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年初,我國陸續出現了1000多家活躍的創業投資機構,300多家創業咖啡館。2015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定位為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新引擎,伴隨而來的對眾創空間的支持更是為創業者打了支強心劑。為創業者提供創業早期支持的創業咖啡是最能直觀感受大眾創業火熱氛圍的場所。2014年6月12日開業的中關村創業大街上的創業服務機構密集且種類齊全,目前布局有四家創業咖啡:車庫咖啡、3W咖啡、Binggo咖啡和IC咖啡。四家創業咖啡本質相似,但具體運營又各具特色,我們就來聊聊四家創業咖啡的創業服務模式。
背景:解讀四家創業咖啡
車庫咖啡
車庫咖啡于2011年4月開始營業,設立初衷是為創業者提供低價的、共享式的辦公環境,降低初創企業的運營成本;集聚創業者,提高投資人和創業者會談項目的效率,因而車庫咖啡屬于投資驅動型的創業服務機構。車庫咖啡的收入來源包括餐飲收入、會員費、活動場地費和樓梯墻面的廣告位費。車庫咖啡為創業者提供了開放式的辦公環境,以多種方式推進創業者之間的交流。
在車庫咖啡,即使不消費,也能享受網絡、電源等基礎的辦公條件,與在場的創業者或者投資人進行交流。經過車庫認證的團隊每年繳納1200元會費,就可以享受包括云服務器、銀行、招聘、法律顧問等企業級硬件和軟件服務,并參與會員團隊分享和討論項目的頭腦風暴會議,與其他創業團隊協同發展。
由車庫咖啡車庫入駐團隊提供的線上簽到系統能夠顯示在場的創業者和投資人,幫助在場的人找到希望交流的對象;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不定期舉行的沙龍促進創業者圍繞技術和創投進行經驗交流;工作日下午1點半到2點之間,創業團隊可以自發上臺介紹項目,與在場的人員進行交流;車庫咖啡每年會組織創業者進行團隊建設。進門處的招聘墻張貼著創業團隊手寫或者簡單打印的招聘信息,提供了尋找創業伙伴的最為簡單的方式,多樣的入駐團隊也形成了內部的人才市場。
車庫咖啡致力于成為創業者和投資者對接的平臺。創始人蘇菂充分利用所掌握的投資人資源,推介車庫咖啡的創業項目;創建初期,車庫咖啡還通過投資人和媒體人坐班的制度提升創業團隊對接資本的效率,增強利用新媒體推廣自身的能力;車庫咖啡還開辟了新技術展示區,不僅營造了車庫咖啡的極客氛圍,也是有效進行新產品推廣的一種形式。通過有針對性地滿足初創團隊辦公需求,車庫咖啡將目標客戶群精準地定位于大眾創業群體,而不是以聊天和休閑為目的的消費者。創始人蘇菂也強調希望保持車庫咖啡作為草根群體的創業服務平臺的純粹性和開放性。
3W咖啡
3W咖啡成立于2010年11月,由180位互聯網行業頂級企業家、天使投資人和投資家注資,初衷是建設集俱樂部和咖啡館為一體,為互聯網業內人士提供非正式交流的場合。3W咖啡創始人之一許單單認為3W咖啡作為一個初創企業,首先需要能夠贏利才能有效地孵化其他初創企業,但是原有的商業模式并未實現贏利目標;同時,目前的創業項目大部分是與互聯網相關的,與業內人士接觸能夠為創業者提供交流、學習和投資的機會,因而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向3W咖啡的運營者提出向投資人引薦項目的要求,這兩點原因推動3W咖啡轉型為“運營高質量互聯網的圈子和創新型孵化器的機構”。
3W咖啡一樓是咖啡廳;二樓除了與一樓相似的開放式座位,還有一大一小兩個會議室;三樓是封閉的孵化器,供注冊會員使用。因為有優質且豐富的業內資源,并且有一個面積較大的會議廳,3W公開課能邀請到業界著名人士進行演講,因而影響力比較大。截至2014年年末,3W咖啡和國內20多家創投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舉辦了1000多場沙龍,吸引了超過8萬人次的參與者。
同樣在2012年年初被授予新型孵化器的牌照,3W咖啡為入駐的初創企業提供辦公空間、投融資服務、媒體咨詢、知識培訓、企業級網絡和金融服務創業早期服務,旗下還有拉勾網、3W獵頭提供互聯網垂直招聘服務。3W咖啡屬于新型孵化器中的產業鏈服務型,為創業團隊提供的服務涵蓋創業團隊成長和發展的不同階段。
六大板塊組成3W咖啡的創業生態:3W孵化管理公司,旨在將創業服務經驗輻射全國;3W拉勾網,為6萬家互聯網公司解決人才招聘問題;3W獵頭則專注于滿足互聯網創業公司對總裁級別的人才的需求,由資深從業者擔當獵頭顧問;3W孵化器(3W Next Big)和3W基金則提供專業的創業一站式服務,為注冊團隊初創半年期提供專業的一站式創業服務;3W咖啡則是互聯網創業者辦公、交流、獲取投資的平臺。
Binggo咖啡
Binggo咖啡創始于2014年年初,原本旨在集聚并服務有被并購意向的創業團隊,但是礙于有限的客流量,最后取消了這一門檻。與車庫咖啡和3W咖啡相比,Binggo咖啡在裝修風格上更加精細,大廳除了有免費無線網絡外,還有可以自取的飲用水。Binggo咖啡主要依賴投資和承辦活動實現贏利,屬于投資驅動型的新型孵化器。
和3W咖啡一樣,Binggo咖啡對多層的空間進行了功能區分。Binggo咖啡一層是普通的咖啡廳,二層是“Binggo學社”創業孵化區和公共活動區域。“Binggo學社”旨在通過為初創企業提供天使投資、商業資源對接、跨境孵化、市場推廣四大服務,加速創業企業商業發展,實現商業價值。
Binggo咖啡集聚了創業者、天使投資人、創業導師、國內外投資機構、全球知名企業及創業服務機構,能夠為入駐企業提供全方位的創業指導,對接創業項目和資本。Binggo每周五邀請創業者參與“周五咖啡館”的活動,分享創業故事,營造創業氛圍,促進創業者之間的交流。其網站簡約明了,能夠按照“入學社、找工位、場地租賃、資源對接”不同的需求,在線填寫申請或者直接致電,即可獲得相應服務。
Binggo咖啡與其他新型孵化器不同之處在于它同時還是清控科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創業孵化板塊的重要平臺。清控科創作為產業園科技地產服務商,在全國有300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為1000多家科技型公司服務,也是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建設者之一。清控科創所擁有的產業園也能夠接納孵化成功的企業,繼續扶持企業做大做強。Binggo咖啡與同樣致力于打造新型孵化器的優客工廠互相持股,有利于輸出新型孵化器的建設經驗和成功孵化的創業團隊。
IC咖啡
IC咖啡于2012年5月在上海成立,創立初衷是集合集成電路產業的全鏈條資源,為集成電路和智能硬件領域提供合作交流與創新創業的平臺,促進集成電路和互聯網技術的創新和傳播。IC咖啡中“IC”的含義包括“Integrated Circuit”“Innovation & Communication”和“Incubator Center”等層面。IC咖啡提供的服務包括交流會和講座、推廣圈子文化、提供產品推廣的平臺,因而屬于資源集聚型的新型孵化器。
在2014年年底,IC咖啡入駐中關村創業大街,位于中關村創業大街南端的昊海樓地下一層,功能空間包括咖啡廳大廳、演講臺和投影設備、中型會議室、展示走廊和測試臺。IC咖啡很巧妙地布置了展示空間。半環繞大廳的展示走廊一側布置了世界、中國和北京電子電路行業發展歷程簡介的展板,另一側放置的是發起人的產品介紹以及發起人捐贈的包括比特幣挖礦機等硬件;走廊盡頭是標注了捐贈者公司的工具齊全的測試臺,目前可供免費使用。
IC咖啡的獨特優勢在于依托“發起人”機制匯集的集成電路和智能硬件領域的資深人士。IC咖啡目前已建和正在籌建的站點包括上海、北京、深圳、臺灣新竹和硅谷,已有的300余名發起人中約80%來自集成電路、智能硬件和移動互聯網領域,覆蓋了ICT產業鏈;剩下的20%來自產業分析與投資、媒體及其他領域。IC咖啡還在持續招募發起人,滿足有10年以上行業經驗、最好達到高管級別,并且熱心行業發展,以2萬元(上海站升至4萬元)入股即可成為發起人。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6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