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職業餐飲網 王平
“90后、00后的口味越來越國際化,做主食有了更大的機遇”;
“要不斷減低人工成本,就必須增加機器”;
“不需要刻意去追求產品的銷售,只要安排符合大眾餐飲習慣的產品搭配銷售就好”……
在餐飲競爭激烈,市場該往何處去的思考中,一位老牌餐飲人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憑借這些想法,這位餐飲人北上京城,將南方主食引入北方市場。他在南方市場13年開出5000多家連鎖店,新創品牌“煎師傅”在北京第一家店試水就兩個半月回本,一年多的時間里曾連開11家直營店,每家店的經營都呈上升趨勢。
近日,職業餐飲網記者采訪了煎師傅創始人周波,聽他講述如何將南方的生煎在北方賣,改良成灌湯煎包“新”品類的。
南方主食北方賣,做了四大改良
周波做包子的歷史已經有了近20年,2002年,他作為聯合創始人參與創建了湯包品牌“老臺門”,至今已發展到5000多家門店。
在這個過程中周波意識到,早點和主食雖然是中餐中最普通的品類,但有著廣泛的市場基礎,而且在消費升級的推動下,市場空間會很大。像前段時間的網紅餐廳桃園眷村就說明了這一點。
于是周波四處考察國內市場,決定將在南方常見的品類——生煎包引入北方市場,2015年,他在北京開出了“煎師傅”第一家門店,并做了四個改良。
改良產品,做南北融合的灌湯煎包
通過市場調研,周波發現90后、00后由于從兒童期開始就接觸各地甚至各國美食,所以口味越來越國際化。這樣,在產品的胃口上就有了更多選擇,不必非要做成原汁原味的生煎。
所以,煎師傅并不是做傳統的南方生煎包子,主打“灌湯煎包”,繞開了生煎的概念,也就繞開了生煎的一些評判標準。
傳統生煎包子用發面制作,煎師傅用的是半發面技術,并吸收北方水煎包的制作工藝,在煎制時少油加水進行制作,這樣既可以保證煎包底部具有很好的香脆口感,免除油膩,同時可以在煎制過程中充分讓面皮得到發酵,口感松軟。半發面的技術還可以充分鎖住湯汁,保持時間也較長。
口味調到偏咸偏辣,適應北方本地
傳統的生煎一般都汁多口味偏甜,考慮到北方人的飲食習慣和口味更“重”,煎師傅進行了口味改良,調成了偏咸偏辣口,并將包子皮稍微加厚,具有了一些北方面食的特點。
研發半自動煎灶,保證出品穩定
在煎包的制作過程中,嚴重依賴人工進行轉鍋這一環節,轉鍋的技術把控直接決定著煎包出鍋時的外觀、外形與口感。
這個環節,工作量特別大,人工又越來越貴,煎師傅就投入資金研發出半自動煎灶,突破電加熱的瞬間均勻升溫和平面溫度保持一致的難題,減少了對人工的依賴,也減輕了員工的工作量,同時易形成標準化。
量化各環節,去廚師化
從和面到煎制的各個主要環節煎師傅都有嚴格的量化標準,員工按照刻度(油、水)、重量(配料)、溫度(煎制)、時間(和面、發酵、加熱)的要求去操作就可以了,無需個人經驗。同時、餡料與湯料都已實現集中量化生產后的配送,以確保產品口味一致。餡料由中央工廠提供,在48小時內用完。
開店經營,第一家店兩個半月回本
2015年10月,煎師傅在北京開起了第一家門店。這是個只有27平方的小店,4個座位,4名員工,在兩個半月內就收回了成本。之后就接連開店,最高峰時擁有11家直營門店。
周波說,煎師傅門店在營銷上并沒有特別下功夫,但是堅持了自己的定位原則:
※品類定位:做全天候的包子店
主食、快消品、民生工程,打破包子給人的早餐印象,做全天候的主食店;
※選址定位:首選人流量大的地方
人流量大、消費高頻,符合這兩點即可,不求A類地段。
※裝修原則:不同位置和面積,不同裝修風格
突出江南氣質的裝修,分精裝2.0版和簡裝1.0版兩種。2.0是1.0的升級版本,但兩個版本會同時存在。決定開哪種店,主要是由店鋪面積和位置來決定的。
由于國家相關政策的原因,目前煎師傅給自己的門店面積定位是最好在40-80平米(北京在60平以上)之間,但實際上也有130多平的“大店”。位置A類,面積較大的門店,會投入較高的裝修成本,成為2.0版店,面積較小,位置非A類的店,簡單裝修成1.0版即可。
※價格定位:不同店面,客單價不同
2.0版本的人均客單價在25-30元;1.0的平均客單價為15-20元。
經營不花哨,圍繞菜單搭配做文章
雖然煎師傅現在是7家直營門店(關閉的4家均非經營原因,主要是由于門店房屋租賃和政策問題),但每家店都處于盈利狀態。
包子現烤現賣,全天候營業
產品現包現烤現賣,給顧客以新鮮感,同時也增進對產品的了解,改變大家對包子只是早餐的印象。
做好菜單搭配學問
煎師傅沒有特意追求灌湯煎包的銷售,而是安排符合大眾餐飲習慣的面食、湯水和煎包搭配銷售,目前早餐收入大約占門店日銷售額的20%左右。
他們認為,灌湯煎包并不需要去刻意開拓早餐市場,讓大家在早餐時都來吃到這種生煎。因為北京畢竟不像上海那樣,是生煎的“大本營”。所以,更重要的是在煎師傅門店里推出符合本地市場(北方市場)生活習慣的高質量早餐食品。
因此,在煎師傅的菜單上主要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點煎師傅的生煎包,配其他什么食物好”。目前,包子的主要口味有6個,一種傳承口味,2款特色口味,2-3款時令口味。圍繞包子,找出適合搭配這些包子的產品。一共20多個產品,每個月末位淘汰。
先保證實體店供應
在煎師傅的門店中,外賣的占比要占到50%,但當吃飯高峰期時段,堅持實體店優先,會先關閉了網絡訂餐渠道。另外,外帶的數量也很可觀。
成立工會留住員工
餐飲業招工難是普遍難題,留住人就更難了。煎師傅的留人方法既“好笑”又令人感動,他們專門成立了工會,為員工排憂解難。
職業餐飲網總結:
周波說:“當老板,絕對不能到處上課,重要的是靠‘悟’。”這簡直是一句創業雞湯的老板哲學,但從生煎包子到“灌湯煎包”的創新,靠的就是對市場的分析和發展趨勢的領悟。
傳統的民生品類,一個小創新,可能就會繞過競爭的紅海,走出一條自己的陽關大道。
(本文作者王平,微信heika168,如對內容有探討,請加微信號。)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7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