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職業餐飲網 焦逸夢
火鍋是大賽道,每年為餐飲業貢獻超過20%的營收!
而中國牛肉的消費數據在世界排名第一,這讓很多餐飲老板眼前一亮,牛肉火鍋或許是個風口?
但時至今日,牛肉火鍋也一直沒做起來,潮汕牛肉火鍋在幾年前更是關了很多店!
先后做過辣家私廚、耍牛忙串串香等品牌,有著7年餐飲經驗的張萌喆認為,牛肉火鍋做不起來,主要受制于食材和口味,新鮮肥牛肉采購難度大,口味太清淡不具備成癮性。
于是,張萌喆把東北大鐵鍋端上桌燉牛肉,并做成川辣火鍋式的形式,沒想到這一模式一經推出,就引爆了市場,200平店日入4-5萬!
這個品牌就是千牛刀·霸氣牛肉鍋,我們這就對其創始人張萌喆進行了專訪。
潮汕牛肉火鍋關店,它做辣牛肉火鍋卻成新風潮?
別人都做不起來的牛肉火鍋,為什么千牛刀跑出來了呢?
因為張萌喆將其現有的牛肉火鍋的痛點一一攻破了,口味上做辣,這樣就把小眾的牛肉火鍋變成了大眾,而食材上,選用常見的牛肉食材,也讓這一業態具備在全國復制的能力!
1)口味上做辣,把牛肉火鍋市場變大
近幾年,隨著消費升級,以及人們對健康的重視,享有“肉中驕子”美稱的牛肉,消費數據也一直在蹭蹭上漲。
而火鍋又是占據餐飲營收份額最高的業態,張萌喆一直想做牛肉火鍋,但限制因素太多,他找到了一個突破口,那就是做辣味的。
一個調查了全國數萬人的報告顯示,近五成網友是嗜辣的“重口味”;
小龍蝦、鴨脖、泡椒鳳爪、辣條、辣醬等辣味食品紛紛成為爆款;
在各大菜系中,川菜更是以51.2%的投票率位居受歡迎榜之首;
在原有的牛肉火鍋的基礎上,先解決口味清淡的痛點,把牛肉火鍋做辣,小眾就變成了大眾,一推出,就成了爆款,在全國大多數城市都有著極為廣泛的市場,這一模式也就走通了。
2)選用牛腱子牛腩牛肚,不受季節、價格、地域的影響
潮汕牛肉火鍋講究“每天一頭牛,新鮮不過夜”,像新鮮肥牛、吊龍這些牛肉食材,對采購的要求極高。
所以,張萌喆在做牛肉火鍋時,就要避開這些“陷阱”,轉而去找口感好且常見的牛肉食材!
于是,張萌喆找到了牛腱子、牛腩、牛肚這3種牛肉,他們基本不受季節、價格波動的影響,也沒有食材跨地域采購的難題,在全國大大小小的城市都能輕而易舉采購到。
這些食材在全國各地都可以采購到,基本也不需要什么市場教育,因此,牛腱子牛腩牛肚的選擇,得以讓千牛刀在全國做大,可以在全國復制!
模式上:
“東北鐵鍋式”燉牛肉,日流水4萬元
找準了辣牛肉火鍋這個市場,具體模式又是怎么樣的呢?火鍋如何呈現出差異化?牛肉如何做出高價值感?
1、東北鐵鍋燉牛肉,把高湯變“辣湯”
它的原型就是鐵鍋燉牛肉,或者說是東北鐵鍋燉,一口大鐵鍋,里邊煮著大塊的牛肉,各種涮菜,肉在里邊兒滋啦滋啦地響,顧客吃著牛肉,就好像回到自家的灶臺邊兒,因此,這種鐵鍋燉的形式十分受北方人的喜愛。
而千牛刀在鐵鍋燉牛肉的基礎上,做了2點改進,第一,將牛肉變大,直接上整塊牛肉,制造價值感;第二,把高湯換掉,換成顧客喜歡的鍋底,麻辣味的、番茄味的或牛骨原湯的。
在別家的火鍋還是九宮格、鴛鴦鍋或一人一口的小火鍋時,千牛刀就像火鍋界的一股“泥石流”,直接把大鐵鍋搬上了桌,這種形式既有消費基礎,又有足夠的差異化,會給顧客留下深刻印象。
2、按“整塊牛排”的思路,直接上整塊牛肉
將牛排做成川辣味的,這也是張萌喆想了多年的一個想法,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實施。
但一整塊的牛排給人的價值感還是很強的,于是,張萌喆就把整塊牛排的思路用到了牛肉火鍋上。
在牛肉火鍋里放入,整塊牛肉,顧客一看就知道用的是好牛肉,而不是邊角料,可以體現牛肉的品質感。
3、菜不單點,全按套餐銷售
千牛刀的套餐只有1種,按人數分為雙人套餐、三人套餐,一直到六人套餐。
以雙人套餐為例,里面有一份牛肉鍋(內有2斤牛肉),還有一份千牛刀霸氣拼盤,原湯蘸料2份。
原價412元,套餐價318元,同樣的菜品,差價一兩百元,顧客肯定會選擇套餐。
而這一份套餐點下來,基本上顧客想點的都點了,還給人以高價值感,牛肉鍋里有一斤牛健子、六兩牛腩、四兩牛肚,拼盤里有繡球菌、松茸菌,還有手搟面、加上大塊的牛肉、香辣料,大鍋牛肉面的感覺就出來了。
而套餐不含酒水,千牛刀打造了啤酒超市,男性可以點啤酒,國內的國外的都有,而女性可以點一些飲料甜品,如爆漿糍粑,把巧克力灌進糍粑里,給女性顧客驚喜。
這樣,一份套餐基本滿足顧客需求,再加上酒水飲料,人均130元就能下來,可以說性價比很高了。
4、用“正餐”牛肉切入火鍋,中午也能翻臺2次
因為中午上班族忙,幾乎沒有人會在工作日去聚餐,所以,主打聚餐的火鍋店、燒烤店、小龍蝦店中午多多少少都缺客流,晚餐才是它們的“主場”。
顧客的認知里,深夜路邊攤,吹著小風,喝著啤酒,再來點兒小龍蝦或燒烤,煩惱煙消云散,這才是熱辣辣的市井生活。
但,千牛刀中午也能做到顧客盈門,甚至能翻臺2次!
這是因為,千牛刀把牛肉切入了火鍋,相比于一般的火鍋店,牛肉的正餐屬性更強,消費者中午也很愿意吃牛肉,所以,千牛刀才能打破火鍋店中午客流少的“魔咒”!
體驗上:
服務員帶刀上菜,1餐竟讓顧客拍照6次
從千牛刀的裝修到核心產品牛肉火鍋,到青菜拼盤,到涼菜,再到小吃,每個環節它都別出心裁,讓顧客一頓咔咔拍照,1餐竟然能讓顧客拍6次照!
1、裝修主打“霸氣紋身”風
站在門店前,千牛刀三個大字十分醒目,門店以黑白金為主色調,slogan為霸王牛肉、霸氣切、霸道吃,還有牛頭的標志,不時提醒顧客這是一家賣牛肉的店,外擺區也放了幾張餐桌。
品牌名叫千牛刀,取自“庖丁解牛”的典故,千牛刀者,利刃也,取庖丁解數千牛而芒刃不頓為義,形容刀的鋒利,也和千牛刀的牛肉鍋相呼應。
一進門,就是過道了,這里會有巨大的視覺沖擊,鋪天蓋地的“紋身墻“向你襲來,兩邊的墻壁、天花板、包括地板全是統一的黑白色調的”紋身彩繪“,給顧客留下強烈的印象。
進入到餐位區,依然有“紋身彩繪“,但避免像過道那樣“花哨”,而是給顧客安靜素雅的用餐環境。
(一樓就餐區)
2、為核心菜品牛肉,設置高壓鍋明檔區
顧客落座之后,就會一眼看到千牛刀的明檔區。
就像西貝會把招牌莜面、骨頭等,設置成明檔,工作人員現場搓莜面魚魚的一個個步驟都可以被顧客看到,顧客會覺得價值感十足。
千牛刀的明檔區,也是專為核心產品牛肉火鍋設置的,工作人員在這里將整塊的牛肉,放入高壓鍋里煮,顧客能看到牛肉的烹飪過程,也會倍感安心,認可牛肉的高價值。
3、由服務員在餐桌現切牛肉
為了讓顧客感知到牛肉的品質感,千牛刀會讓服務員在餐桌現切牛肉,就像現切牛排一樣。
上桌后服務員先撈出大塊牛肉,當場現切成小塊,等湯底煮開就可以吃。
(牛肉被放在特定的盤子里,再用特定的刀具切成小塊)
4、服務員“帶刀”上菜
你見過直接把刀叉上到餐桌的餐廳嗎?
千牛刀就是,它不僅將刀叉上到餐桌上了,還制造了一種用刀和叉將面懸在空中的“假象”,既呼應了千牛刀的品牌名,又創意十足,吸引食客的眼球。
張萌喆的這個創意,是從日式拉面里學來的,只不過日式拉面,是用筷子將面懸空,千牛刀將其換成了刀叉。當然,這刀叉只是造型,不是真的刀叉,不會傷到顧客、小朋友等。
5、涼菜小碟裝在九宮格里
你見過九宮格火鍋,那你見過九宮格涼菜嗎?
千牛刀就把涼菜裝在了九宮格里,一上桌,顧客就紛紛拿出手機拍照,除了給顧客留下印象,形成傳播爆點之外,還方便服務員上菜,因為涼菜一般都裝在小碟子里,量少碟多,裝在九宮格里,就能一次性全上。
6、藍可樂里加冰粉,吸著吃
吃著火辣辣的火鍋,配上一碗冰冰涼的冰粉,既清涼又解膩,別提有多舒服了。
一般的火鍋店也都有冰粉,如何做出差異化呢?千牛刀用罕見的藍可樂和冰粉結合,藍色既能體現冰
粉的清涼,又有很強的視覺沖突和傳播爆點,朋友圈里很容易引起廣泛傳播。
而且把碗裝的冰粉用勺子舀著吃變成了杯裝吸管吸,差異化十足,也符合當下顧客小口嘬茶飲的消費習慣,也很潮流。
效率上:
日翻臺5次,比一般火鍋店省1/3人工
都說降本提效,可降本和提效在餐企里多半不能兩全。
而千牛刀僅僅通過流程設計、套餐設計,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它比一般火鍋店翻臺快,而且直接省1/3的人工!
1、所有菜品“一鍋燉”,比一般火鍋店翻臺快
第一,牛肉已提前做熟,在火鍋里涮幾分鐘即可;
在就餐高峰來臨前,后廚門店就已經將牛肉進行了3小時的燉、壓、煮等等,接著放置餐廳明檔區用高壓鍋壓制15分鐘,顧客下單后,直接將壓熟的牛肉放入火鍋里,涮幾分鐘就可以吃了。
第二,套餐售賣,所有菜品一鍋燉;
千牛刀設置的套餐里,包含牛肉鍋、素菜拼盤、手搟面這3種菜品,它基本可以讓顧客吃飽,也吃好,所以,很多顧客的消費習慣是,把所有菜品都倒進去一起燉,基本不用一個個菜去涮。
第三,套餐銷售,顧客幾個人就選幾人套餐,壓縮點餐時間;
顧客到餐位上時,一般還會耗費時間,現場點菜,肉點什么,菜點什么,詢問同伴意見等等,這個環節都會耗費不少時間,千牛刀的聰明之處就在于,不讓顧客做選擇題,直接給顧客現成的答案,幾個人就點幾人套餐,菜品都是一樣的,這樣就大大壓縮了點餐的時間。
和一般火鍋店相比,牛肉無需涮太久,青菜也不用一個個涮,點餐也花不了太長時間,因此,它的翻臺率會大大高于一般火鍋店。
2、服務員只上3次菜,比一般火鍋店省1/3的人工
如果是小炒類的餐廳,炒好一盤菜,服務員就得端1次;
如果是一般的火鍋店,配好一盤菜,服務員也得端1次;
但千牛刀的服務員只用上3次菜,第一次上鐵鍋,第二次上九宮格小菜,第三次上拼盤,就解決了所有問題。
上菜的頻率大大降低了,也就用不著那么多服務員了,所以,它能比一般火鍋店至少省1/3的人工!
(二樓就餐區)
小結:
從耍牛忙到辣家私廚,再到千牛刀,張萌喆每一次出手,都會有全新的模式誕生,為廣大餐飲人開辟新的思路!
如何將傳統食材,用全新的出品方式、模式,玩兒出新花樣?同時還能讓餐企的效率蹭蹭上升,成本大幅下降!這些,都值得廣大餐飲老板深入思考、借鑒!
(本文作者焦逸夢,微信wisdom2015jiaojiao,如對文章有探討,請加微信。)
-END-
主編丨陳青編輯丨馬聰
推薦閱讀 1 2 3一批20平小店月入30萬,“地下餐飲”迎來春天?
海底撈也“跟風”賣奶茶了,“餐+飲”是大勢所趨?
日賣80000只小龍蝦,她用20年從賣菜“小販”蛻變為餐飲界“小龍女”!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6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