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滴正式入局外賣,三國殺時代又回來了?

    文丨職業餐飲網 大魚

    外賣市場如今可以用風云突變來形容。

    3月1日,一則無錫地區的“滴滴騎手招募令”在網上曝光。有媒體爆料,滴滴外賣上線的首個城市為無錫。除無錫外,部分城市也在逐漸開通。

    原本是餓了么和美團雙龍分庭,如今,滴滴也加入了外賣市場“正面剛”的戰斗序列中,在百度外賣出局后,外賣市場又要回到“三國殺”時代?

    1

    外賣市場再迎重量級玩家

    烏鎮,東興飯局,王興和程維相對而坐。兩人之間的距離只有馬化騰、劉強東和張磊。那么近,那么遠。

    二人之間的“戰爭”早于去年2月便拉開了序幕。

    去年2月,在網約車市場被滴滴壟斷的局勢下,美團“悄然”在南京上線了打車業務;

    7月,美團宣布在南京獲得網約車運營資格證;

    9月,美團APP首頁上線摩拜單車入口;

    11月,“美團租車”在成都展開試點運營。

    美團對大出行領域的饑渴已經不再掩飾。有消息稱,“出行”已經被列為美團2018 年重點布局的業務方向之一。

    對于這場看似美團挑起的“事端”,滴滴選擇以守為攻,卻也是步步為營。

    而為了掌握“戰局”主動權,滴滴正式試水外賣業務。據滴滴外賣客服部透露,首個上線滴滴外賣業務的地方是位于江蘇省無錫市,并且已經開始對外招募騎手了。

    不過與美團采取自由報名的形式不同,滴滴外賣前期是采用邀請制,商家收到滴滴平臺邀請才可入駐,沒收到邀請的商家只能繼續等待下一次機會。

    此次滴滴對外招募騎手條件也是相當的誘人,除了每周規定不低于48小時在線時間外,滴滴還保證每位騎手能夠獲得最低1萬元的月收入。

    作為首個開通的城市,無錫騎手們還享有訂單收入翻倍的獎勵。

    隨著無錫外賣業務的上線,滴滴下一步計劃將外賣業務推廣至全國,而下一站很可能是上線美團打車的南京。雙方的核心“領地”。

    如果雙方之前只是短兵相接,目前,這片戰火已驟然鋪開。

    2

    “出行+外賣”,兩者斗法聚焦新場景

    美團為何急于進入打車領域,有人總結了兩個字:眼紅。

    自從滴滴收購Uber中國結束燒錢后,就開始奔向盈利狀態,每單20%起步的抽成真心讓滴滴賺得盆滿缽滿。這么大一塊肥肉,美團早已垂涎欲滴。

    在互聯網領域,平臺是公敵,尤其是一家獨大之后,更會成為全民公敵。

    從另一個維度看待,流量才是引發這場戰爭的“原罪”。

    準確的說,是在阿里和騰訊之后的“次級流量入口”之爭,外賣和出行兩大領域方興未艾,這意味著,在兩個生態格局逐步完善,互有涉獵的小巨頭之間,把握更多的流量入口,才是接下來的戰略高地。

    可以預見的是,不管美團打車還是滴滴外賣,為了爭奪流量入口,聚焦的將是“出行+外賣”的場景。

    在國外市場,已有可借鑒的成功商業案例 —— Uber旗下的Uber Eats。

    Uber在2016年推出Uber Eats業務,探索“出行+外賣”的運營模式。

    有數據顯示,Uber在業務落地區域的外賣平臺中排名第一,同時Uber Eats的營業流水已占Uber全球總流水的10%。

    而滴滴在談到美團入局外賣市場是也談到,“美團做打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美團的餐飲數據和打車數據可以結合,它的用戶目標更加清晰。”

    接下來,對戰雙方接下來唯有對攻一條路可以選擇。假使在三體世界里,王興和程維便如兩個“執劍人”,守著各自的生態,因為黑暗森林法則的存在,在資源面前,為了生存,掠奪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3

    兩年三變,外賣領域從不缺競爭

    外賣在020成為風口的一霎,就引發了互聯網行業的覬覦。短短幾年,外賣市場形成一個藍海。

    2014-2015年,外賣市場進行了第一波廝殺——不斷燒錢補貼的貼身肉搏,在流量增長到達天花板的情況下,外賣市場形成餓了么、美團、百度外賣“三國”格局。

    這一格局并不穩定。去年8月份,百度外賣被餓了么收購,外賣市場的戰局由“三國殺”演變為美團和餓了么之前的“雙龍會”。

    其實,外賣市場何其像一部古希臘神話,如果說美團和餓了么是地上的神,那么,BAT則是天上的諸神,幾大權力中心確定立場,相互對抗,導演著一部《諸神之戰》。

    在百度宣布戰略放棄外賣O2O市場后,百度外賣率先出局。

    餓了么的融資背景,背后都只有阿里(螞蟻金服)。

    而美團雖一度站隊阿里系,但到了2015年,美團與大眾點評合并,化身美團點評后,阿里與美團關系正式破裂。

    合并后,阿里持有美團點評大約7%的股份。相比之下,騰訊則持有大眾點評20% 股權,合并后騰訊持有美團點評超過10%的股權,并立刻進行追加。

    臥榻豈容他人酣睡,阿里隨即低價甩賣了估值達10億美元的美團點評股份,與美團的關系也從“父子情深”變成了“恩斷義絕”。

    爾后,阿里決定復活旗下的口碑網,并找上了餓了么。

    餓了么與阿里及螞蟻金服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獲得12.5億美元投資,阿里一躍成第一大股東。

    去年4月,阿里和螞蟻金服再次增持餓了么,總投資金額為4億美元,占股比例超過30%,進一步鞏固第一大股東地位。

    2月26日,阿里以95億美元現金全資收購餓了么的全部股份,意味著阿里將全身投入外賣市場。由此,外賣市場的戰局已經確認:美團PK阿里,當然,騰訊必將助力美團。

    4

    “攪局者”或令外賣市場加速進化

    對于滴滴投身外賣市場,個人認為,短期并不會對大的格局產生劇烈影響,外賣市場依舊是雙龍寡頭的對抗。

    但充當攪局者,滴滴與美團之間的戰爭,或許會加速這個行業的進化,影響接下來的市場。

    1、對消費者來說,誰便宜就會選誰

    資本的競爭,或者說寡頭的競爭,對于消費者而言,并不是一件需要勞神的事情。

    因為寡頭競爭,能夠相互制約壟斷,同時又能夠大手筆投入創新和服務,最不濟也是價格戰,消費者無論如何都是受益的。

    對吃瓜群眾來說,只需要使用“用腳投票”的權利——管你們打得天昏地暗,山呼海嘯,只要價格能便宜,就行了。

    2、外賣商家新的噩夢即將開始

    對于外賣商家來說,可能是又一次噩夢的開始,依照以往的經驗,幾大平臺很有可能開展又一波貼錢的價格戰。直白一點,就是“讓商家掏錢來打仗”。

    比如支付寶和餓了么聯合辦了“紅包節”活動,要求參加的商家除了正常抽點還要每單補貼4塊錢,對于很多客單價在20元左右的外賣店來說,相當于又扣掉了20%。如果不參加,等同于喪失部分流量……

    被綁架的可能性又大了。

    3、行業創新將層出不窮

    有了競爭,技術才會不斷進步,行業才會完成變革。

    上述平臺之間的戰爭,為了爭奪流量,勢必會在創新上下功夫。

    我們可以設想,當美團打車或是滴滴外賣形成廣泛布局后,出行+餐飲也許會形成一種新的消費場景,如果滴滴使用汽車配送,這或許會引發一場行業變革。

    當然,以阿里為端口的外賣,會不會有更多新零售的玩法或是智能工具充斥其間,帶給消費者更多的升級體驗?

    這些都會給外賣行業帶去潛在的爆發點。

    結語:

    外賣仍是一個快速發展中的市場,滴滴入局、美團迎戰、阿里虎視眈眈,誰也不會將份額拱手讓人。接下來,誰能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誰將在這場馬拉松中獲得領先。

    外賣市場下半場更值得期待。

    特別是新零售概念下蠱惑的本地生活服務市場,似乎已經處在爆發前夜,如此,外賣就是一個絕佳的窗口,串起場景、支付、社區和物流,最終贏家通吃。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4697.html

    (0)
    上一篇 2018年3月4日 22:30
    下一篇 2018年3月4日 23: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