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后重慶海歸瞄準現榨果蔬汁市場,贏得400萬風投

    一杯鮮榨果汁,看上去平淡無奇,卻成為了80后重慶海歸林茂的創業“法寶”。從萌生創業想法,到成立自己的公司,憑借不斷摸索鮮榨果汁的創業經,林茂和創業伙伴花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已將果汁達到日銷量1000多瓶、月銷售額近30萬元的業績,并贏得了400萬元的風險投資

    “創業不是顛覆性的創造,而是在某個領域不斷優化,并將它做到最好。”林茂和創業伙伴瞄準重慶現榨果蔬汁外送空白市場,建立品牌“王見木窄”,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解讀了創客實現夢想的經驗,更詮釋了創業途中所未知的苦澀酸甜……

    “酸”——海歸碩士放棄高薪回渝創業路上險阻不斷

    “你看看菜單,隨便點,這些果汁都是我們自己鮮榨的。”近日,在星匯兩江的王見木窄果汁店見到林茂,他熱情地邀請記者喝起了自產的鮮榨果汁。

    簡單的原材料、天然的果味。這是林茂經營的鮮榨果汁帶給記者的第一印象,也是80后林茂所要傳達的果汁理念。

    1989年出生的林茂畢業于香港理工大學。攻讀中國文化的他,碩士畢業后來到了上海一家房地產公司,做起了市場咨詢。

    “總覺得應該做點什么,而不是按部就班地工作。”從美國阿勒格尼學院數學系畢業的張正揚與林茂的想法不謀而合。就這樣,兩個志同道合的年輕人放棄了上海的萬元月薪回到重慶。

    “起初我們是想做小面或者米線,但苦于原材料等問題,也因為我自己也愛喝果汁,還是選擇了門檻低的果汁。”林茂并沒有想到,自己當初簡單懵懂的創業想法,竟然歷經了重重“險阻”:用果汁就能創業?如此“任性”的想法當然得不到父母的理解。為此,他用了數月的時間說服父母,并在2013年初,通過各種方式和張正揚籌集了20萬元的起步資金。

    有了創業資金,選址成為了首要任務。兩個人冒著重慶40多度的高溫天氣,奔走在大街小巷,為果汁店選址,并最終落戶在洪崖洞附近。盡管精心地裝修了店面,但從2013年11月開業,生意并不如意,甚至面臨著關門的處境。

    有了門店就能叫創業?盡管對這樣的情形略感失望,但林茂他們并沒有喪失自己對市場分析的信心,開始反思自己的創業方式:等客上門的日子太過被動,與其守株待兔,不如主動出擊。就這樣,兩人決定展開“推廣”戰術。

    推廣從刷樓派傳單開始,林茂稱之為“訂牛奶”的傳統推銷方式。同樣是站在寫字樓下發傳單,一般的推銷人員派完手中傳單后就直接走人,但林茂兩人會一遍遍掃樓回訪,確保效果。吃閉門羹也不要緊,一回生二回熟,貨梯、消防通道……能夠進入寫字樓的方式他們都嘗試過。

    終于,鮮榨果汁的市場開始逐步打開。“我覺得我們的運氣還是不錯,白領對于生活品質的追求成為我們最初的市場之一。”林茂說,前期最大的心得,就是要相信自己的判斷,要堅持。不相信自己,陣腳就會亂了。

    “苦”——凌晨進貨反遭欺騙 潛心摸索改良運作模式

    哈密瓜汁、奇異果汁、葡萄汁……林茂的現榨果汁主要以按月訂購為主,顧客繳納至少一周的費用,便可享受每周五天的外送服務。80元/周(5種季節性水果口味),320元/月。這些味道各異的季節性果汁,貨源需求越來越大。

    為了節約創業成本,更好地接觸水果市場,林茂從創業初期就成為公司的“一線進貨工”。

    “我租了一輛小貨車,隔三差五就要往水果市場跑。”林茂回憶起奔走于菜園壩、盤溪等水果市場的時光,忍不住開啟了“吐槽”模式:經常四五點就要到水果市場,稍微晚一點,好的水果就會被一搶而空,有時候還會因經驗不足挑到次級的水果。

    原來,前期由于經驗不足,林茂從市場上進回的水果很多都有爛掉的,為了保證顧客的健康和口感,他只能一個個將爛掉的水果挑出來扔掉,只留好的用來榨汁。

    秉承對食品安全負責的態度,林茂認真做事的理念也贏得了不少原材料合作商的青睞。“目前,我們正和聯想佳沃談合作。它是中國最大的水果全產業鏈企業,在海外及中國擁有規模化的藍莓和奇異果種植基地,我們想從那里直接進貨,原材料成本可以減少1/3,品質也會提升好幾個檔次。”

    林茂通過尋找原材料進貨基地,引進一套數據化方案,打通“最后一公里”配送瓶頸,也因此對水果市場更加輕車熟路。“每個季節水果不一致,夏天沒有橙子,所以我們要從巴西進。”“其實水果賣相不好的,往往口感不錯,我們拿到這些水果用來榨汁,節約成本也保證新鮮……”如今的林茂儼然已是水果“資深專家”。

    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他和團隊也開始思考如何結合互聯網大潮,做出線上線下的營銷模式。

    王見木窄的微信公眾平臺,正是林茂團隊聯絡線上買家的探索嘗試。在林茂所展示的手機頁面上,記者看到,除了每周推送創意十足的宣傳文案,微信上還可實現直接下訂單的便捷功能。“我們打通了線上線下的平臺,安排專人進行果汁配送,保證頭天提前定制,第二天就能送到。”林茂說,如今配送果汁每日能送出一千多套。此外,在今年年初,他們還上線了根據不同水果的搭配定制鮮榨的“輕體系列”,并在今年五月,上線了直接提供水果配送的“鮮采系列”,源源不斷的訂單正從四面八方涌來……

    “甜”——運作一年獲百萬風投 開設分店布局成渝市場

    “要擴大用戶量,必須砸錢進一步拓寬渠道。”林茂說,創業初期,由于前期現金流不充足,他們考慮找風投投資,并花了一周時間,整理出一份上萬字的企劃書,送到了百余家風投的郵箱中。去年3月上旬,一家風投基金兩次找到他們進行長談。

    和林茂預計的不太一樣,風投更看重行業趨勢和想象空間。最后一次談話后一周,他們的現榨果汁項目便獲得了風投基金400萬元注資。

    利用風投的資金,并采取線上線下搭配的模式,如今,林茂所帶領的團隊已在重慶開設了兩家分店,并擁有了50人的團隊和自建工廠。

    回憶起創業初期的窘境,林茂坦言,“沒有辦公室,沒有資金,沒有人指導。對創業者來說,如果能有一個筑夢的‘圣地’,有投資有人脈,還有專門的導師進行創業指導,該有多好!”

    林茂心里種下的“創客”種子在去年年底得以實現。他通過朋友介紹了解到,重慶兩江新區創業可享受優惠政策。隨后,他和伙伴一起商量并通過積極申請,得到了賽伯樂移動孵化園11樓的創業基地。

    令林茂沒想到的是,這個剛剛起步的公司,很快就得到了來自政府、社會等多方面的關注,獲得不少實實在在的幫助。在孵化園區的運行過程中,賽伯樂采取全程“大帶小、小抱團”指導小微企業創業發展的模式,培育科技型、創新型小微企業快速成長。一次次創業培訓、一場場創客比賽咨詢,他們獲得與更多創業者面對面進行交流的機會,學到了不少創業經驗和知識。

    依托兩江新區創新創業的良好勢頭,如今的林茂和其他合伙人決定把市場繼續擴大。“我們會繼續堅持把重慶市場做精細,今年5月,我們也在成都開設了分店,9月會投產,爭取12月能占領鮮榨果汁40%的市場。”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全民創業時代的到來,站在風口的“互聯網果汁”越發醇香。“幸福的到來總是有些突然,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根據兩年的創業經驗,林茂總結了一個成功創業者必須具備的兩大品格。

    一是要有清晰的認識,不要盲目創業。林茂認為,他和創業伙伴的這條是“不歸路”,需要經受多方前所未有的歷練,創業并不是顛覆傳統,而是尊重傳統并進行改良和創新。

    二是要堅持充電,不斷拓寬視野。除了在實踐中操練,林茂坦言,盡管創業很忙碌,但自己依舊會堅持讀書。“我一年大概會讀一百多本書,創業走上正軌后還會繼續攻讀博士。讀書賦予了我更多的積累和靈感。”

    “而且我相信,愛喝果汁的人,運氣不會太差。”林茂幽默地說。(中國新聞網)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6440.html

    (0)
    上一篇 2015年7月13日 19:39
    下一篇 2015年7月13日 21:2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