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尼西亞,有一家很有特色的餐廳,開在垃圾場里。
人們去吃飯,不接受用正經貨幣買單,得拿塑料垃圾來換,一頓飯需要20公斤左右的塑料垃圾來換。
又小又破,卻非常火爆,好評如潮,上過綜藝,還吸引了當地市長為它站臺。
這家網紅餐廳名叫 Methane gas canteen ,直譯過來就是“ 沼氣餐廳 ”。
它建在一個你無法想象的地方:Jatibarang 垃圾場,這是印度尼西亞三寶壟港市最大的垃圾場。
這里每天要接受 400 卡車,約 800 噸的垃圾。垃圾常年堆積如山。
看到這張圖片,大家應該不難想象,一到夏天,這個餐廳周圍肯定臭氣熏天。
除了選址奇葩以外,這家餐廳的裝修也跟一般的網紅餐廳不一樣,它裝修極其簡陋。
甚至連塊正經招牌都沒有,就只在門外掛了一塊布。
也沒有什么山珍海味,食材就是很普通的魚、雞蛋、蔬菜湯等等。
來這家餐廳吃飯非常便宜,每頓飯折合成人民幣只要 3 到 5 塊錢。但,這家餐廳不接受用正經貨幣買單。
想要吃飯?拿塑料垃圾來換,一頓飯需要20公斤左右的塑料垃圾來換。
如果你帶來的垃圾價值超過了飯錢,老板還會把超出部分收購掉。對于拾荒者來說,還能賺點零花。
聽上去是不是還不錯?但是,有人就有疑問了,有錢不收收些垃圾干啥?垃圾也不值錢啊,而且選址本來就坐落在印尼三寶壟市最大的垃圾場中心啊!
事實上,雖然這里垃圾滿地都是,每天能進入的 800 噸左右的垃圾。但這里的拾荒者只有 350 人。
這350人只能通過人工去挑選、處理垃圾。效率低,薪水少,而且就算撿一些值錢的垃圾,每天平均收入換算成人民幣也就 50 元左右。
而塑料垃圾回收價格非常低,每公斤徘徊在 0.26 元人民幣上下。壓根就沒人想要去收集。
所以,這家餐廳的前任經理 Junaedi 就想出了這個主意:讓拾荒者用塑料垃圾來換取食物。
隨著這個垃圾餐廳的開業,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去做分類的工作,甚至很多城市的居民也會帶上自己積攢的垃圾來這里換上一頓飯。
而餐廳老板自從采用了這個策略以后,來餐廳吃飯的拾荒者越來越多,收入翻了一番!月收入大概是 3000 人民幣。
垃圾得到了分類回收,拾荒者吃上了飯,餐廳老板發了財。
但是,他們收集這么多塑料垃圾是要干啥呢?
眾所周知,垃圾中所含有的有機物質在厭氧環境中,經過甲烷菌的分解,就會產生沼氣。
沼氣的特性與天然氣相似,可以直接燃燒用于供暖、照明、炊事等多種生活項目。沼氣在我們國內目前還是應用的比較少,但是在發達國家已受到廣泛重視和積極推廣,在西歐一些國家占能源總量的10%左右。
而塑料垃圾,尤其是餐廚垃圾的有機質含量是相當豐富的。
餐廳正是利用這一點,將舊垃圾堆積起來,倒入 10-15 米的大坑中,等待它們出沼氣,再將沼氣抽取出來免費供給居民作為燃氣使用。
據說,這個公益項目非常成功,預計在未來 6 年里,他們每天能發電 1.3 兆瓦,覆蓋周圍 4 公頃范圍內的居民用電。
用上免費沼氣的大媽表示:跟燃氣使用起來沒啥區別,還能為家里節省開支多買幾袋大米呢。
這些塑料垃圾本來可能永遠堆積在這里,無法被處理。現在得到了回收,甚至還能為居民提供免費電力,也是一件很燃的事情。
文章來源:差評
–END-
主編丨陳青 編輯丨馬聰
相關閱讀:
《女員工上班時無法給孩子喂奶,KFC被判賠償1000萬元》
《一海鮮店騙顧客745元,店長及員工被拘15天》
《廣西一知名餐企老板突然失聯,30多名被欠薪員工堅持營業》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9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