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貝、海底撈先后被媒體報道入局快餐賽道。為什么這兩大正餐巨頭都想做快餐呢?背后又預示著什么樣的行業發展趨勢?
“自助點餐、結賬,出品只需十幾秒,80平店面只有5名員工”。這是海底撈旗下首家快餐店“十八汆” 的經營特點。仔細梳理之后,我們發現,疫情蕭條期,高效、強悍是第一生存法則,效率高的公司才是現階段的好公司。繼發力U鼎冒菜、投資海盜蝦飯,收購”Hao Noodle”面館品牌后,海底撈多元化發展又有新進展,悄悄開始進軍快餐業!旗下首家快餐廳“十八汆”(cuan)面館近期被媒體披露,位于北京酒仙橋。其最大的特點是自主化。一字型的動線設計,顧客按照“自取餐盤、自選小菜飲品、選擇面條澆頭、自助結賬”四個步驟來點餐。菜品是以秋葵、木耳等小菜為主,還有一些酸梅湯、果茶。面類有菠菜面和白麥面兩種可以選擇,涵蓋炸醬面、金湯肥牛等8種澆頭,出品效率高,幾十秒就可以出一份面。結賬也是自助的,顧客把餐盤放在指定位置,智能機器會掃描出菜品價格,顧客手機支付即可,不需要員工介入。大概80平米的店鋪,有42個餐位,一共只有五個員工。三位員工在開放式廚房準備菜品,兩位在就餐區做一些衛生等雜事。海底撈在火鍋市場早已成為不可逾越的頭部企業,也預示著他在這個賽道的天花板將近。所以,選擇餐飲中的高性價比項目,擴大顧客基數,是很正常的。海底撈從來不想只止步于火鍋,而是一直在追求多品牌、多品類、多場景、多業態的布局。因為海底撈有強悍的供應鏈體系,再加上強大的管理組織力,切入新的餐飲賽道,不僅能為自身供應鏈賦予更多的能量,還能豐富自己的餐飲賽道。無獨有偶,日前,西貝的又一新快餐項目也被曝光,品牌名為“弓長張”,定位國民食堂,主打33道現炒下飯菜。雖然,賈國龍每一次的快餐嘗試幾乎都以折戟告終,但他大有撞了南墻也不回頭的架勢。快餐的價值不言而喻,西貝鍥而不舍地做快餐,就是尋找第二增長曲線。賈國龍曾說,餐飲業的最高境界其實是做快餐,能迅速大規模復制到全球才算做企業,才能把西貝推成國際大牌。從上述十八汆面館的門店模型中,我們能看出來,海底撈深諳此道。從門店的裝修到產品定價,從菜單設計到動線設計,一切動作都為了打造極致的人效和坪效。其實,海底撈一直都在優化內部效率。最顯著的動作就是借助智能化設備減少人工成本。海底撈很早就開啟了火鍋自動化進程。2018年,曾豪擲1.3億打造的智慧餐廳。其自主研發的IKMS智慧總廚大腦,實時監控、管理,從點單到配菜到上桌,實現后廚自動化生產。據說為海底撈節省近37% 的人工成本。在智慧餐廳,機械臂和傳菜機器人,配菜、傳菜環節均實現了無人操作;數據顯示,用餐高峰期,一臺機器人可以代替3~4名服務員,傳菜的速度提升了約30%。在上市路演時,公布30%的募資用于科技研發,以大幅提升勞動效率。最新財報顯示,截止2019年,海底撈開了3家新技術餐廳,超1000臺傳菜機器人,500家餐廳部署后廚清洗設備。“為了讓員工工作更加輕松,使他們能更好地服務顧客。”自動化對于海底撈來說,一方面可以削減其員工成本。另一方面,自動化也能為其帶來,甚至可能超過其節省人工成本的效益。如優化顧客體驗,提高配餐、鍋底配置效率,減少錯誤率,以及使各門店體驗一致性更高等。正如海底撈CEO張勇所說:“我相信新技術對傳統產業帶來的,不應該是顛覆,應該是提高效率。”尤其隨著海底撈門店的快速擴張,人力成本的不斷上漲,它的經營核心之一就是節省人力。借助智能化設備,只是降本提效的一種手段。餐飲業環節繁多,內部持續優化、降本提效的機會很多。樂凱撒創始人餅哥舉了兩個小例子:比如去年11月能源費用比10月降低20多萬,是空調的原因?;今年把深圳配送倉儲外包,日配改成雙日配,可以節約400萬。“省出來的都是凈利潤。”深圳的一家企業“拌粉君”,就是一位效率主義者,老板何煒提起的一個細節:全員參與研發,把燙粉時間從15秒縮短到10秒,讓客人少等5秒。一個5秒不顯眼,無數個5秒堆起來,就是巨大的效率增益。尤其在今年整體餐飲業十分嚴峻的形勢下,又加上消費降級,消費者對價格更敏感了,做“極致性價比”成為餐飲經營者的共識。可以看到,魯西肥牛和香天下等川渝火鍋品牌都在革廚房的命,找到凈菜合作商,采購標準化的份裝凈菜產品,就是為了提高坪效和人效。魯西肥牛80%的產品采用標準化供應,直接降低6%的成本。據了解,珮姐老火鍋、受氣牛肉、李子壩等幾十家品牌,為了把成本管控做到極致,都與專業的第三方公司建立合作。種種現象證明,進化出這個時代的高效生存能力是當務之急。都知道,餐飲是一個生態圈式的長鏈條市場,其中能提效的環節很多,食材、人員、能源損耗……如果你毫無頭緒,建議從兩個方向梳理:對于連鎖火鍋店,食材成本是個大頭,尤其在占比70%~80%的核心食材上,必須盡可能降低采購成本。舉個例子,食材花椒用量比較大。一般好點的火鍋店都用茂汶花椒,一家營業額150萬/月的火鍋店,一個月大約用200-300斤,基地直采大約可以便宜10元左右,對餐飲店來說這些節省下來的都是凈利潤。再比如吃火鍋幾乎必點的毛肚,鴨腸,牛肉,連鎖店單店用量都很大,有一定的議價空間。單一個鮮毛肚,去年很多店進貨價格約35元,也有連鎖店進價31-32元,這個價格差一個月營業額40萬的店,這一個食材一個月相差大約1500塊。3、凈菜率管理(供應商送貨標準)收貨標準,出成率統計。關于供應商管理 ,對一個供應商確實有風險,需要最少一個備用供應商。除此之外,你還要做:4、供應商送貨質量管理,有問題如何退換貨問題提前協商好正如樂凱撒餅哥所說,過去是品牌溢價,現在是效率增益,過去是向外要效益,現在要向內要競爭力。所以,高效的公司才是這個階段最好的公司。唯有在人效、坪效、供應鏈效率、生產效率、利潤率等多個層面拼命提效,才能確保在2020年這段很長的危機時期活下去、活得好。這些餐廳倒了!疫情不該是背鍋俠
餐飲驟降46.8%,請珍惜你的工作!
疫情下,商場餐飲已淪為重災區
餐飲老板自白:復業這個月,我快崩潰了
又一知名中餐廳永久歇業
餐企先“瘦”下來,才能活下去!
未來半年餐飲業趨勢分析報告出爐
一條街的餐飲店都在轉讓,卻無人接手
疫情后,餐飲特許加盟或將迎來爆發
靠蛇肴開出40家店,如今瀕臨破產!
花了40萬做餐飲,還沒開張就垮了
海底撈西貝都為“漲價”道歉了
房東,請別再讓我們哭著離開餐飲業
生意慘淡,餐廳大打價格戰
武漢餐飲人的難,誰懂?
餐飲老板沒有危機感,就被危機趕!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5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