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邊店?商場店?餐飲品牌入駐成熟商業中心存活率更高

    近年來由于互聯網餐飲風的興盛,并非來自餐飲行當卻又希望低成本介入的創業者加入了餐飲大軍,餐飲初創品牌一波接一波的誕生,又一批接一批的倒下,存活率并沒有因為熱情而提高。

    失敗各有原因,選址則是第一個要考慮的因素。

    可以發現,同一個地段,街邊店的開店成本相對較低,入駐商場則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持。

    但如果具備一定的資金實力,且代表著某種消費趨勢的餐飲品牌,一旦和優質的商業綜合體合作,餐飲品牌的成活率要高于街邊店。

    另一方面,一直在苦苦探索互聯網+的中國實體商業,如今終于意識到,新一代商業應該是商業主導下的商業+文化+科技+健康等等,實體商業最集中的業態中心,更應當強調營造有品質的生活方式,將體驗做到極致。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餐飲作為商業中心的傳統業態組成部分,對生活方式和體驗創新的要求更高。

    而在這兩方面有深入鉆研的餐飲初創品牌,一旦和商業中心強強聯手,將會獲得快速成長。

    為什么選擇商業中心作為初創品牌的起點?

    雖然大型商業中心在引流方面,比街邊店更準確,有消費意愿及能力的客流在商業中心更加聚集,但眾多餐飲品牌店面的集中也讓消費者選擇的機會更多,同時好的地段商業中心的租金也水漲船高,因此初創品牌需要分析各種利弊,避免盲目進入。

    選擇商業中心作為初創品牌起點有幾個方面優勢。

    首先,商業中心往往具有足夠的數量和空間,不僅品牌組合很全,能夠吸引最大范圍的顧客,并且會考慮實現最佳的品牌組合,以大眾+小眾、普眾+獨特的模式進行科學搭配。

    在口味上,成熟的商業中心不會把非常強烈的競爭品牌放在一起,在盡量覆蓋全部口味的同時,會注意不同品牌口味間的搭配。

    也就是說,商業中心會幫助新品牌優化商業環境,確保業態的商業活力。

    其次,商業中心對餐飲品牌的支持,可以幫助其迅速發展。

    優質的商業中心一般會有一套精細的數據管理系統,對每一家餐廳的銷售額進行統計,并在經營過程中進行告知,對銷冠店鋪給予獎勵和政策傾斜等引導,能讓品牌對自己在多個品牌中的性價比、體驗值和消費者心理引導方面的數據表現和趨勢充分了解。

    對于知名度不高的新品牌,商業中心會把以往其他品牌的成功經驗進行分享,讓品牌迅速落地和成長。

    此外,在客流引導方面,優質商業中心有較強的優勢,特別是周末、節假日,商業中心此時的整體營銷活動帶來的流量是非常可觀的。

    不過,所有外部優勢還是要回到商業本質層面,餐飲品牌如果選擇了多品牌聚集的商業中心,就需要更加注重穩定、特色、高質量的出品,并具備持續的研發能力,同時不能過于重視餐廳氛圍營造,而忽視了菜品和服務的質量,要在把追求新鮮而來的客人變成“回頭客”方面下功夫。

    哪些初創餐飲品牌會更受當下商業中心青睞?

    在口味、安全已達標的基本條件下,具備鮮明文化特色、生活方式創新的餐飲品牌,是如今以體驗式商業為核心的商業中心最看重的。

    餐飲品牌的文化特色又可以具體到三個層面。

    第一類是主打年輕文化的餐飲品牌。

    商業中心在餐飲門店招商時,往往會聚焦在18—35歲這個區間,這個年齡段的顧客具備強烈的體驗式消費需求和比較強的消費能力,并且基數較大,橫跨70后、80后和90后的出生年代區間,需求也比較多元。

    比如筷玩思維之前深度報道過的Hi辣火鍋,由因《愛情公寓》系列走紅的內地女演員鄧家佳創立。

    第二類是代表區域性餐飲文化的餐飲品牌。

    比如外婆家的杭幫菜、西貝莜面村的西北菜、云海肴的云南菜等等,是一個地理區域里相對獨特的餐飲文化,這種品牌容易制造更強烈的品牌形象,更生動的互動消費元素,也就更容易構成商業購物中心體驗化的特色。

    第三種是極致文化的創新品類。

    這種品牌的文化調性更高,容納客戶數量相對較少,但口味極佳,口碑極好,某些消費者會為了一次難得的美食體驗,專程來餐廳用餐。

    具備上述這三類文化屬性的餐飲品牌對購物中心的貢獻比較突出,新的品牌如果有這些方面的特點,也會受到商業中心的格外關注,有更多的機會進駐。

    商業中心如何選擇合作品牌?

    到了招商層面,商業中心考慮的則會更多。成熟的商業綜合體往往有各自的一套招商標準,從近年來看,主要有四個方面。

    第一個是成熟度。

    商業中心往往會選擇在模式和策略上有一定經驗的品牌,對于初創品牌,則傾向于考量其對市場的調研和摸索的程度,以及對于品牌創新、消費者的基本反饋。

    第二個是客群。

    任何一個商場都會定位自己的核心客群,比如大悅城定位的核心客群為18—35歲,所以招商入駐的餐廳也必須面向這部分消費者。

    第三個是品牌調性。

    調性是指品牌的氣質是大眾還是小眾,平民化還是高端,但相對比較抽象,不易把握。此時客單價可以作為一個簡單的標準,同一品類,比如中餐正餐,客單價基本上在100到200元,就是一個中檔商場的主調性標準。

    第四個是品牌實力。

    商業中心一般希望找一些相對實力更強、能夠穩定經營的餐飲企業,因此租金就成為一個門檻。

    第五個是拓展能力。

    全國性的大型商業中心品牌,比如萬達、大悅城等一線商場,往往希望品牌能夠有在全國一二線城市復制的基因,最明顯的好處就是可以快速復制成功經驗,快速實現利潤增長。

    對于一個具備優質基因的新品牌,實力強的商業中心甚至會培育其走向全國,就像原本在杭州的外婆家在上海大悅城開了第一家以后,迅速在全國鋪開。

    第六個是數據比對。

    商業中心會通過多年積累下來的數據系統,把新品牌經營范圍和品類在商場原有的餐飲品牌中對比,得到綜合數據來支持是否合適的最終判斷。

    如何選擇合適自己的商業中心?

    初創餐飲品牌選擇商業中心首先是看重其各方面的支持,所以需要從開業前后來考量對方的運營支持能力和水平。

    第一個是在開業前。

    在設計輔助方面,商場是否給予足夠的幫助,讓新品牌順利完成設計施工。

    后廚方面商場的物業招商團隊是否會給予建議,讓后廚設置合理化,實現高效運轉。

    消防報批方面,是否讓你省心,包括證照辦理,有些餐廳會選擇跟著商業中心一起開業,因為在開業時商業中心就會把餐飲企業的衛生、消防等手續一起辦好。

    運營支持方面,商業中心是否能夠根據餐廳特殊模式的需求,定制更為合理的配置。比如為流量大且分散的自助餐餐廳設置專梯等。

    第二個是在進入營業階段。

    是否能在硬件方面提供支持。比如商場的LED大屏幕,是否可以把品牌宣傳片在這里播放。商場里面的廣告、燈箱,是否可以合理安排為品牌提供營銷支持。

    此外是軟件方面,全國性的商場是否可以提供會員支持,選擇合理消費者群,會幫助品牌推送促銷信息;新媒體營銷方面,是否可以在微博、微信上對已有的粉絲進行品牌優惠券等的推送;前期經營方面,包括專家的評價、與當地媒體的關系、內部儲值卡等方面。

    這些如果由餐飲商戶自己做,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精力,如果商業中心都能幫忙搞定,則是非常合適的。

    結語

    據盈石集團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全國20大城市商業物業存量接近1.1億平方米,2016年至2018年作為新增供應量的波峰,三年下來將進一步加劇現有市場的存量壓力。

    隨著商業地產庫存量的增多,租金方面餐飲品牌也越來越有議價空間。

    同時,從2016年開始,以上海大悅城二期的摩天輪標志引領場景革命為代表,商業業態跨界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體驗邁向高層次,商業項目紛紛加大餐飲和娛樂比例,并以各種場景激發想象空間,營造立體的精神層面體驗。

    餐飲是立體體驗中的重要一環,在商業中心的地位會進一步提高,且越來越多的商業綜合體傾向于選擇高品質創新的品牌入駐,希望所合作的品牌是在這里的第一家店或者品牌升級的店鋪,也為餐飲初創品牌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

    而面對商業中心供大于求,購物中心同質化加重,不同圈層消費者對生活方式的消費訴求呈現出多樣的差異化需求。

    餐飲品牌則需要結合自身定位、資金實力等實際情況,并充分調研商業中心的定位和配套服務,最終做出提高成功率、擴大復制能力等適合自身發展的合理選擇。

    PS:筷玩思維專注和深挖吃喝玩樂完整消費產業鏈。目前筷玩思維單篇文章全網分發平均PV已破10萬歡迎創業者自薦或推薦吃喝玩樂消費產業鏈上的精英企業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筷玩思維,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8046.html

    (0)
    上一篇 2016年9月1日 07:32
    下一篇 2016年9月1日 09:3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