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南晚報 記者 甄澤
全聚德無錫新區店“停業整頓”?昨日,網絡曝出該店老板卷款跑路的消息,引發關注。而全聚德全國總公司在昨天本報B7版付費刊登的一則聲明似乎成了這一事件的“先聲”。
發布者署名“中國全聚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聲明中稱,全聚德無錫新區店曾是該集團的加盟店,目前已經與該公司的運營方終止特許合同,聲明中表示新區店“自行投資、自負盈虧、自擔風險”。
門店突然停業整頓
幾個月前開始拖欠工資
昨天上午,全聚德新區店門口圍了不少人,其中大多數是店里的員工。據員工們講,門店停業整頓后,據他們大略統計,80名員工一共被欠下了近50萬元的工資。當天下午4點過后,這群員工又前往全聚德運河店進行維權,據稱“新區店的老板在運河店也擁有股權”。
新區店經理路先生說,門店其實一直處于盈利狀態,但資金問題之前就出現了,“前幾個月開始拖欠工資,原本15日發工資的拖到20日,然后是月底,接著又拖到下個月,不過最后都發了下來,一直到上個月。”
老板“籌款”一去不歸
討債者接連登門
據員工回憶,老板李某在事發前幾天就不見了蹤影,不過他們并沒有得到門店要停業整頓的消息,直到事發前一段時間不時有討債的人登門,這才知道老板欠下外債跑路了。
路經理告訴記者,發現門店資金出現問題后,他曾向老板詢問過,當時老板承認自己欠下了外債,數額達到了700萬元。9日中午,路經理與李某通了一次電話,李某在電話中說外出籌集資金,并囑咐路經理將店開下去,此后李某便失去了蹤影。
路經理說,原本他準備繼續經營新區店的,“至少賺了錢可以給員工發工資”,但從10日開始,不斷有要債的人上門,包括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甚至有的明顯帶有“高利貸”的性質,對方表示李某電話關機,連李某的女兒也聯系不上,只能來店里討債,而這些人吃完飯也不給錢,而是拿出欠條給路經理看,讓他把飯錢從李某的欠債里扣,“每天都有很多人來要債,我們實在吃不消,12日的時候只能選擇停業了。”
顧客婚宴臨時改地
事發前還在搞促銷活動
全聚德新區店的突然停業也給部分消費者帶來了不少“煩惱”。顧客張先生告訴記者,他今年5月在全聚德新區店訂了20桌婚宴,下個月就要舉辦婚禮,而且婚禮彩排都已完成,但突然發生了老板跑路的事情,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當時只交了1000元訂金,但臨時要換婚宴場所,彩排也要重新來過,這些無形的損失才是最難接受的。”
此外,還有消費者向本報反映,新區店在大約一周前一直在做促銷活動,“優惠券每張65元,可以抵100元,并且要5000元起售,當時很多人都買了優惠券。”這一說法得到了店內員工的確認,當時老板李某表示經營遇到了困難,需要募集一些資金,于是搞出了這么一個活動,但是沒幾天,老板和優惠活動聚攏的錢全都“人間蒸發”。
記者追訪
全聚德運河店:新區店與我們無關
為求證新區店員工所說的,李某擁有運河店股份的事情,記者聯系了運河店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新區店屬于加盟企業,運河店則是直營企業,雙方之間是獨立的,因此沒有任何關聯:“再有一點,在他(李某)公司上班,簽的勞動合同是和他金匯源公司簽的,不是跟我們金聚源公司簽的,你說你跟別的公司簽的勞動合同,現在出了事要我來進行相關賠付這合理嗎?”
該負責人還表示,目前全聚德全國總店已發布聲明,下一步將走法律程序。“我們現在已經和他(李某)終止合作,聲明我們是兩家公司,沒有任何業務往來。現在他在我們這有20%的股份,這是確實的,但我們已經對其進行了資產保全,然后去起訴他,至于他的股權將來法院怎么判,判給誰,那是法院的事情。”
律師說法
全聚德品牌方是否要擔連帶責任?
全聚德新區店這樣的情況,作為全聚德品牌方究竟有沒有相關的連帶責任?記者咨詢了法舟律師事務所律師范凱洲。范凱洲說,這要看新區店是否是獨立法人,如果是,那么員工簽訂的合同是跟運河店沒有關系的,因此員工去運河店維權其實是不合適的。這種情況同樣適用與全聚德總公司和新區店之間,因為是獨立經營關系,新區店的情況也確實不應該由總公司負責。
同時,針對員工們提出的李某擁有運河店股份一事,如果情況屬實,那么員工可以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到法院對李某起訴并申請保全李某在運河店的股份,如調解不成,則通過法院最終將這部分股份拍賣用以償還債務。”同時,范凱洲表示,如果新區店拖欠員工工資,李某涉嫌欠薪罪;如果新區店之前的經營已出現困難,老板卻用促銷的方式籌集資金后卷款逃離,如果數額較大,李某將涉嫌詐騙犯罪。
延伸
事件背后的“百年老店”
全聚德,創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歷經幾代創業拼搏獲得了長足發展。1999年1月,“全聚德“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馳名商標”,是例服務類中國馳名商標。
2007年11月,全聚德正式亮相A股市場,成為內地首家A股上市的餐飲老字號企業。
2017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全聚德上半年營業收入約為8.64億元,較上年同期小幅下滑1.14%。報告中稱,在接下來的發展過程中,京津冀以及長三角地區將會是重點發展的地區,并且將給直營企業提升、復制和孵化的職能。
地方市場擴張遭遇水土不服
據此前報道,雖然2015年全聚德扭轉了連續3年的營業收入下降,但卻面臨著京外地區連鎖店不斷虧損的狀況,某券商曾做過統計,以客流量計算,全聚德的主要營業收入來自于北京的前門、井、和平門3家主要店面,占到全聚德總收入的七成左右。
全聚德2015年年報顯示,重慶、鄭州、合肥、南京、杭州分店已處于連年虧損狀態。就目前的態勢來看,外地的擴展表明全聚德這張城市名片在外地難以得到認可。
食品行業專家朱丹蓬分析:全聚德核心的消費人群仍為北京的旅游人群,而核心的市場在北京地區,核心的產品僅僅是烤鴨,三個關鍵的核心的競爭力都難以在外地取得優勢的競爭力,所以很難在外地的擴展中立足。如果在產品和服務沒有大的突破和創新,全聚德擴大其覆蓋規模,只會增加其固定投資和成本,不利于其公司的整體發展。
特許加盟難以保證口味統一
“同一品牌同一個味道是所有連鎖品牌需要遵循的準則。”中國藥膳研究協會焦明耀告訴記者,肯德基等西餐快餐連鎖由于有標準食材配比和統一的設備,建立在高度工業化的基礎之上,在產品統一性上具有更多的優勢。而中餐的制作工藝較為復雜,在制作時更多的是根據生產者的經驗,就這導致中餐連鎖很難做到統一。
全聚德作為高端餐飲業的一枚老字號,追究其延續百年的原因更多的是其一脈相傳的配方品質,但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眾多的加盟店,讓消費者質疑的是全聚德是否將“真功夫”授予加盟商。
焦明耀:“中餐連鎖統一必須建立原材料的統一,就烤鴨來說必須是同樣的鴨種、飼料、生長周期。”(綜合中國經營報)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6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