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職業餐飲網 許珂
近日,又一火鍋店因使用“回收油”被罰沒203萬元。
該店老板和兩名炒料師已被刑事拘留。
此次涉案的火鍋店名叫“古今天下”,是樂山市犍為縣的一家自助火鍋店。
這家自助火鍋店占地1200多平,在當地有著不錯的口碑。
01
用回收油冒充一次性鍋底
在“古今天下”火鍋店的底料包裝上,明確標明該底油為“一次性鍋底”。
即開即用的鍋底讓顧客感覺安全又衛生,但經市場監督管理局調查發現,“古今天下”是將使用過的火鍋底料再次分離、熬制,用“回收油”冒充“新油”,欺騙消費者。
02 被查出4個月使用10000斤“回收油”
2019年1月30日,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古今天下”檢查后廚時,發現了封口器、稱重等設備,并在走廊發現了3個25公斤的塑料桶,桶身沒有任何標簽標示。
執法人員懷疑“古今天下”有使用“回收油”嫌疑,于是翻查了該店的經營和采購數據。
調查發現,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29日,“古今天下”累計銷售3000多口火鍋,粗略計算應用油11000斤左右,但廢棄油脂回收站僅收到了200斤油脂,并且根據采購票據顯示,該店僅采購菜籽油500斤,顯然遠遠不夠。
經調查后,執法人員在三公里外的農村民居中發現了該店加工“回收油”的窩點,現場查獲加工好的“回收油”近300斤。
03 火鍋店老板坦言:用1:4比例熬制“回收油”
在多次問詢后,“古今天下”的老板承認用餐廚垃圾進行油脂分離,以此熬制“回收油”。
“用回收的餐廚垃圾經油水分離器分離出廢棄油脂,按照以1: 4的比例,再加入辣椒、花椒等進行熬制供顧客食用的火鍋油。”
“每熬制500斤的火鍋底油,要加入40斤中草藥香料,加入25斤海椒,15斤花椒,同時加入40%的回收油。”
04
被罰沒203萬,老板、炒料員已被刑拘
“古今天下”火鍋店涉案金額高達150萬元,其中賣出火鍋底油12萬元,市場監管局沒收違法所得12萬元,并處以罰款191萬元,并將案件移交公安部門處理。
如今公安部門已將火鍋店老板和兩名炒料員刑事拘留,正等待后續處罰。
上文中火鍋店熬制“回收油”的工藝,就是很多川渝火鍋店老板口中的“老油”工藝。
而“老油”之痛,也是川渝火鍋的痛點所在。
近年來川渝火鍋迎來了蓬勃發展,但“火鍋店使用老油被罰款”的新聞卻屢見不鮮。
到底該不該用“老油”?用就意味著違法和罰款,但不用則意味著成本上升,口味難保障。
一邊是生意,一邊是罰款,針對“老油”這一“兩難”問題,餐飲人分站成了兩派。
正方:“老油”保證口味,降低成本
01 “老油”不是地溝油,沒有健康隱患
很多餐飲人表示,“老油”和地溝油不同,“老油”是一種工藝,而且并沒有健康隱患。
2018年10月19日,資陽市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老油”案件,餐廳老板的代理律師表示:
“‘老油’是巴蜀火鍋的技術傳承,‘老油’不能簡單等同‘地溝油’,并且案中的‘老油’經過檢測,不含有禁止性物質。”
02
鍋底成本過高
如果每份鍋底都使用“新油”,一份川渝火鍋的鍋底成本在50元以上。
餐廳需要40%左右的毛利才可以支付房租、人工等成本,因此一份“新油”鍋底的售價就要達到70元左右。
02 “老油”是川式火鍋的口味之“魂”
川式火鍋的靈魂就在于醇厚濃香,如果不使用“老油”,那么口味將難以保障。
01
被稱“口水油”,食客覺得惡心
雖然在四川和重慶有很多人認同“老油”,甚至非“老油”不吃,但隨著川式火鍋開遍全國,外省人很難理解署地的“老油文化”。
02
違反食品安全法
如今國家已經明令禁止火鍋店使用“老油”,甚至將“老油”和地溝油劃上了“等號”。
近年來,違禁火鍋店均遭重罰,罰款金額動輒數十萬、百萬元。
“回收油”成川渝火鍋行業頑疾,為何屢禁不止?
近年來,不少火鍋店因使用“回收油”被罰:
浙江“川譜串串香”和“幺妹火鍋店”使用“回收油”,老板分別被判有期徒刑6個月和2年,并分別處罰款2萬元;
上文中,資陽市的“老油”案件,雖然沒有檢測出任何禁止性物質,但在一審判決中,火鍋店老板被判支付賠償金67萬余元;
成都“老玩火鍋”兩年生產并銷售“回收油”130噸,餐廳老板被拘留,罰沒440余萬元
……
如今監管部門越罰越重,罰款從數萬元到數百萬,甚至追究刑事責任,“回收油”卻依然屢禁不止。
“回收油”已經成為了川渝火鍋的一塊頑疾。
“回收油”問題為何屢禁不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探討!
(本文作者許珂,微信號bluexkkk,如有對文章方面的探討請加作者微信號)
-END-
主編丨陳青編輯丨馬聰
推薦閱讀 1 2 325平小店做4餐,4個員工,社區餐飲突圍新模式?
又一知名餐企被明星告了!索賠百萬!只因一張墻畫!
一網紅餐廳花“100萬”做廣告,卻一夜猝死!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6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