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的日志,給大家分享了未來龍蝦行業的嚴峻形勢,尤其是貨源方面的形勢,在解釋為什么控制上游的做法不切實際的最后,我們談到了解決控制上游的其中一條出路,也就是把全年的量都在5~7月這幾個月全部加工生產成龍蝦成品,到夏天過去,天氣轉涼時,就開始銷售冷凍的龍蝦。 這在國內是才興起的做法,但在國外已經非常流行,尤其是跨國貿易中,各國海關都不允許鮮活的龍蝦入關,因此龍蝦的國際貿易,就主要是凍貨,而國內一直以來都是龍蝦的出口大國,往前幾年,歐美市場的很大份額都是由我們國內出口商占據,而昨天來到成都的李總,就是這個領域的龍頭老大。 和李總已經認識一年多,屬于龍蝦行業的前輩,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前半輩子都在做龍蝦,后面也同樣是做龍蝦,這輩子基本上就離不開龍蝦了,前面十多二十年,他們一直專做龍蝦的出口貿易,以往每年的產值都在過億這個級別,即便是現在,他們也還擁有龍蝦出口零關稅的優惠政策。 比如加工工藝和保質期就是兩個最基礎的問題,以前出口的龍蝦,味道比較單一,主要就是茴香味,因為用料比較單一,而且里面使用的茴香都是國外客戶指定的品類,國內只是相當于代加工,因此,目前國內流行的麻辣味道,十三香味和油燜大蝦味道,以前都沒有這樣標準化生產過。 今年6月我到李總他們在鹽城的加工廠待了二十多天,就是拿著我們的香料到他們源頭去,按照出口生產的流程和工藝,生產出我們標準的鹵煮味道,然后再用出口級別的冷凍和保存技術,來檢測添加了我們獨家香料味道的龍蝦,其保質期到底有多長,現在已經快過去半年,我們還處于測試期,成功與否目前還不敢斷言。 當然,整體看法一致,那就是未來龍蝦行業的競爭會更加激烈,貨源上的隱患會更加嚴重,那么要如何來有效的整體解決這些問題,這次李總來成都,就是專門和我交流這個話題,原本以為他要在成都待幾天,還說好好招待他們吃成都美食,結果他昨天到,今天下午就急匆匆的趕往吉林,也是大忙人。 從觀念上,全國的消費者都認為鮮貨比凍品好吃,這也是實際的情況,因此龍蝦領域要想在入秋以后用凍貨來解決龍蝦過冬的問題,目前來看還有一定難度,雖然象胡大這樣的知名品牌,即便是冬天全部使用凍貨生意也很好,但畢竟它是特例,對于絕大多數市場來說,消費者都還處于排斥心理。 李總作為全國最早倡導和努力推廣反季節龍蝦產品的發起人,他們擁有全套出口的生產工藝和烹飪標準,但目前都遇到重重困難,因此,短期內,冰凍龍蝦即便是品質再好,在國內餐飲行業的流行和普及,都還需要先行者的努力和探索,當然,這個先行者不一定是我們這樣的龍蝦餐館,也可能是新入局的同行,甚至是那些專做外賣和電商的顛覆者。 我個人,對此表示祝福和期待,祝福龍蝦同行這一步能走的順利,期待不久的將來,我們除了夏天可以吃到鮮美的龍蝦,秋冬照樣不用為龍蝦貨源和品質發愁,同樣可以吃到各種味型的冰凍龍蝦,那將是一件很讓人興奮的事情,只是,即便如此,未來一兩年龍蝦貨源供不應求的現場,也基本無法改變! 所以,龍蝦加工也不是解決龍蝦貨源難題的出路,至少當前不是!
龍蝦的反季加工這個問題,國內也是李總第一個開始思考以及布局,三年前當他們開始將目標轉向國內市場時,也遇到不少阻力,但經過幾年的努力,國內目前很多大型龍蝦企業都在開始使用他們的龍蝦,這個市場未來是否會全部開啟?現在還言之過早,畢竟,里面還存在不少問題。
因此,那些從來都沒做過實驗,開口就說要控制上游的同行,在我看來是很不負責任的說法,如果我是投資人,會建議他們踏踏實實的好好了解一下源頭加工的事情,因為,即便是做這個行業十多二十年的李總他們,面對今年的龍蝦形勢,也心里發瞢,有點看不懂龍蝦當前的發展局勢。
當然,這是基于傳統的意識觀念,而國外,只在每年出產龍蝦的那兩三個月才能吃到鮮活的龍蝦,其他月份都是吃從國外進口的凍蝦,前次我去美國,吃了兩次龍蝦,一次是在一家餐廳,第二次是在超市購買的成品,雖然味道不敢恭維,但至少說明,在國外吃凍蝦是比較普遍的事情。
這是專門為那些將要與我合作開龍蝦店,推廣我們四川鹵煮龍蝦的合作伙伴,以及潛在合作伙伴寫的創業實戰日志,我將把自己創建豪蝦傳,借鹵煮味道打開四川的龍蝦消費市場這個過程中,所積累起來的經驗和教訓,全部毫無保留的分享出來,供朋友們參考,希望能讓大家少走彎路,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繼江蘇十三香,湖北油燜大蝦,湖南口味蝦之后,第四個具有地區代表性的龍蝦味型,純正的川派麻辣味道,曾經專屬于成都豪蝦傳龍蝦館,他們借這個味道成功撬開成都的龍蝦消費市場,引出四川吃龍蝦的熱潮;現在創始人面向全國推廣四川鹵煮味道,爭取讓全國喜愛龍蝦的消費者,品嘗到地道四川風味的麻辣小龍蝦!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5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