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飲“鹽堿地”北京 茶太良品為何遍地開花

    2015年,喜茶、奈雪在廣東、深圳地區用軟歐包、奶蓋茶、排隊制造著行業熱點。長沙的茶顏悅色則用唐詩般的畫風,以及“奶茶底+奶油頂+堅果碎”的產品結構吸引著消費者眼球。

    同年,北京的茶太良品用“茶飲+小吃”的模式入局。而后調整步伐,專攻茶飲,正式開啟品牌連鎖之路。

    如果以業績論英雄,這個初創品牌在開業2個多月的時間內,以60平米店面,創造的最高一天8萬的營業額,足以值得業內稱道。

    4年后,茶太良品憑借北京30多家直營店,60多家加盟店的優異成績,在CoCo、1點點、鮮果時間等成名已久的老牌茶飲的包圍下逆流而生,逐步成為當地不容小覷的新勢力。

    本月初,快報記者與茶太良品創始人肖榮在北京見面,近10個小時的聊天中,我們似乎找到了該品牌逆襲的“門道”。

    從“茶飲+小吃”到專注奶茶

    茶太良品的品類變革

    15年7月11號,從事多年服裝設計工作,且有自己服裝潮牌的肖榮在其朋友圈發布了茶太良品的第一版形象。

    而后,其朋友圈中有了關于茶太良品更多的信息,包括服裝、產品品類、店面形象等等。同年8月,茶太良品首店也在北京著名旅游景區“南鑼鼓巷”開業。

    當時的行業,正值“新茶飲”萌芽階段。無論是動漫風格的品牌形象,還是“茶飲+小吃”的產品結構,茶太良品都與大多數茶飲品牌一樣,為創新進行著探索。而這些元素,注定了茶太良品有著不一樣的基因。

    南鑼鼓巷超高的人流量、產品的多元化、以及別具一格的店面形象,都讓新出道的茶太良品占得天時、地利、人和,引來消費者好奇的目光。

    從開業起就引發不小轟動,門口一直大排長龍,最高月營業額達到220萬元,最高一天營業額破8萬。

    其中飲品的占比高達60%以上,遠超茶太良品其他產品總和。

    這一數據讓肖榮看到了奶茶的無限潛力,為他后來下定決心從多元化轉為細分品類打下伏筆。加劇這一品類變革的原因,還在于北京的兩項規定及一項現實情況:

    1. 60平米以下商鋪不能同時經營兩個品類。

    2. 一樓臨街住宅不得改為商鋪。

    3. 茶太良品一線服務員的基本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管理層更高。再加上員工宿舍平均1500元/人,人工成本較高。

    這兩個在北京極為嚴格的規定,直接造成當地商鋪緊缺,租金高昂。間接的形成了北京臨街茶飲店較其他城市少,茶飲價格平均在18元左右,低價位茶飲店難生存的現象。

    這一現象讓許多想開拓北京市場的外地品牌望而生畏,不少創始人將其稱為“茶飲鹽堿地”,言外之意,大環境不利于品牌孵化。

    而對于茶太良品還有一個現實情況。由于產品多樣,相比單一奶茶店需更多店員,高昂的用工成本,會加重直營店面的經營壓力。

    在品牌擴張的過程中,多次因經營品類以及投資預算問題“好位置”失之交臂的茶太良品,最終下定決心專攻奶茶。其招牌上也以“奶茶研究所”的字樣,向消費者明確表達了店面的主打品類。

    為何要將這一轉型經歷在開篇作個重點介紹?因為這一從市場行情分析及經營實踐而來的定位,是茶太良品在北京占據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

    為做好產品 僅凈水設備

    維護費將多花近千元

    茶太良品新舊菜單對比圖

    這是茶太良品新舊兩版菜單的對比圖片。

    新版菜單不僅明確標明“奶茶研究所”字樣,同時在排版上將奶茶類產品羅列至首端,并減少其他品類的圖片,以突出產品主題。

    在介紹新菜單時,我們曾向肖榮提出一個問題:茶太良品的爆款產品是什么?他的回答,值得思考。

    4年多來,茶太良品賣得最好的品類一直是奶茶,約占銷售額的65%以上。市場數據表明消費者對茶太良品的印象趨于奶茶店,這個“勢”不可違。

    雖然目前茶太良品的奶茶種類很多,但整體而言,其內容與市面大體一致,還有待形成品牌獨有且具辨識度的產品。這就需要品牌在經營過程中不斷創新、積累,以消費者口碑傳出爆品。

    這種爆款產品,相比天馬行空的創意,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與體量積淀,到一定程度后才會爆發。在這個過程中,品牌要做的是控制好產品品質,匯聚每一個可能產生質變的力量。

    據肖榮介紹,在北京做奶茶第一要素是水。由于當地的水質偏硬、鈣含量較高,泡茶的茶味偏淡,喝起來有苦澀味。一般的凈水器只能過濾,無法起到軟化水質的作用。所以他們會使用RO反滲透過濾來提升水質。

    使用RO反滲透技術后,其得水率只有普通凈水器的一半左右,同時需要用電。且他們對于濾芯的更換時間有嚴格要求,致使茶太良品每個單店僅凈水器每年的維護費用就將近增加上千元。

    類似的案例還有。

    茶太良品所使用的百香原汁屬于定制款,因肖榮對百香類產品的標準是“取其味,棄其形”,讓消費者喝百香時免去吐籽的煩惱。

    其百香原汁需工廠制作時使用離心機去籽,僅留下汁,僅這一工序,其原料成本就將增加50%以上。

    門店使用兩種糖以調制不同產品;珍珠為手作珍珠,每天現作;使用可以自動沖泡茶湯的煮茶機和定時、定溫的蒸汽開水機……

    雖然茶太良品的店面一般都在30平米左右,但利用各種人工智能機器設備,以及肖榮對產品的獨到見解,讓產品品質得以最大程度的實現標準化。而將標準做到極致,在肖榮看來也是一種競爭力。

    好喝、標準化,并非是唯一的競爭力。茶太良品許多門店都與一些知名品牌相鄰,如何讓消費者注意到茶太良品并做出選擇,我們在其門店中找到答案。

    用企業中臺思維 建立店面與消費者媒介

    以下是快報記者在探店茶太良品時,一個真實的小故事。

    在茶太良品門前,一個女生問:“這家好喝嗎?”還未等自己的閨蜜回答,她念出了該店招牌燈箱上的slogan“滴滴勾魂!”念完后,和閨蜜一對眼,說:“要不,就喝這家!”然后進店點單。

    這一小插曲,無意間展示了消費心理。而這一過程的結果,取決于茶飲店是否能觸發消費者的購買力。這就如兩個人,從陌生到熟悉,從相識到相知,這中間一定有某種媒介將其連接。

    在茶太良品,這種媒介有很多。

    茶太良品具有動漫風格的品牌形象是一種媒介;滴滴勾魂的slogan是一種媒介;店內碩大的牛奶盒道具是一種媒介;制作珍珠的機器也是一種媒介。

    這些機器、設備、標語在不同維度上告知消費者茶太良品用的是什么原料,賣的是什么產品。

    隨著網絡時代的興起,這種媒介從店內擴散到店外。

    肖榮介紹,早在2016年他們就已在公眾號開始啟動點單功能,此時還只是小程序剛剛興起之時。當時,茶太良品還開發了一款小程序游戲“奔跑吧!茶太”,類似“神廟逃亡”,消費者游戲積分達800分時就可以獲得打折優惠。

    這些前沿的體驗,幫助茶太良品吸引了一大批追求個性、新鮮和便利的消費群體。

    新茶飲時代還有兩個重要的營銷手段——跨界、點評。

    跨界上,茶太良品與滴滴、北冰洋、百事可樂、綠野仙蹤、媽媽咪呀、黑板洞察、脈脈等等各種行業進行合作。

    而點評上,茶太良品會聘請專業的外賣運營團隊針對品牌做方案,總部對店面經營者進行統一培訓。同時,無論是外賣平臺或是大眾點評上的評論,均由總部統一回復。對于5星好評的直營店與加盟店,總部都會給予獎勵,以促成門店持續的優質服務。

    肖榮表示,這其實就是常說的“企業中臺”工作中的一項。總部利用社交媒體、生活平臺、跨界、店面宣傳等方式,將大量營銷工作轉出門店外,讓門店員工有更多的時間、精力集中于產品、服務之上,從而形成引流、體驗、反饋各項工作專人專項,減輕門店員工的營運壓力。

    這些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向消費者描述茶太良品是一個什么樣的店,最后促成他們形成購買,再進行口碑傳播,以口碑迎來新消費的“生態循環”。

    最后,讓我們看一張圖片,聽一首歌!

    ▲右黑色衣服為茶太良品創始人肖榮

    圖片是茶太良品早年間拍攝的宣傳視頻中的截圖,肖榮親身參與至其中,并出演重要角色。而音樂則是品牌方在今年請歌手作詞、譜曲、演唱的一首說唱歌曲,現成為茶太良品門店的背景音樂。

    ▲圖為肖榮朋友圈截圖

    在多年的品牌經營中,肖榮已將生活與茶太良品融為一體。他可以為品牌宣傳本色出演;也可以為品牌發展四處游學;還愿意為門店開業徹夜不眠。

    這一切,只因肖榮心中藏著一個夢:將北京的文化融入至茶飲,讓當地消費者與外地游客一看到茶太良品,就能想起長城、故宮、四合院。讓茶太良品也能成為北京的一個“景兒”,一張名片。

    這個夢,將是茶太良品不斷前行的動力。

    為了這個夢,肖榮與他的團隊,全力以赴!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快報精選 | 好原料點擊下方logo去了解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9405.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0月23日 18:02
    下一篇 2019年10月23日 20: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