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飲食概念”在港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這個我們大家并不熟悉的餐飲集團,因為被內地首富王健林兒子、被戲稱“國民老公”的王思聰持股而格外引人注目。
因為背后萬達集團的影響,“飲食概念”被投資人聯想起一樁舊案:王思聰全資控股的普瑞資本Prometheus Capital(International)曾經投資漢拿山,之后漢拿山大舉入駐萬達廣場而盈利大增。
因猜測也會走這樣的路,配售價為0.45港元的“飲食概念”,發行首日盤中最高曾一度飆升到8.02港元,漲幅高達1682.22%,最終收盤價為4.28港元/股,整日股價漲幅為851%。
也因為這支股票,王思聰被媒體標以日賺2.66億,再次登上頭條。不過后來兩天畫風大轉,“飲食概念”8日跌76.4%,9日跌26.73%,兩日累跌超82%,王思聰兩日蒸發逾2.83億港幣。
事實上無論王思聰是否占股,股價漲跌,“飲食概念”作為一家傳統餐飲集團成功上市,也是值得我們探究的。
筷玩思維試圖通過四層探索,帶諸位撥開關于這件事里里外外的一些疑問。
基本的問題:“飲食概念”是怎樣一家企業?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這家餐飲公司,那就是“傳統”。
首先,創始人是傳統餐飲業出身。
Dining Concepts Limited (HK)“飲食概念”成立于2002年,總部位于中國香港好萊塢大道,創建者是Sandeep Sekhri,中文名石成達,也是目前的董事和執行總監。此人在1990年來到香港之前,已經在印度的頂級酒店從業12年。
2002年,他終于在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開辦了自己的公司Dining Concepts,主營多家全服務西餐廳,從一開始到現在,這些店面都保持著高級餐廳的精致風格,提供各式西餐,并無許多概念和噱頭。
其次,遵循著傳統的大廚模式。
主廚是傳統高級西餐廳里團隊的核心,“飲食概念”特別重視主廚,甚至把大廚引入合伙人中。眾多國際知名西餐大廚如Michael White、Jaime Pesaque、David Laris和Greg Malouf等都是其合伙人。
這讓“飲食概念”一時間在香港餐飲界風頭強勁,加上石成達手握國際頂級的設計團隊、原材料供應商,以及五星級酒店般穩定又精心的運營,“飲食概念”一度成為香港全港最多元化、最創新的西餐餐飲集團。
再就是品類的傳統。
“飲食概念”主要是經營正宗法式烹飪、意式烹飪為主,同時也有英式、美式墨西哥以及中東、印度和泰國越南烹飪。但并不是同一個品牌多處開店的大雜燴,而是每個餐廳都有自己的品牌以及單獨的主營領域。
比如,蘭桂坊心臟地段的Bistecca是正宗意大利扒房,Nahm則是越南及泰式餐廳,主打時尚東南亞特色佳肴,伊利近街32號的Olive呈獻的是希臘及中東特色美食。在香港,如果想吃到純正的異域美食,同時享受如同身臨國外高級餐廳一般的舒適服務,這些店就會是第一選擇。
除了高級餐廳,“飲食概念”集團還發展了與餐飲業相關的業務,包括提供餐飲專遞服務的Cuisine Courier,以及餐飲用具供貨商Global Hotelware。
最后是運營策略的傳統。
這些餐廳除了遍布香港的黃金地段,如云咸街、蘭桂坊、銅鑼灣、灣仔及尖沙嘴,香港的大型購物商場如圓方外、時代廣場及海港城也能看到。
可以說,選擇黃金位置是“飲食概念”的一個核心運營策略,效果也不錯,絕對高級感的店內外環境,加上12年來餐品品質的穩定,讓“飲食概念”旗下的餐廳品牌在香港西餐界口碑一直頗高。
“飲食概念”的餐廳就如法國和意大利的老派高級餐廳一樣,從菜品到服務,無不遵照傳統的風格來經營,創新也是集中在菜色和配套娛樂內容上,但這并不能阻擋香港高消費人士們的青睞,新店不斷開張。
截至2016年3月底,餐廳包括全服務餐廳、會所餐廳及烘焙坊的總建筑面積為4650平方米,擁有及經營21個品牌的餐廳,包括全服務餐廳、一間會所餐廳、一間烘焙坊及一間外賣店。
除了自有品牌餐廳如Bombay Dreams、Bistecca及Tango外,九間全服務餐廳及一間烘培坊則屬特許專營品牌或許可品牌餐廳,最有名氣的是2014年9月云咸街蘭桂坊酒店開業的Bread Street Kitchen & Bar餐廳,這是“飲食概念”和被稱作“地獄廚師”的世界名廚Gordon Ramsay戈登?拉姆齊聯手開辦的。
此外還有BLT Steak、BLT Burger、Lupa、Mamasan、Le Pain Quotidien及London House,都是老牌名店。
至于王思聰的出現,則要追溯到2014年年末。
彼時普思資本就和“飲食概念”簽訂協議,“飲食概念”向普思資本發一批可換股債券,兌換后相當于公司上市前已發行股本的約12.27%,大概為8088萬股。業內人士透露,當時這筆可換股債券大約為3112萬元。
“飲食概念”在2015年4月正式向港交所提出上市申請,7月25日申請通過,27日一大早就開始啟動配售。根據招股文件披露,飲食概念配售2億股,相當于公司已發行股份的25%,王思聰的8088萬股將占公司上市后10.11%股權,為公司第四大股東。公司第一大股東依然是創始人石成達,持股比例為32.57%。
8月4日“飲食概念”發布公告稱,其配售股份已獲超額認購,已分配給150名專業人士、機構及其他投資者。配售所得款項凈額為2680萬港元,主要將被用于擴充集團的餐廳網絡、一般運營資金和提升集團在香港的知名度及盈利能力。
有趣的是,“飲食概念”的招股書里,風險因素一欄中非常耿直地寫明,在2014到2016三個財年,各餐廳租金及相應開支分別占到公司收入的15.9%、17.3%和19.5%,而同期的凈利潤率分別為10.2%、5.0%及3.9%,遠低于業界平均水平。
成本逐年上漲,利潤逐年下降,這樣的負面信息,在投資人眼里的效果本來應該像是潑了冷水似的,但從新股走勢來看,投資人的預期不但沒下降,反而上升,明星投資人的加持有很大作用,但仍有自身的一些隱患。
由于香港經濟大環境轉差,中高檔餐廳的經營狀況整體堪憂。“飲食概念”公司管理層認為,營收下滑主要由于餐廳數量較少,加上香港經濟增速持續放緩,餐廳客流量減少,因此,“飲食概念”在上市后首要的目標就是通過擴張門店數目擴大盈利,而不是進軍內地。
投資人最關心的問題:是否會來內地發展?
“飲食概念”上市后,資本的基本預判都是:如果“飲食概念”在萬達集團旗下180多個商業中心鋪設新店,那么將獲得大幅營收。
“飲食概念”上市,圖右為創始人石成達
這樣的期待不是沒有道理,2012年普思資本入股成立于2001年的漢拿山餐飲管理公司,漢拿山呈現迅猛的擴張態勢,僅用4年時間就將分店總數提升至300多家,其中有48家開在了萬達。
而在之前,漢拿山則是用11了年時間開設了100左右家分店,爆炸式增長差距明顯,“飲食概念”如果也是這個套路,股價必然看漲。
但筷玩思維依然認為,“飲食概念”不會(至少不會很快)來到內地,原因如下:
第一、雙方的公開聲明,可以看出他們并無此意向
石成達公開表示,現在集團規模較大,比過去幾年有更大商討空間,部分續租租金與業主議價情況理想,預料零售業表現回穩,對香港飲食業前景持正面及樂觀看法,暫時無計劃拓展內地業務。
“飲食概念”不是不知道內地市場廣闊,而是比較審慎,當時接受王思聰投資后,也并沒有急于調轉船舵,而是繼續攻堅港股IPO。
雖然石成達并沒有把話說死,表示集團會持續觀察內地市場趨勢,研究進軍的可能性,但目前香港并沒有哪家集團橫掃香港中高檔西餐市場,這里還是一片未開墾的土壤,上市后盡快拓荒是首要任務,已經夠“飲食概念”忙活一陣了。
而根據普思資本總經理何志堅出席上市儀式的說法,看好香港餐飲市場,隨著消費升級,相信專營中高檔市場的“飲食概念”前景不俗,且同一地區不會投資同類型企業,因此在港餐飲市場只投資這一家公司,這側面說明普思資本看中的是“飲食概念”在香港的表現,而非在內地拓展的實力。
第二、內地餐飲還沒有到外來高檔餐飲進入的最佳時機
有些類似咖啡業,消費者對高級西餐的理解能力有如對精品咖啡的理解水平,十分有限,高檔餐飲更是面臨在抑制三公消費大潮下,難以為繼紛紛轉型的無奈情形。
拋開資本,高級餐廳內核決定了即使來到內地,也很少可能性會和萬達廣場聯手,“飲食概念”很難轉型去做中檔休閑西餐,而萬達廣場的業態卻正是適合休閑餐飲而非高級餐廳。
第三、王健林才是關鍵人物
如果一定要給“飲食概念”和萬達牽條紅線,恐怕不是四大支柱產業中的商業地產業務“萬達廣場”,而是其高級酒店業務,高級酒店與高級西餐廳結合的調性才比較合適。
但無論如何,要看是否能借助萬達擴張,還要看王健林對這筆買賣的看法。
王健林近年來的投資方向并非傳統服務業。收購美國第二大院線運營商AMC,并購美國電影投資公司傳奇影業和時光網,王健林似乎更看重與電影制作發行密切相關的文化產業。雖然并購傳奇影業中止,但也看到了王健林打造估值可能達到2000億元影視帝國的壯志豪情。
隨著漢拿山近些年的表現平平,他是否會再助兒子一把力,大舉引入新的餐飲品牌也很難講。綜上分析,投資人所期望的依靠入駐全國180家萬達廣場而獲得幾何式增長的收入,可能暫時只是一廂情愿。
眾人最好奇的問題:國民老公的投資思路是什么?
從目前的投資項目來看,我們認為王思聰的投資可以概括為兩條主線:上市預期明確的高成長性企業、存在并購價值的中小企業;兩大領域:文娛與生活(餐飲為首)。
從2014年至今,王思聰投出至少26家公司,其中8家已經上市,樂逗游戲(納斯達克)、英雄互娛(新三板借殼)、云游控股(港交所,網頁游戲開發運營)、天鴿控股(港交所,社交視頻)、無錫先導(A股創業板,智能裝備供應商)、Dexter(韓國掛牌,電影特效公司),這些都是文化娛樂的范疇,而福壽園(港交所,殯葬業)和“飲食概念”,則屬于生活范疇。
普思資本部分投資項目
不論是投資清單還是上市清單,這位深入娛樂圈、耿直愛爆料的富二代,在投資上的選擇也十分跟隨內心,絕大部分都是自己一直喜愛的領域:與“玩樂”相關的電競、手游、視頻與智能裝備。
他深夜與網紅女友吃大排檔,獨自一人到高檔餐廳享用美食都輕松上了娛樂頭條,也預示著在投資“吃喝”上的動力。
這樣一個重要的線下行業中,王思聰偏偏選擇了“飲食概念”這家港籍高檔餐廳連鎖,可以說是另辟蹊徑:同樣是高檔餐飲,當年俏江南被擋在港股門外,“飲食概念”則順利入市,看上去像是隨性為之,實則有自己的邏輯。
王思聰最早的投資是電競和娛樂業,也是自己整個投資理念中最關鍵的一環。
電競行業人士認為,其父王健林熱衷于構建影視全產業鏈,王思聰也在暗暗布局一條完整的電競產業鏈:上游的游戲廠商,中游的俱樂部、游戲選手、賽事和直播平臺,以及下游的觀眾和衍生品,最后一環將WCG賽事IP納入麾下。
2011年8月2日,王思聰在微博上宣布自己進入電子競技領域,收購快要解散的CCM戰隊,組建了iG電競俱樂部。2015年8月他親自創立藝人經紀公司“香蕉計劃”,9月宣布直播平臺熊貓TV上線,出任CEO,開始打通明星+電競+直播的綜合模式,構建自己的“泛娛樂”商業鏈。
但這些時髦熱門的“玩樂”領域沒有占據王思聰的全部關注,他還把目光放在了另一個領域,“生活”。
他不單投資了本地生活O2O公司大眾點評、醫療領域瑞爾齒科、園林綠化企業棕櫚園林,還投了國內殯葬業領軍企業之一的福壽園,十分接地氣。
“吃喝”是“生活”中最關鍵的一環,普思資本參加了“飲食概念”的上市儀式,相比于默默投資漢拿山,王思聰對這筆投資相當高調,也標志著餐飲在王思聰整個投資版圖中的地位凸顯,成為構建自己完整“商業帝國”的一個重要補充。
至于能否賺錢,能否在上市后獲利退出,任何人都不能輕易下結論,僅從王思聰之前的投資表現看,沒有特別亮眼的大賺項目,但也實打實投出了8個上市公司,王健林都表示“小有成績”基本滿意。
隨著王思聰投資的主線和支線清晰且完整起來,結構性風險可以逐步降低,屆時即使“飲食概念”禁售6個月后沒能讓王思聰的賬面大舉充盈,相信他也會繼續持有而非投機性地拋售。
題外一問:港股才是餐飲題材股的天堂?
餐飲企業標準化低,現金收付量大導致的財務不透明、盈利不穩定、管理不規范,這些都是證監會上市審批的死穴。
2009年11月,A股市場中餐飲業有三家企業:全聚德、西安飲食、湘鄂情,之后,俏江南、天津狗不理集團、廣州酒家集團、順峰飲食酒店管理、凈雅食品也都提交過上市申請,但都被駁回。
如今,湘鄂情早已退市,A股主業為餐飲的只剩兩家公司:全聚德和西安飲食。
而放眼港股,餐飲企業卻為數眾多,1986年上市的大家樂(快餐連鎖)、2007年上市的稻香控股(粵菜酒樓)、2012年上市的翠華控股(茶餐廳)、2014年上市的富臨集團控股(中餐酒樓)、2016年6月上市的Classified Group以及內地餐企在港上市的味千(中國)、小肥羊、小南國……
企業數量遠遠多于內地,但并不能說香港股市更接納餐飲企業。
姑且不說資本在意的企業凈利潤數據,從品牌上也能直觀地看出,企業內力才是關鍵。A股上市的餐企,全聚德、湘鄂情在大眾消費者中的接觸度并不高,而在新三板,除了望湘園、百富餐飲、紫羅蘭、粵珍小廚、優格花園、紅鼎豆撈外,基本缺乏廣泛的美譽度。
香港餐飲界的美食上市公司,卻都有著廣泛的市民基礎。
稻香集團在香港廣大市民消費者中享有很高的贊譽度,無論是家庭聚會、商務會餐還是舉辦婚宴喜事等,很多本地市民都會選擇去稻香的品牌門店消費;
大家樂則是快餐名牌,讓很多香港人都喜歡去大家樂解決一天的早晚餐;
富林集團從極高端到普通平民化,從地道的香港、廣東的粵菜到北京菜都有成功品牌,影響力廣;
翠華餐廳則是香港老字號,更是港式茶餐廳飲食文化的代表,在市民和游客中的認可度極高。
緊跟著“飲食概念”之后上市的新股“皇璽餐飲”,也主理著香港國際機場旅客們喜聞樂見的中餐品牌。“飲食概念”也具有較高的品牌價值,即使收入下滑,去年第一季度收入也有3.9億元,在香港的西餐界也算底氣十足。
品牌帶來的附加值可以提升利潤率,這些企業得到機會在資本市場一搏也是情理之中。
結語
基于港人對香港高級西餐的認可度整體高于內地,強勢品牌“飲食概念”上市后的表現應該不錯,而品牌則是餐飲公司最大的資本,相信這也是王思聰相當在意的。
石成達計劃在接下來的三年內,每年新增四間新餐廳。身為上市公司,這樣的擴張速度如果放在內地,也并不能算突出,甚至不及普通餐飲店的擴張腳步。
但在香港寸土寸金之地,每增加一個門店帶來的成本是驚人的,除非通過足夠大的租房數量爭取到足夠低的房租來壓低成本,否則擴張所帶來的收入很可能入不敷出。畢竟,上市后擴大規模導致利潤下滑,進而造成現金流惡化的例子實在太多。
而高級餐廳從后廚團隊、食材供應和菜品研發不僅需要更多的資本支撐,運營上也需要深厚的管理能力,即使是像石成達這樣混跡餐飲行業多年的大牛來主持,門店越多越難把控。所以說,王思聰對公司上市后的期待,還需要非常審慎。
PS:吃喝玩樂消費產業鏈由數千上萬的細分市場和角度組成,筷玩思維持續專注和深挖吃喝玩樂完整消費產業鏈。目前筷玩思維單篇文章全網分發平均PV已破10萬。歡迎創業者自薦或推薦吃喝玩樂消費產業鏈上的精英企業。
原創文章,作者:筷玩思維,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8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