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樂視CEO賈躍亭因為親自撰寫的一封內部郵件,俗稱“罪己詔”而火爆網絡。文章中,賈躍亭痛陳了樂視業務擴張太快、融資能力不強導致資金鏈緊張、隊伍擴充過快等三大弊病。
媒體瞬間被引爆,并開始深扒樂視這個資本市場的寵兒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媒體甚至不遠萬里,深入了美國內華達州樂視的汽車廠,把大洋彼岸也攪得雞犬不寧。
而后,作為樂視旗下唯一一家生活消費品生態、酒類電商的網酒網,也被媒體曝出面臨著7500萬資金缺口的危機。
在筷玩思維看來,網酒網的業務痛點與樂視的“罪已詔”頗具相似之處,通過分析,筷玩思維記者總結出了網酒網運營業務上的三大疑問。
一問:扭虧為盈前簽署對賭協議,底氣何來?
據網酒網的招股書顯示,其在2014年和2015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411.68萬元和1.57億元;凈利潤分別虧損7601.31萬元和7386.18萬元;毛利率分別為26.70%和15.28%;經營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580萬元和-2479.88萬元。
盡管凈利潤虧損有所收窄,但毛利率卻跳水不少。在這種情況下,網酒網選擇了放手一搏。
今年9月7日,網酒網宣布登陸新三板。這還不算完,上市時,賈躍亭及樂視控股與多家投資機構簽訂了對賭協議。
對賭內容為:網酒網2015、2016和2017年的銷售收入分別不能低于2.4億元、6億元和10億元。若最終無法完成,則賈躍亭及樂視控股方面需贖回投資方所持股份。
在經營壓力巨大的情況下,樂視還敢于進行豪賭的信心來源大致有二:
1)、2016年上半年營業狀況趨暖
據網酒網公布的2016上半年報告顯示,網酒網資產負債率為33.79%,較本期期初的78.03%,下滑44.24個百分點;營業收入1.5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94.43%。
2)、樂視傾全生態系統之力培育網酒網
網酒網CEO李銳曾表示,網酒網確立了“酒生活生態世界”戰略:以用戶為核心,構建“內容+產品+服務+平臺”的四層生態架構。
通俗的說,就是將網酒網與樂視各子生態聯合化反,將線上客戶群導流至網酒網,形成重度垂直模式。
首先看第一點,網酒網2015年實現的1.57億元營收已然低于2.4億元的承諾,而2016年網酒網的全年銷售收入目標更是高達近7億元。
盡管今年上半年,網酒網的營收同比翻了近四倍,達1.52億元,但距離全年的業績目標依然遙遠。且在收入暴漲的背景下,經營所產生的現金流卻僅增長了300萬元。可見網酒網前期沒少在上下游渠道上下本錢,下半年的銷售后勁是否充足也值得懷疑。
第二點更是個大問題,先不說業界、學界對樂視的生態系統概念都摸不著頭腦。即使理論上可行,但就目前樂視生態整體表現欠佳的情況來看,想為網酒網持續輸血實在有些不切實際。下文中將重點討論這一問題。
網酒網第一年的業績就沒能完成對賭協議的要求,今年的業績也顯得岌岌可危。網酒網在資產負債率較高、資金拮據的艱難處境下,恐怕還要再“大出血”,搭上一筆不菲的股權贖金了。
二問:網酒網的生態系統概念是底牌還是底褲?
“龐氏騙局”是對金融領域投資詐騙的稱呼,指用后續投資人的錢支付前期投資人的利息和回報,營造賺錢假象的騙局,其實也就是中國的老話兒——“拆了東墻補西墻”。
但可以確定的是,樂視的本意肯定不是搞一出“龐氏騙局”,可殘酷的現實卻讓人不僅倒吸一口涼氣。
網酒網的定位是從事于集酒類進口、營銷推廣、零售、倉儲物流為一體的“優質品牌運營商”。其主營品類為高端紅酒,近些年品類逐漸拓展至全面,還兜售起了高端飲料和酒具。
在很多場合和新聞通稿中,網酒網習慣以“后起之秀”自居。但在垂直酒類電商中,酒仙網、1919這兩大巨頭早已盤踞其中,網酒網的營收量級完全不能與之匹敵。
2014年,酒仙網、1919和網酒網的營收分別為15.78億元、6.11億元和0.54億元;2015年三者的營收分別為21.92億元、11.96億元和1.57億元。
與其它幾家“前輩”相比,網酒網手中最大的底牌恐怕就是樂視的商業生態布局了。
眾所周知,以賈躍亭為核心的樂視長期以來對“生態”這個抽象概念有著近乎偏執的熱誠,賈甚至曾在發布會上高調宣稱:樂視的商業生態藍圖,其本質早已超越了蘋果公司的生態閉環系統。
網酒網當然也順利成章地披上了“生態”的外衣。樂視的生態戰略是一種重度垂直商業模式,大致可以理解為:
樂視將自身的核心資源——內容,通過網絡平臺到內容網站再到終端的硬件盒子、電視和下游的O2O(網酒網)等,“平臺+內容+終端+應用”,形成一個垂直閉環,以滿足用戶對各類內容的消費需求。
此概念能否超越蘋果的生態閉環暫且按下不表,眼下必須要搞清楚的是,網酒網與其它子生態形成生態協同的方式是否足夠緊密。
網酒網主營酒類產品銷售,與樂視汽車、手機、影視等版塊的聯系十分有限,能夠與各子生態產生交叉互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目前能夠看到的“生態協同”事實上也只是“業務互助”的程度而已。
比如網酒網與樂視手中握有版權的《羋月傳》、《爵跡》、《尸語者》等電影、網劇進行合作,推出了所謂“定制IP雞尾酒”,但具體銷量不明。所以就更不要提通過生態化反,將樂視其它生態的的客戶群導向網酒網了。
而網酒網主打的“酒生活·生態世界”布局,其目的是為了滿足用戶對多元化服務體驗的需求,不僅很多業務本身不成熟,且需求本身很可能就是個偽需求。
去年底,網酒網與易到用車推出1小時59分鐘“酒易到”配送服務模式。北京五環內用戶享受極速送貨上門,“遲到1分鐘,賠付1元”。
2016年“酒易到”服務擬擴展到全國,打通線上線下配送閉環。李銳介紹說,將推出網酒網會員制,網酒生態會通過與樂視會員服務全生態的權益交叉,讓用戶享受生態回報。
易到用車還沒有開通服務的城市怎樣進行“酒易到”服務,是一個不小的問題。另外,不論是網酒網的會員服務還是樂視的會員服務,對酒類消費者的吸引力有多大,依舊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可以看出,網酒網在樂視的幾大子商業生態中,顯得有些“格格不入”,酒類產品本身也很難搭載樂視的內容產品。而網酒網主觀臆想出的需求場景,恐怕也很難達到提升品牌溢價的效果。
三問:“用長期生態補貼硬件虧損”能玩得轉嗎?
李銳于今年3月親自釋放了“負利時代”的宣言,拿出“1億生態補貼”,通過“低于量產成本定價”的產品搶占市場,持續提供、創造多元價值,最終目標是實現盈利反哺生態。
說白了,就是商品零利潤率甚至負利潤率售賣。李銳曾放出豪言,網酒網上線一年即可盈利,可最終被現實無情打臉。
“生態補貼”主要來源于其它生態版塊的營收和網酒網融資所得,期待其它業態大規模的輸血幾乎無望,眼下網酒網正在四處融錢,以解決緊張的資金鏈問題。
資金鏈緊張的直接原因,是網酒網今年頻繁的“戰略升級”動作。
在兌現對賭條約同時搶占市場的同時,網酒網還大踏步的鋪設全球化版圖,意圖掌控全球規模的供應鏈,并擴大銷售渠道和酒品品類,完成企業的全面升級。
在上游,其以歐洲為核心,大規模引進全球16個國家3000余個酒類產品。在資本層面上,網酒網參股、收購海外產區的酒莊。同時還以收購、入股形式整合下游產業。
4月份,網酒網以法國為起點,深入德國、美國、智利等葡萄酒產區腹地,推進海外酒莊產品直采、酒莊資本等合作落地。
隨后,網酒網與俄羅斯政府達成合作意向,并在樂生活戰略升級之后,與樂視生態俄羅斯和東歐子公司共同成立新商務平臺LeLive,就生態園區基地、生態農業、生態旅游、俄羅斯農工食品向中國市場的輸入進行了合作探討。
在2016年上半年里,網酒網由原本的1000多個SKU(商品品類)增加至近3000個,其還大幅拓展了銷售渠道和方式,線上已有超過200萬注冊用戶、超1000家經銷商,并進入了全國超過2000家KA(賣場)渠道。
為應付業務的急速擴張,網酒網的融資動作也愈發緊湊起來。
2016年10月28日,網酒網發布股票發行認購報告書,增發113.3萬股,募資1359.6萬元。要知道,網酒網剛在1月和7月進行了兩次增資,分別為2億、8900萬元。
更重要的是,網酒網已經開始向銀行申請借款。9月30日,網酒網與中國光大銀行大連金州支行簽訂《流動資金貸款合同》,約定向銀行借款40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而后續貸款動作也更加密集。
網酒網背靠樂視大樹,向銀行借貸記錄屈指可數,但即使如此,網酒網卻仍然面臨著7500萬的資金漏洞,足以說明其資金鏈有多吃緊。
這很難不讓人浮想聯翩,賈躍亭在“罪已詔”中花了千字篇幅反省的資金鏈問題,而且其中的重點發難對象就是:全球化擴張太快,業務能力和資金都跟不上。
網酒網如今走上了樂視的老路,在扭虧為盈前,依然執意執行全球化戰略和企業的全面升級。
樂視“用長期生態補貼硬件虧損”的戰術到了網酒網這里,已經演變為了四處奔波籌錢卻仍然堵不住窟窿的窘境,事實證明,這個套路已經玩不轉了。
結語
縱觀樂視七大生態這艘旗艦航母,僅僅保全就已經讓賈躍亭捉襟見肘。而網酒網自身也算是命途多舛,前有對賭協議的重壓,后方本是底牌的生態效應卻仍需實踐檢驗,而且戰略升級的大步一旦邁開也難以停下。
這些都對網酒網本已時刻緊繃著的資金鏈,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筷玩思維分析認為,網酒網想要在短期內突圍并實現盈利,前途渺茫。
中國房產中介教父、中原房地產創始人施永青,近期在重出江湖時說了一句話,非常適合放在最后供我們所有人深思:
“有些公司市場最好的時候也不盈利,現在市場不好了,該怎么辦呢?”
PS:筷玩思維專注和深挖吃喝玩樂完整消費產業鏈。目前筷玩思維單篇文章全網分發平均PV已破10萬。歡迎創業者自薦或推薦吃喝玩樂消費產業鏈上的精英企業。
原創文章,作者:筷玩思維,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7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