號出來的大師傅,那手藝絕對不是gai的。
鄭建軍手下出品的陜菜,不但精致,還傳承了陜派菜的精髓。“醉長安”在創建后的第三個月就開始盈利了。
菜品上,鄭建軍一絲不茍,但走出來后,他才發現現在的餐飲圈變化太快了。有些80、90后的小老板,雖不是廚師出身,卻能把店經營的有模有樣,這讓他時刻提醒自己:一定不能落后。
其實,在中餐廚師中,不少人是看不上火鍋這一行的,當時,鄭建軍也不例外。
與大多數廚師一樣,他覺得:火鍋沒啥技術含量,操作簡單,體現不出做廚師的基本功。
沒想到的是,這樣的想法居然有一天被他自己駁回了。
一朝踏入朝陽門,從此成了火鍋人
朝陽門涮肉,顧名思義,扎點在西安朝陽門一帶。這里屬于老城區,自然土著老居民比較多,在這兒做餐飲其實需要點勇氣的。
當初,因為朝陽門老板的人脈關系極廣,所以來吃飯的大多都是朋友。他又生性熱情好客,但凡朋友都不讓掏錢。加上先前沒有做餐飲店的經驗,結果可想而知,每月都要賠上十來萬,任再有錢的主兒也扛不住啊。
終于,老板決定整頓,他通過當地資深美食媒體人老妖牽線,聯系上了鄭建軍。
起初,鄭建軍并感興趣,但拗不過朋友和老板的再三邀請。最后終于點頭了,說干就干。
01
大刀闊斧選羊肉
鄭建軍說:我是廚師出身,先前的國企經歷,讓我對食材格外重視。
當初選羊肉,鄭建軍和團隊的人跑去寧夏各個地方嘗羊肉,只要買到鮮羊肉,就找火鍋店,自己涮著嘗。還別說,這樣的方法挺管用。
▲ 寧夏鹽池灘羊
曾以為自己對食材的見識已足夠豐富,但真正走出去才發現遠不是如此:“做涮羊肉肯定羊肉是重點,以前都迷信內蒙羊,以為這是天底下最好吃的羊肉,卻不知寧夏鹽池羊肉才是極品啊。”
選好了羊,就要開始在羊身上做文章。
02
羊肉分割,中餐擺盤
憑著自己多年的廚師經驗,鄭建軍說:“要做就得做到極致,所以涮羊肉咋吃出新鮮感?按部位分割唄。”
如果說分割法在牛肉火鍋上早就見怪不怪了,那么分割下來的羊肉,鄭建軍把它們神奇地擺在盤中,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
這樣的中餐擺盤,在火鍋店可真的是不多見。也只有鮮切的羊肉才能達到掛盤不掉的境界,所以,好羊肉成就了好擺盤。
于是,在剛開業的那段時間,單是這美輪美奐的擺盤就刷爆了食客們朋友圈。
開創新名詞——“陜派涮肉”
鄭建軍說:做廚師并不是只會做做菜就可以,一定還要懂得創新,才能跟上這個時代的步伐。
涮羊肉屬于北派火鍋,在北方的火鍋戰場,一直處于競爭比較激烈的品類。如何創新?如何在這涮羊肉上尋找突破點?鄭建軍是真的下了番功夫。
他與老板和朋友們一起研究出了涮羊肉的新名詞“陜派涮肉”。這種涮肉,更貼和陜西人的飲食習慣。
那何為“陜派涮肉”?
01
羊肉湯打底
自制羊湯鍋底,用羊骨、羊排,和陜北清燉羊肉的方法,加了紅蔥和地椒草,上桌后再加蔥姜、小棗、枸杞等料,比清湯鍋底更鮮。
老北京涮肉講究的是用清湯鍋涮肉,但是涮之前都會點一份羊尾肥鍋,老陜接受不了。
但是用清湯鍋底又沒有油,涮肉時鍋底會搶油氣,肉的香嫩就大打折扣。所以,還是用羊湯鍋底更好一些。
02
油潑辣子做料碗
都知道陜西的油潑辣子是個地域性美食標志,所以店里的料碗主要是油潑辣子,并且一定要客人現點現潑,端上來的料碗一定是熱乎乎的。
這家店融合了老北京涮肉和陜派涮肉的優點,并別出心裁地研創出了這種適合老陜的涮肉方式。他們的匠心與腦洞大開的創新,值得餐見君拿出來與諸位分享。
End
統籌|巖巖
編輯 | 阿寧
火鍋餐見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這是火鍋餐見為您分享的第 30 期內容
歡迎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快到鍋里來
!
點擊下方藍色文字,查看往期內容
在西安,我與老妖侃火鍋
東城火鍋火遍鄭州,到底憑啥?
這家串店有點紅
火鍋黑馬進軍北京,巴奴要放什么“大招”?
火鍋和燴面,不得不說的故事
豌豆顛兒是個好姑娘,你可千萬別辜負她
聯系我們 | 18637183183(同微信)
內容交流 | 18039281106(同微信)
郵箱 | 1303859391@qq.com
歡迎來撩~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3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