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茶市場萎靡,但面向年輕人的新式茶飲卻異軍突起。一個叫做“因味茶"的品牌正在瘋狂開店,即將一躍成為國內最大的新式茶飲集團。
背后的操盤手也很神秘,直到最近,內參君才窺得,這個品牌所屬的“東欽餐飲”,是一年前麥當勞前中國區副總裁繆欽聯手劉強東成立的,他們聲稱要打造世界“茶葉界的星巴克”,把中國茶賣給年輕人。這會是中國茶的未來嗎?
自去年5月底開始,這個嶄新的品牌在3個月內在上海、北京開了5家門店;接下來6月份,將在上海、杭州次第開業7家門店。下一個季度,門店數量將超過30家,一躍成為新式茶飲市場門店數量最多的品牌。
京東老大劉強東
這個速度對星巴克來說,算不上快。但在新式茶飲行業,算得上一個了不起的成績。要知道,星巴克的茶飲品牌Teavana茶吧,經營數年才開設了5家門店。
讓人側目的開店速度,使背后的大鱷漸浮出水面。這個品牌所屬“東欽餐飲”,是由麥當勞前中國區副總裁繆欽一手打造,投資人則是他在EMBA時的同學劉強東等人。
麥當勞前副總裁繆欽
目前已開的5家門店也非常有意思,空間裝修不同,也沒有統一的VI(視覺設計),甚至連品牌名都不一:因味茶,InWE茶,叱茶等,選址也是“五花八門”:火車站商圈、社區、寫字樓……。產品更是“千日千面”,不到一年時間已經更迭了6代。
這些門店被繆欽稱作“實驗店”。它們很難形成統一的品牌輸出,但卻能通過不同形態快速試錯,沉淀顧客數據。這是最快速有效獲得市場反饋的方式,當然也極耗成本。
但顯然成本并不在繆欽重點考慮的范圍之內。繆欽表示,他們賬戶上的錢,至少夠開500家直營門店,現在到了實驗核彈爆發的階段,他想把中國茶館像麥當勞一樣開到全世界。
把茶葉賣給年輕人,可行嗎?
前期客戶數據表明,走進“因味茶”的顧客都是85%-90%都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這契合繆欽和劉強東的預期。繆欽和劉強東:“我們就是要把傳統的中國茶,賣給年輕人。”
長久以來,中國茶拋棄年輕消費群是不爭的事實。2012年受大環境影響禮品茶市場雪崩后,這個事實變得可怕起來。而且,把中國茶賣給年輕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個古老的產品,曾經通過昂貴的價格、精致的器具和繁復高深的茶文化,拋棄過年輕人。反過來,這些也成為年輕人拒絕它的理由。
想俘獲年輕人的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味茶”剛開業的時候,年輕人對其品牌是很拒絕,不知道其品牌是干什么的,反映在營業額上,則是“有點慘不忍睹”。
解決品類認知,是所有新式茶飲面臨的市場問題。區別于由勾兌的奶茶和古色古香的茶館,這種傳統茶原葉茶萃取的飲品,尚未被更多消費者了解。
那么,如何讓年輕人從隔壁的咖啡館走進來?
用機器代替茶藝師?
好玩、有趣的體驗空間,越來越被各行各業作為捕捉消費者的不二選擇。“因味茶”的空間設計,完全拋棄了傳統紅木茶館的古色古香。明亮的燈光,大扇的落地窗,簡潔的吧臺,掛著圍裙的服務員——這更像是一家咖啡館。
可見可售的“賣空間”
所有的茶產品、家具、器械,都可以掃碼買走
更有趣的是,空間里所有的茶產品、家具、器械,都可以掃碼買走。一種真正的“可見可售”,包括那些富有設計感的桌椅,以及吧臺上正在翻滾煮茶的“蒸汽朋克”。
用“過渡飲品”吸引客人
十萬伏特——產品里的“頭牌”,它看上去完全是一杯咖啡,甚至還有精致的拉花。只有喝下去,你才明白那是一杯茶。
從表面看得出這是一杯茶嗎?
“綠色風暴”的名字則是來自科幻小說《三體》——一杯由各種青草拼配的純青草汁,這款稱得上“黑暗料理”的飲品,成就了一個挑戰年輕顧客的有趣游戲。
“年輕化”茶文化
好玩、分享,永遠是年輕顧客消費的動力。DIY調茶,在“因味茶”內部被稱作“Tea +”項目。
找準年輕顧客消費的動力
純底茶加鉀鹽、加奶、加水果酵素,甚至是加酒。這種類似雞尾酒的玩法,讓“因味茶”在社交媒體上吸引了不少關注。與互聯網結合做社群,是“因味茶”的核心基因之一。
有意思的是,大紅袍因為“不像年輕人的茶”而被排除在產品體系之外,而名聲響亮的鐵觀音則因“斗的厲害的山頭文化”落選。
要做資本化、國際化的“茶界星巴克”
有著900億美元的全球茶飲市場,一直以來被視為咖啡之后另一個巨大的商機。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稱之為“千載難逢的時機”,并先后花大價錢收購了2個茶飲品牌——包括剛剛茶吧折戟的Teavana。
而“因味茶”這個嶄新的品牌在還只有2家店的時候,便通過資本控股了嫩綠茶——新式茶飲里最具代表性的品牌,重慶小天鵝火鍋創始人何永智之女廖韋佳在重慶經營5年、擁有10余家門店。
繆欽看中的是嫩綠茶國際化的團隊
繆欽表示,收購嫩綠,一方面是品牌和體量的考量,另一方面則是對其國際化團隊的看重。有著11年國外學習經歷的廖韋佳帶領的嫩綠團隊,品牌創立之初天然就有著國際化視野和豐富的設計資源——這個坐標重慶的團隊,大部分會議完全是英文語境。
“東欽餐飲”通過資本運作和頂層設計,不到一年時間,便成為國內最大的、擁有多品牌的新式茶飲集團公司。
在繆欽的構想里,中國的新式茶飲品牌有成長為國際巨頭的可能性。“我們并不是要跟哪個品牌比,但如果要對標的話,我們希望是茶葉界的星巴克。”
嫩綠茶國際化的團隊
新式茶飲,會是中國茶的未來嗎?
在中國,傳統茶過去10年產量翻一番,但仍長期處于“七萬茶企不敵一家立頓”的市場局面。但近年來,隨著高利潤禮品茶的走衰,全國各地涌現出一批新式茶飲品牌:重慶的嫩綠茶、鄭州的荼啡茶、上海的茶香書香、貴州的宜北町等品牌,都瞄上了大眾奶茶和小眾精品茶館中間的市場空白。
中國茶似乎找到了一條新的出路,但路很長
但正像咖啡館一樣,目前的新式茶飲,同樣面臨著客單價低、翻臺率低、客群基數少的問題。基于前期的高運營成本,“因味茶”的現有門店“并不盈利”。另據咖門了解,其他茶飲品牌市場眼下也都不樂觀。
另外,業界也有質疑:這種拼配的、機器炮制的茶飲產品,還算是“中國茶”嗎?一位茶界頗有聲望的老先生表示,那么悠久的茶文化被弄成這樣不倫不類的樣子,令人瞠目結舌。
顯然,無論從市場還是消費群認知上,新式茶飲都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由《餐謀長聊餐飲》整編于網絡/CBDTIMES 編輯:中國茶商
轉載請注明出處
餐謀長聊餐飲 (AD:Canmouchang)
人數定位:策劃人,營銷者,品牌官,其它可繞行。
——————-
你諾不喜歡,其實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一定會有人喜歡。
這個是我的態度,
也是一種堅持!
……
餐謀長聊餐飲
品牌 | 創意 | 營銷
END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