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若是為了方便理解,用燒菜做飯來類比“流程管理”,應該也無不可吧,或許這樣更有助于普及流程管理意識。請看下文,一個廚師的流程管理之路!
老張是一家酒樓的廚師,接到老板的通知,今天有特別重要的客人訂了2桌,要求1桌在1200元左右,具體菜色由酒樓安排即可。
一番考慮后,老張列出了清單,每種菜品所需配料,列完清單后就去超市親自采購,多年的買菜經驗,讓他能順利買到又實惠又新鮮的食材。由于已經有了清單,老張很快便采購結束,回到了酒樓。老張把菜拿回廚房后就開始分工,小王揀菜,小劉洗菜……
每個人都在忙碌著,2個小時過去了,一道道可口的菜肴陸續送到了桌上。老張所在的酒樓在當地小有名氣,客人也是慕名而來,不出意外,客人對今天的菜品比較滿意,不過臨走前,一位客人提了個小建議,就是鐵板牛肉稍微大塊了點。
老張虛心接受了客人的建議,并且反思了整個烹飪過程,尋找差錯環節,保證下次再做這道菜的時候,會改進方法。
并且從這過程提取了這些環節:計劃–采購–撿菜–洗菜–切菜–裝盤–炒菜–裝盤–上桌–反饋–總結,這些環節鏈可以總結為:
1
計劃組織階段
計劃組織階段含有哪些計劃呢:
1、配菜計劃:怎么搭配好看,比較有營養;
2、采購計劃:數量多少;
3、運營計劃:怎么做,炒菜先放鹽還是先放味精;
4、整改計劃:上次鹽放太多了,這次應該怎么放呢;
5、組織分工計劃:哪人切菜,哪人洗菜。
2
實施階段
實施階段是每個過程組成的,而每個過程環節我們稱呼為過程指標,我們在每個環節都會加以要求,制定標準。
舉例來說,就切菜環節:
1、數量要求,切菜切多少才不會浪費;
2、質量要求,我們不僅要數量,還要質量,要求切得好看;
3、安全要求,專業的切菜師傅才是不二人選;
4、時效要求,要在一定時間內完成;
5、衛生要求,切菜的環境有嚴格的衛生標準。
對每個環節每個人的工作任務都做要求,下標準,這就是一份崗位說明書,同時也是一份考核表。我們對整個環節都進行管理,這就是流程管理。這些環節由6個因數組成,這就是一個流程的分子,也是流程6要素:
1、資源(菜、配料等)
2、過程
3、過程的作用力(哪個先做)
4、結果(做好的菜色)
5、對象(客人)
6、價值(得到客戶滿意、稱贊)
3
總結階段
搜集整理內外各方的建議,好的強化,不好的改善:
1、詢問客人感受
2、詢問員工感受
3、記錄大家的意見
4、提出改善方案
那么我們為什么要求那么高去做一道菜呢,因為我們要服務客人,于是我們用了標準烹飪手段,并且使得我們菜色得到客戶肯定、提高了我們的菜色品質,同時也是降低了菜的原料的浪費(多少菜,怎么切,切多少)。
其實這就是流程管理的目的,就是管理好整個流程,能夠適應企業的發展,其中利用管理工具使得公司的成本降低了,縮短時間,提供效益,客戶滿意,業務增加,提高企業競爭力。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7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