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遇見的幾個大老板開店紛紛敗北,八千萬元打了水漂,教訓慘痛。
2008年,我接觸了4位財大氣粗的外行投資者,四人無一例外地投資高檔店面,人均投資額達2000萬元。很遺憾,他們都賠了個精光,以停業收場。其中一家面積約9000平方米的生態園最典型,老板把生態園選址在三線城市的市郊,以江南水鄉農家院風格裝修,定位卻以燕鮑翅為主,開業不到半年就換掉兩任老總、數批廚師,以停業告終,3000萬的投資額只剩下了桌椅板凳和一些廚房設備,總價值不到1000萬。
現在很多老板認為開店靠的是自己的人脈關系,或是憑借自己雄厚的投資能力,卻不管周邊市場的消費能力。酒店開業后,朋友捧幾次場便不再來,周邊食客消費能力不夠,撐不起酒店的消費,致使經營慘淡。
最近,我剛剛掌握了一種酒店市場定位的分析方法,叫“市場定位倒推分析法”,用這個方法能夠幫助投資者測算餐飲的最佳投資額,避免投資失誤。
以前面提到的這家生態園進行分析:
生態園面積:9000平方米,投資者預算投資額:3000萬元。
求證:老板投資額是否恰當。
證明方法:市場定位倒推法。
一、開業后的“人均最低消費值”應是多少?
假設投資者期望收回投資期為一年半。(注:餐飲企業的投資回收期一般為一年半,若超過這一時間仍無法收回投資,可能導致流動資金不足、追加固定投資不足等問題,另外長時間收不回投資,對老板和經營者的心理也是個挑戰。)
每月純利=投資額/成本回收期=3000萬/18月=166.7萬/月(即每月純利應不低于166.7萬元)。
每月營業額=月利潤額/ 餐飲業平均利潤率=166.7萬/0.2=833.3萬/月(每月營業額應高于833.3萬元)。(注:餐飲業的平均利潤率在15%至25%之間,此處取20%的平均值。)
日營業額=月營業額/30日=833.3萬/30=27.8萬/日(日營業額不應低于27.8萬元)。
餐位=就餐面積/座位平方值=6000㎡/4㎡=1500餐位。(注1:就餐面積一般是酒店總面積的2/3,因為廚房及庫房等會占去1/3的面積,即9000×2/3=6000平方米;注2:在這種生態園的經營業態中,每個餐位所占用和均攤面積約為4平方米。)
日客流量=1500×2(中、晚餐合計)×80%(按照滿員的80%計算)=2400人
則人均消費=27.8萬/2400人=115.8元(不低于此數值)。
故將3000萬元投資到一個9000平方米規模的生態園,人均消費應高于115.8元才能按期收回投資。
二、開業后會不會虧本呢?
開業后發現,周邊人均消費額分為三個檔次:100元/人以上占到20%,80-100元/人占60%,低于80元/人占20%,也就是說,周圍的人均消費能力達不到投資的要求,等待這家酒店的只有關門停業了。那么這家酒店如何定位才是準確的呢?很顯然,應該定位在人均80元。接下來的問題是,投資多少才是恰當的呢,只需按照前面的公式倒推回去,結果是2073.6萬元,換句話說,酒店失敗的原因就是前期多投了900萬,無法按期收回成本便在情理之中了。
此時,投資者需要從場地、裝修、餐具等方面縮減投資額,并調整菜品定位,才能按期收回投資。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8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