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野豬肉
原料:
野豬肋條肉500克,尖椒節150克,姜塊、大蒜、干辣椒節各少許。
調料:
花椒、香料、豆瓣醬、鹽、味精、料酒、濕淀粉、鮮湯、菜油各適量。
制法:
1、把野豬肋條肉放炭火上,燒至肉皮已焦時,放入溫水盆浸約半小時,隨后刮洗干凈并切成小塊。
2、鍋里放油,燒至七成熱時倒入野豬肉塊,煸干水汽才加料酒、干辣椒節、花椒、香料、姜塊和豆瓣醬,炒香后摻入鮮湯,加鹽和味精并改用小火,煨至肉熟時揀去香料、干辣椒節和姜塊。
3、另鍋放少許菜油燒熱,下青尖椒節煸至表皮發白時,加入大蒜并把燒好的野豬肉連湯帶汁地倒入鍋中。待小火煨5分鐘后,用濕淀粉收汁,起鍋裝盤便好。
鍋仔包漿豆腐
作者王能印 云騰賓館云南駐京辦事處
包漿豆腐是云南紅河州的一種名吃,豆腐在“包漿定形”時只用水不用石膏,是很天然健康的食品,吃時輔有作料蘸著吃。我將作料融于湯汁,再將湯汁大幅濃縮,湯汁味道更為美味而且便于入味,很受歡迎。
原料 石屏包漿豆腐400克,西芹20克。
調料 色拉油1千克(約耗80克),A料(腐乳汁100克,紅油5克,鹽、薄荷碎各2克、味精4克,魚腥草末、云南大芫荽各3克)。
制作
1.西芹洗凈切成長約6厘米的段,鋪在鍋仔中;炒鍋內倒油,燒至七、八成熱時放入包漿豆腐炸至金黃色,碼放在鍋仔中。
2.將A料混合制成調料汁,澆在炸好的包漿豆腐上,點燃酒精塊上桌即可。
關鍵
炸制時油溫要掌握好,豆腐既要表面固形,還要保持中間的嫩度。上桌時提前給鍋仔加熱,這樣豆腐咬上去會更柔軟。
云南小刀鴨
專家支招:小刀鴨是云南的一道特色美食,成品跟北京烤鴨差不多,皮脆肉嫩,一口咬下去滿嘴都是汁水。小刀鴨的制作方法跟宜良烤鴨非常相似,只不過選擇的鴨子都是未成年的,所以每只鴨子的重量大概只有700克。
做法:
1.鴨子宰殺以后洗凈血水,吸干水分,用味鹽20克(食鹽500克放入鍋內炒熱,加香料100克炒制而成。香料有茴香粉、草果粉、八角粉、胡椒粉、花椒粉五種)在腹部擦抹均勻,腌4小時左右,然后用氣筒從切口處打氣,使鴨子的皮肉分離,再用鉤子鉤住脖子。
2.取一個大鍋,倒入清水2千克,燒開后放入鴨子,大火焯水約3分鐘使鴨皮收緊,撈出趁熱用毛巾擦干水分。
3.蜂蜜5克放在手上,用雙手搓揉開,抹在鴨子上并反復“按摩”,讓蜂蜜涂滿鴨身,繼續風干一會,讓蜂蜜干透。
4.烤鴨的爐子內放入燃燒透的機制木炭,然后將鴨子一只只掛在烤鴨爐內,略微蓋上烤鴨爐上面的蓋子,但不要蓋嚴,一直采用中火烤制。烤鴨放入時,要背面朝里,腹面朝外,烤制過程中,要翻動2-3次,這樣才能保證烤好的鴨子均勻上色,將出氣口的蓋子蓋上,關火再燜片刻即可取出。
蕉葉烤魚
原料 梭邊魚1條(約500克),蔬菜沙拉50克,青檸檬30克。
調料 A料(蔥、姜、蒜末各50克,生抽35克,白胡椒粉20克,紅曲米水60克,老抽3克,糖30克,味精8克),B料(圓蔥絲50克,香菜40克),孜然粉5克,香菜末20克。
制作
1.將梭邊魚宰殺治凈,去骨取凈肉,用A料腌制4小時入味。
2.將腌好的魚放入面火200℃,底火180℃的烤箱中,烤制20分鐘,取出,裝盤,改刀,放在墊有B料的石板上,配蔬菜沙拉、青檸檬,撒孜然粉、香菜末上桌即可。
關鍵 有的客人喜歡清香的味道,可以少撒一些孜然粉,服務員可提前詢問顧客的口味要求。
樹番茄烤雪花牛肉
食材 精選雪花牛肉400克,樹番茄4個, 蘋果、杏鮑菇各30克。
調料 A料(蔥30克,姜10克,蒜20克,香菜15克),B料(生抽20克,鹽4克,味精10克,胡椒粉5克),鹽3克,蔥花5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50克),辣醬、沙拉醬各1碟。
制作
1.將牛肉改刀成小塊,用A料腌制1小時。
2.將樹番茄榨汁,入B料混合,熬制樹番茄汁,加入鹽調味;蘋果、杏鮑菇入熱油中炸熟撈出,控油。
3.將腌好的牛肉取出,放入炭火爐中烤至八成熟,抹上調好的樹番茄汁,繼續烤熟透,配辣醬、沙拉醬上桌,在牛肉上撒蔥花即可。
包燒野芥藍
食材 野芥藍400克,西紅柿片20克。
調料 蔥、姜、蒜各5克,蠔油20克,味精3克,胡椒粉4克,蔥油20克。
制作
鍋入蔥油燒熱,下入蔥、姜、蒜煸炒出香,下西紅柿片煸香,下入洗好的野芥藍,入蠔油、味精、胡椒粉調味,大火翻炒出香,出鍋,用蕉葉包起來,裝盤上桌,食客用餐時,服務人員將蕉葉剪開食用即可。
羌寨一品扣香碗
原料:
豬五花肉400克,豬后腿肉350克,水發海帶絲100克,水發野菌180克,大白菜200克,雞蛋5個,姜片、蔥節各少許。
調料:
紅苕淀粉200克,鹽、花椒面、味精、鮮湯、菜油各適量。
制法:
1、把豬五花肉切成10厘米長、5厘米寬的片,納盆加雞蛋(2個)、鹽和少許花椒面拌勻后,再加入紅苕淀粉150克抓勻,等到逐片入燒至七成熱的油鍋炸至色金黃時,撈出來待用。另將豬后腿肉剁成肉泥,加入雞蛋1個、紅苕淀粉50克和少許的鹽,攪成肉糝待用。
2、將剩余的雞蛋磕碗里攪散后,入油鍋攤成蛋皮,修切成方形片再分別包入肉糝,制成5個長條形的肉丸,再將剩下的肉糝制成5個不包蛋皮的“尖刀丸子”,待分別入油鍋炸至色金黃時,撈出瀝油。
3、把白菜切成小塊,放入加有鹽的沸水鍋煮熟后,撈出來放入大碗,再依次擺入水發海帶絲、水發野菌、炸好的五花肉片和兩種肉丸子,另外放上姜片、蔥結并灌入適量調好味的鮮湯,待入蒸籠蒸80分鐘后,取出來揀去姜片和蔥結,另外撒少許的蔥花成菜。
酥炸藿香葉
原料:
藿香葉20片,面粉、生粉各少許。
調料:
辣椒面、花椒面、鹽、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藿香葉洗凈后,放入加有少許鹽的清水盆里先浸泡半小時。另把面粉和生粉納碗,加清水調成稀漿待用。
2、鍋里放油燒至三成熱時,把瀝干的藿香葉蘸上稀漿放入油鍋,小火炸脆后撈出來裝盤,隨配辣椒面和花椒面一起上桌。
手撕野豬肉
原料:
臘野豬后腿瘦肉400克,香菜節、大蔥絲、辣椒面各適量。
制法:
把臘野豬后腿肉放清水鍋里先煮熟,待撈出來撕成絲后,加香菜節和大蔥絲拌勻了裝盤,最后撒些辣椒面上去便成。
四季豆燉臘豬腿
原料:
臘豬腿750克,四季豆750克,水發蘿卜干180克,老姜(拍破)一塊。
調料:
味精、蔥花各適量。
制法:
1、把臘豬腿放炭火上,燒至表皮發焦時,再入溫水盆里浸泡1小時,
刮洗干凈后剁成小塊。
2、鍋里摻清水燒開,放入臘豬腿塊和老姜。待小火煨至臘豬腿軟熟時,加入四季豆和水發蘿卜干,繼續煮至四季豆軟熟,再放少許味精,起鍋裝入砂煲即成。
臘味蕎麥卷 原料: 蕎麥粉200克,臘肉50克,豆腐干50克,青筍50克。 調料: 花椒面、鹽、菜油各適量。 制法: 1、把蕎麥粉納盆,加適量的清水和鹽攪拌成糊狀后,再入油鍋攤制成10張蕎麥面皮。另把臘肉、豆腐干、青筍切成絲,一起入鍋加鹽、花椒面炒香,便制成了臘肉絲餡。 2、把臘肉絲餡分成10份,分別用蕎麥面皮裹卷好,改刀成節后裝盤上桌。
西雙版納烤魚
張建輝 北京云南大廈廚師長
這道云南特色的烤魚是我們店的招牌菜,使用云南大芫荽、蒜苗葉碎調味,突出菜品的清香味道。
原料 羅非魚500克。
調料 A料(鹽3克,胡椒粉2克,二鍋頭5克),B料(云南大芫荽20克,蒜苗葉碎、小香蔥碎各10克,鮮香茅草5克,紅小米辣、雞粉各3克,姜米、蒜米、花椒面、鹽、胡椒粉各2克,熟豬油8克),C料(紅油5克,粗辣椒面3克,白芝麻2克),錫紙1張。
制作
1.將洗凈的羅非魚從背面改刀,取下背骨,平鋪開,用A料腌制2小時晾干。
2.將腌制好的魚放在無煙木炭上烤干水分,轉小火烤8分鐘,烤黃魚皮、魚肉,用刷子將C料刷在魚的兩側,繼續烤香,把調好味的B料均勻地刷在魚肉上,繼續烤制2分鐘,取出,放在錫紙上,上桌即可。
新派石屏包漿豆腐
我對石屏包漿豆腐創新演繹,石屏豆腐多用來清炒、涮燉,我把它調成鮮辣口,并用風味調料進行調味,用錫紙包起來上桌,很有賣相。
原料 石屏豆腐300克。
調料 A料(辣鮮露、麻辣鮮露各5克,泡椒醬、雞粉各3克,胡椒粉、糖各1克,蒜茸蓉2克),B料(大芫荽碎2克,薄荷葉碎、折耳根碎、香柳碎各1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50克)。
制作
1.鍋上火,入色拉油燒制七成熱,下入包漿豆腐炸至金黃,撈出控油。
2.鍋留底油,燒熱,下入A料炒香,放入炸好的石屏豆腐,慢慢收汁,再放入B料翻炒均勻,出鍋,放入錫紙中,扎口。
3.菜品上桌后,由服務員將扎口打開,瞬間香味隨著熱氣飄滿整個房間。
小貼士 香柳是云南市場上常見的一種類如柳葉的野菜,人們多用其調味,可用來炒雞蛋、燉魚、燉牛肉等。
石鍋飄香雞
作者張建輝
我用烏雞代替三黃雞,搭配黑色的筍段,顏色搭配上比較融洽,用燒熱的石鍋當作盛器,更好地激發出菜肴的香氣。
原料 去骨烏骨雞塊300克,泡好的小黑筍段120克。
調料
A料(二鍋頭10克,雞粉3克,胡椒粉2克),
B料(干蔥頭、去皮大蒜各20克,姜絲、青美人椒節、紅美人椒節各15克,新鮮的有枝花椒8克,糟辣子5克,豆瓣醬3克),雞湯100克,
C料(芝麻油1克,鹽、胡椒粉、糖、花椒油各2克,老抽、雞粉各3克,蠔油、紅油各5克,二鍋頭8克)。
制作
1.用A料將雞塊腌制30分鐘。
2.鍋留底油燒熱,下入B料炒香,倒入雞塊、小黑筍段,加入雞湯,小火慢慢收汁,待汁收到一半的時候,下入C料調味,翻炒均勻,出鍋,倒入燒熱的石鍋上,上桌即可。
黑筍段 黑竹筍主要產自云南、貴州地區,水發后使用。
富貴窩窩頭
用韭菜花干巴菌炒出來的五花肉香氣四溢,食客可用窩窩頭夾食,味道好極了。
原料 發面窩窩頭8個(市場有售,也可以自己制作)。
調料
A料(云南韭菜花干巴菌20克,姜米、蒜米各8克,雞粉、老抽各2克,紅小米辣圈、胡椒粉、糖各1克),
B料(五花肉切粒、蒜薹粒各150克),色拉油50克。
制作
1.將窩窩頭上籠蒸熟。
2.鍋留底油燒熱,下入肉粒煸香,再放A料炒香,下B料翻炒均勻,裝盤,搭配窩窩頭,上桌即可。
韭菜花干巴菌 韭菜花干巴菌是云南獨特的家庭咸菜品種之一,是用干巴菌、韭菜花、鮮紅辣椒制作而成,將韭菜花與干巴菌的鮮香完美交融,食之特別爽口,既能生食,又可炒菜。
云南石鍋魚
香料粉:
白豆蔻、小茴香各40克,紅豆蔻、香菜籽、肉豆蔻、草果各20克,山柰、砂仁、桂皮、香葉、胡椒碎、陳皮各60克,八角、孜然各80克,排草、丁香、花椒、甘草各30克,毛桃、干辣椒、靈草、蓽撥、青果、木香各10克,香茅草5克。
秘制醬:
色拉油7500克,泡椒2000克,,泡生姜2000克,冰糖250克,豆豉1000克,醪糟400克,花椒250克。
制作流程:
1:取黑魚1條,宰殺取肉,帶皮片成片。
2:用流動水略微沖洗,吸干水分后先加入鹽5克、香料粉20克、高度白酒10克拌勻,腌制15分鐘后控干水分。
3:再加入蛋清和淀粉各30克抓勻,朝一個方向攪打上勁。魚頭洗凈,加入蔥、姜、料酒各10克略微腌制。
4: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五六成熱時,放入魚頭,小火浸炸至色澤淺黃,撈出控油。
5:待油溫降低到五成熱時,放入魚片,小火略微浸炸,熱石鍋。倒入色拉油10克,用文火預熱,鍋中放入熟豬油200克、特制紅油250克,大火加熱至四成熱時,放入姜片、大蔥段、蒜瓣各20克,改成中小火炒至色澤微發黃。
6:加入秘制石鍋魚醬200克,小火炒香后倒入魚頭、魚肉和高湯1000克,中火燒至入味,待湯汁燒至原來2/3時,放鹽4克、雞精20克、白糖2克調味。
7:出鍋倒入石鍋內,撒入青花椒5克、干燈籠辣椒20克,用燒至八成熱的色拉油20克熗香,撒上炒香的芝麻5克、香菜10克即可。
五香藥膳多寶鴨
此菜是云南當地是一道很有地域特色的菜品,此菜在選材和做法上面都很講究,條件不足最好不要做,口味很難達到滿意效果。
原料:云南騰沖北海濕地草鴨1只(每只凈重1千克左右,此鴨以食用水草和魚蝦為主,故肉質細嫩,蒸后很容易脫骨,可以用北京的填鴨來代替,凈量應選擇800—900克左右的)。
輔料:腳板山藥(此山藥形似腳板,也可用普通的山藥代替)100克,宣威火腿30克,騰沖臘鵝30克,新鮮天麻10克,草菇20克,新鮮白果30克,姜片10克,蔥段10克,青蠶豆10克。
調味:鹽5克,味精10克,芝麻油10克,蔥油10克,拓東生抽(昆明產的,咸度偏高,色較深,可用海天金標生抽來代替)5克,五香粉3克,色拉油1千克,五香藥膳鹵水2千克。
制作:
1、鴨子宰殺去血,拔毛去兩面腿骨和胸骨,入清水盆中清洗半小時后控干水分。
2、火腿、臘鵝分別入燒至六成熱的色拉油小火浸炸1分鐘,撈出切丁;山藥、草菇分別切丁;將所有的輔料放入不銹鋼盆內,加鹽、味精、芝麻油、蔥油、拓東生抽、五香粉拌勻。
3、把拌好的輔料填入鴨肚中,用鴨針把肚口縫好,入沸水中大火汆15—20分鐘至八成熟。
4、汆過水的鴨子放入五香藥膳鹵水中大火燒開,用小火鹵60分鐘(低于60分鐘味道不夠濃厚),起鍋用風扇中風吹10分鐘。
5、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八成熟時,用淋炸的方式淋至鴨子外皮酥脆、呈現棗紅色,將鴨子放入蒸盤內,加保鮮膜封好,上籠(當地用地熱蒸氣,地熱溫度大約在90度)蒸2小時至粑而不爛,取出上桌。
特點:肉質酥爛,由于采用地熱加熱的方法,故蒸好的鴨子帶有淡淡的硫磺味。
備注:
1、由于鴨子受地熱高溫蒸到皮爛骨頭酥,比較容易散,裝盤時一定要小心,上桌時最好淋入少量鹵水,皮面刷蔥姜油。
2、五香藥膳鹵水的做法:
原料:豬筒子骨10千克,凈土雞1只(重約1500克),宣威火腿1.5千克,清水60千克,香料(八角100克,香葉、桂皮、陳皮各50克,甘草90克,茴香籽100克),鮮姜1千克,蔥段1千克,海天生抽4千克,泰國魚露600克,糖色1千克,麥芽酚100克,色拉油2千克。
做法:筒子骨、凈土雞入沸水中大火汆3分鐘,撈出控水;宣威火腿入燒至六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浸炸2分鐘,撈出控油;用紗布將筒子骨、凈土雞、火腿、鮮姜、蔥段包好,入不銹鋼桶內,加清水、香料大火燒開,改小火熬2小時,入生抽、魚露、糖色、麥芽酚小火燒開,根據地域的不同,再加入鹽、味精、雞粉調味后即可使用。每一次鹵完后一定要燒開,然后放到用木板做的墊子上,如果讓鹵水桶直接與地面接觸很容易變味。
3、此菜也可以采用蒸籠蒸制,時間控制在2.5小時內。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7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