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法添加 廣州11家涼茶鋪被查封

    為提高獨家涼茶“療效”,吸引回頭客,增加營業利潤,一些涼茶經營者非法在涼茶里添加西藥。

    據平安廣州6月29日消息:近日,番禺警方在專項行動中,分別在沙灣鎮、鐘村街、市橋街、沙頭街和大石街等鎮街查處11家涼茶店鋪,抓獲涉案人員15名,繳獲有毒有害涼茶原材料一批。

    今年以來,由于疫情原因,一些群眾選擇飲用涼茶來增強抵抗力,而部分不法商戶為了牟利,在涼茶里非法添加不明成份的西藥。

    食品安全問題關系重大,番禺警方獲悉后,立即成立專案組展開偵查。

    辦案民警在番禺區范圍內的涼茶鋪隨機取樣40份,送相關部門進行檢測,結果顯示:送檢40份樣品中,有15份樣品不同程度含有西藥“對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布洛芬”“馬來酸氯苯那敏”“甲硝唑”等成分,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法規定。

    根據檢測結果,番禺警方迅速鎖定了11家非法添加西藥的涼茶商家,并開展分批收網行動,分別在沙灣鎮、鐘村街、市橋街、沙頭街和大石街等鎮街查處11家涼茶店鋪,依法抓獲嫌疑人15名。

    經審訊,11名商家經營者均對為增加銷量、在店內涼茶中非法添加西藥成份的行為供認不諱,該11家涼茶店鋪已被依法查封。目前,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根據相關規定,廣東涼茶是中國傳統涼茶文化的代表,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涼茶作為一種含中草藥成分的飲料,國家將其列為食品來管理,消費者在日常飲用的過程中,既無明確劑量限制,也沒有醫生指導,而對乙酰氨基酚和氯苯那敏為常見的感冒藥成分,有一定的副作用,其用法用量都需要按照藥品說明書執行。

    若涼茶中隨意加入藥品成分,不僅適應癥和用量難以準確,而且飲用者容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和其他藥物同時服用,容易導致不良后果,其危害性較大。

    有關部門對廣大涼茶經營者作出提醒:

    1. 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規定,生產經營添加藥品的食品的,沒收違法所得、工具、產品及原料,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并處十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并處貨值金額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罰款。

    2.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綜合自《廣州公安》《廣州日報》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三月 制圖|單純審核|木果果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7426.html

    (0)
    上一篇 2020年7月2日 16:00
    下一篇 2020年7月2日 20: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