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許多餐飲人想要逃離商場,只因商場房租太貴、抽成太高、同質化嚴重等等!
那么,真實的商場餐飲生存現狀是什么樣的呢?
職業餐飲網特約記者孫旭,擁有28年餐飲經驗,他探訪了深圳具有“餐飲風向標”之稱的代表性商場,深度剖析商場餐飲生存的問題和發展方向。
深圳連城地下商城貫穿于福田地鐵沿線,像一條紐帶將中心區的皇城廣場、中心城、COCOpart以及上百棟寫字樓、幾十萬都市白領人群納入囊中。
這一商圈有如下特點:客群總量大,消費力強,開放式全天候人流,固定剛需與流動客群各占一定的比重,商業、商務、住宅兼備,商鋪寸土寸金,競爭白熱化,是快餐、小吃、簡餐及輕食飲品的戰場。鋪位周轉率極快,如果你想驗證自己是騾子是馬,不妨拉上去溜溜!
逛一圈后你會發現,市場上又出了什么新東西,又有哪些幺蛾子,各品牌之間到底誰強誰弱,一圈逛下來,已經是八九不離十了。
商場餐飲的4種生存現狀
抬眼望去,不到倆月的工夫,商場又趴下一批,又冒出來一批,在開了關、關了開的循環往復中,幾家歡喜幾家愁。
好,我們還是老規矩,邊走邊聊。
第一個品牌是勤勤懇懇、節衣縮食為房東打工的勞動模范——“撈廚好面”!
客家腌面、三及第和幾個米飯套餐、小吃是它的產品主線,人均消費23~25元,中午飯市爆棚,非飯市小有客流,晚市稍差。
兄弟的店,30多間,草根品種,能進連城而且收支正數,而且還能持續的活下去,實屬不易!在此好的不談,專挑點毛病,也好日后混幾回酒喝:
一、價格低,是飯市聚客的主要理由
不難吃,中規中矩,人均客單23元,創連城一期之最低,這是人丁興旺的關鍵,但每平1000塊的租金,基本上把那點微薄的利潤全繳給了房東,敢情是白忙活了。
二、單品消費,導致旺丁不旺財
盡管已經相對做到了飯市的滿負荷運轉,但消費基本以單品為多,輔助性小吃沒有給上力,因此人雖多,但與預期收益并不成正比,全時段營業時間內,單位的坪效、人效不理想。
三、好食材成就好產品,品質有待提升
在食材的選擇與加工工藝方面不出彩,快餐味、工業化十足,現場的儀式感不夠,品種受困于客家的低端小眾概念,價值感偏低,品種選擇少。
是否可以考慮與潮汕粉面打通,二者地域交叉,調性有共通點,可就此放大品種、食材、與加工工藝的想象空間呢?
四、拉高客單,組合消費,業態提升是方向
這類商圈做純快餐太累,時段瓶頸很難突破,必須打組合牌,適度引入正餐品種,引導顧客的組合消費。
第二個品牌是好吃不便宜、罰站半小時,號稱是快餐中的戰斗“雞”的“小女當家”!
一轉眼,以自助式炒鍋連鎖著稱的“小女當家”已經開到了第6家,依舊是長蛇陣,依舊是熙熙攘攘,人聲鼎沸,也依舊是老毛病堅決不改!
關于小女當家,前面我已經多次專文講過了《明檔小鍋現炒,這家快餐店晚上也排長隊!》。
小女當家自第一間店開始到現在,已經折騰了一年多,后面一屁股跟風的。以快餐38元的客單,排隊半小時的代價,是何等魔力能受到公眾如此追捧?模式當中若干亮點在哪?必然性在哪?當中的哪些元素可以為我所用?
我覺得,小女當家的成敗在于以下幾點:
一、好吃是初心,是硬道理!
同行們臥底、蹲點,看來看去,緊盯著的是自助模式,是炒鍋前移,是品類品種,是動線設計,是環境布局,唯獨忽略的是什么?
好吃!好吃是初心,好吃是硬道理!!
你別管我是從哪請來的大廚,是五塊八塊的大米還是土豬肉、金龍魚,好吃可以覆蓋一切!
二、自選變自助是消費升級的體現!
家樂緣式自選模式是工業化、流水線的產物,大家再熟悉不過了,由自選變自助,吻合了顧客的消費心理,切合了消費升級的大趨勢,真正意義上的豐儉由人后,消費客單反而不降反升了。
三、炒鍋前移,有鍋氣,又有儀式感!
炒鍋前移預示著中餐的本質回歸,顧客感受更直觀,儀式感更強,價值感更高,味道也就自然的不在話下。
四、交易效率太慢是軟肋!
交易效率太慢依然是老毛病,單位時間內的吞吐效率遠低于同行是軟肋,快餐飯市“搶錢”的本質沒有體現出來!
五、品種太多,餐線太長,弊大于利!
小女當家的產品線再往前走是美食廣場,再往回縮是常規的快餐店。往前走做美食廣場意味著要增加品類,擴大地盤,這種打法顯然在一線地段是不合適的;往回縮變成常規快餐店,失去品種的多樣化選擇,客單低,無價值感,也是死路一條!
現在呈現的矛盾點,一方面是餐線太長,導致取餐的時間過慢!另一方面,餐線收縮又怕選擇少,失去競爭力。
我提示各位要清楚現炒品種只是品類之一,炒鍋數量和品種應點到為止,不要死抱著現炒概念鉆牛角尖,否則,炒制品種過多,后面的麻煩肯定不少,不信你等著看。
同時,門店的功能布局和交易動線要優化,具體可參照團餐當中的某些做法來提升交易效率。
六、往全時段簡餐方向靠攏是方向!
非飯市沒人,晚上客流稀少,沒有在業態和模式方面取得突破,營收的天花板已經到頂了,群體共享的產品模式和正餐品種融入,從而打破晚市產品單一局面,是模式創新的關鍵。
再下一個品牌是中看不知道是否中用的“姬島生鮮”?高大上,顏值爆棚,小金領認不認你才是關鍵!
哈哈,幾天沒見,突然冒出了這么個品牌,讓人眼前一亮,從出牌列陣來看,貌似“高手”?
姬島生鮮剛一露頭,就在深圳連開三店,擴張勢頭正猛!
連城店占地200平左右,產品非常簡單,分冷、熱兩大類別,冷的是各類刺身、壽司等,熱的分鐵板和海鮮燒烤兩部分,玩的是供應鏈、是價值感、是顏值、是無廚師小工上陣!人均客單五六十塊。
有三點感受:
一、延伸性產品再豐富一點,聚客力再強一點!
產品選型非常精彩,結構規劃合理,方向正確,骨架已經在那了,下一步有必要再延伸產品線,現有品種略顯單一,品質稍感粗糙,往精彩里做,畢竟是吃的,不是花架子,規劃得再好,舌尖不給力也是白搭。
二、身段再降一點,選擇再人性化一點!
建議把定位適度下移,四五十塊錢能吃好是你的真本事,把冷盤分量減少,也不妨再大膽一點,把裝盤打散,小女當家的小自助模式為什么不能夠借鑒并延伸到日料領域?完全意義上的精品自助,真正的豐儉由人,那就有得可玩了。
三、后臺再給力一點,供應鏈要貫通!
據了解,目前階段自有的供應鏈保障系統還沒有真正建立,加工制作環節大部分在門店完成,產銷、配銷、銷售過程中有成本缺陷,優勢有可能變成短板,值得警惕。
最后一個品牌是上馬一窩蜂、敗退時滿地雞毛的“遵義羊肉粉”。
遵義羊肉粉前前后后在深圳折騰了兩三年,最多時差不多有上百家,當中比較知名的有各路蝦子、新老黔派、老劉家、老王家等等。
現在回頭再看,活著的不到10%,真乃一地雞毛,慘不忍睹啊!
遵義羊肉粉給了我們兩個啟示:
一、做單品既要看得準,還得有點運氣
別跟我說,在之前什么廣泛論證呀,什么調研呀,什么花了多少銀子呀。
太二酸菜魚能快活到今天,相信老板一定沒料到,這當中,有專業的因素,但也有很強的賭博與運氣成分在里面。
誰能想到川菜當中的一個品種可以獨立支撐起一個品牌呢,椰子雞、烤魚、牛蛙、小龍蝦不也是這個道理嗎?
在表面光鮮與成功的光環背后,是尸橫遍野,誰又能看得到呢?
遵義羊肉粉給我們實實在在上了一課!
羊肉粉,好東西,走出貴州行不行?
深圳開一個,開十個,家家火爆!隨后,在一年內,各路羊肉粉大軍,迅速的占領主流商圈,轉眼之間開到了100個。
然后呢,就是供需失衡,節節敗退,深圳市場和貴州羊肉粉開了一個大玩笑,一股腦的全給帶到溝里去了。
二、地域性口味能否成為跨區域“普適”口味
羊肉粉給了我們一個教訓,地域性產品能否異地擴張,地方口味能否為異地市場所接受?哪些產品有異地擴張的潛力?短期內的市場叫好是不是個圈套?單品類的產品生命周期有多長?
這一系列問題,值得我們仔細斟酌!
職業餐飲網小結
連城一圈轉下來,深感新舊交替飛快,市場重壓,餐企營商不易啊,有兩個感受:
一是,實體經濟被商業地產綁架,餐飲企業按常規出牌不夠交房租的,必須得有超常的智慧和本事才能賺到錢!
二是,在這類商圈當中,純快餐、低客單的模式是不劃算的,也是很難生存的,必須要組合消費,拉高客單,向簡餐靠攏!
正所謂是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面對今天的慘烈競爭,大家還是悠著點,且活且珍惜吧!
△若想探討文章內容,可掃碼加作者微信
△下載餐飲咖,立即學習
-END-
主編丨陳青 編輯丨馬聰
相關閱讀:
《顧客摔傷,索賠58萬,西貝:我們負責到底!》
《這幾類餐飲人將被機器人搶飯碗,餐飲智能化時代來臨……》
《黃燜雞為何能取代沙縣小吃,成為國民快餐?》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0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