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最奇妙的地方是,徹底的讓支付寶的生意變成了一樁小生意。
2012年支付寶的交易額在一萬億以上,看似大而不倒,但放在更宏觀的角度來看,也不過只是整個社會交易總額的一小塊而已。我自己已經是個重度的網購用戶了,每年花在網購上的錢有幾萬塊,但這仍然只是我每年花銷的一小部分。
就在一兩年前,這還不是問題,因為打個出租車、去小賣店買瓶醬油什么的你不可能背個電腦,可是移動互聯網的出現,讓“在線”這件事變成了隨時隨地,它會將“在線支付”延伸到現實的整個日常生活中,而原本靠網購構建的市場,會徹底變成一個小市場。
先來看阿里的支付寶:
1、支付寶誕生的基礎是C2C交易下的交易中介;
2、一旦絕大多數的交易變為是B2C,便幾乎不需要中介擔保;
3、人們之所以對支付寶產生依賴,原因是淘寶的半強制驅動、中國信用卡保險不成熟和銀行支付體驗不好等原因,時至今日這些助力都在慢慢瓦解;
4、99%的交易其實是在線下完成的,支付寶只是在1%的在線支付領域占有優勢地位,在便利店買飲料、在商場里買香水都和支付寶沒關系;
5、支付寶的終極目的是成為人們資金的管理中心,這么多年來除了保證支付安全之外,所作的一切努力其實只有一個:不斷培養用戶的支付習慣(KPI),直接導致的就是增加現金的使用應用場景。于是信用卡還款用支付寶、轉賬到銀行卡用支付寶、水電煤氣繳費用支付寶、醫院掛號用支付寶、對賬單、多帳號綁定……很好我們依稀看到了功能累加到極致的——QQ的影子。
不斷提供的便利必然伴隨不斷累加的功能,人們對支付寶依賴性越來越強的同時,產品的復雜性也越來越強,產品臃腫帶來的問題從來都是在五年后顯露的。
簡單來說:如果你將支付寶看作一個交易擔保平臺,那么你會發現,我們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消費其實是不需要擔保的;如果你將支付寶看作一個(比網銀)更便利的管理現金和支付的工具,那么你會發現,它其實在變得越來越復雜、越來越不好用。
對比支付寶可以看到,微信的支付功能完全是另一套截然不同的打法:
1、簡單,而不是復雜。簡單到甚至連個支付密碼居然用6位數字;
2、去“第三方化”。微信的功能名叫“我的銀行卡”,并沒有傳達財付通或者微支付之類的品牌名稱,而是不斷暗示:我這里只是個快捷入口,你使用的就是你的銀行卡而已。整個產品的使用流程中,你對微信的感知只有:打開微信、輸入微支付密碼這兩點,微乎其微;
3、只做支付,不做擔保。微信根本就不需要你把錢交給它保管,它幾乎就是一個銀行的手機客戶端在微信上的應用插件。目前、以及可以看到的將來,微信都只會做那些即時發生的不存在信任問題的交易,例如手機充值這樣的。
如果微信支付這一步能夠走好,那么未來將會變得非常可怕:想像一下,你在微信上搖到一妹子、然后打車去見她、然后一起吃晚飯、然后吃完飯去便利店買岡本、然后買完岡本去開房、然后開完房打電話讓肯德基送半價桶……
從出租車到飯店酒店,所有支付環節都是拿出手機對著票據上的二維碼掃一掃來完成的,你不需要考慮交易擔保問題,也不需要考慮銀行轉賬啊限額啊什么問題……那將會是一番什么樣的景象?
對于阿里來說,應當不是沒有預見到這種情況,之前一直有恃無恐的可能是兩方面:安全(技術)和用戶量(網絡效應)。可是安全現在已經越來越成為硬件和系統級的任務(比如鎖屏密碼、找回手機、iPhone5S的指紋)、而用戶量……說到用戶量騰訊笑得最開心了。
所以現在的情形是:支付寶這個阿里最有潛力的資產(都沒舍得打包上市),多少年來看似堅不可摧,現在一轉眼的工夫,優勢全沒了。如果支付寶一家獨大,那么它的未來何止千億美金,可是一旦那些不需要擔保的交易被人挖走,支付寶剩下的將只會是一個空殼。
不敢說微信肯定能做到,但哪怕有1%的可能性,就足夠馬云發瘋到去騰訊樓下跳廣場舞了。
這件事說到底是業務根性的問題:我們真的需要支付寶嗎?我手機上玩個捕魚達人,充值時選擇支付方式,話費支付、銀行卡支付、支付寶支付……秋都嘛爹,為什么要用支付寶支付?哦是因為很多人在支付寶里都存有不少錢……可是,人們到底為什么必須把錢放到支付寶呢?直接用銀行卡支付不就完了?
(插一句:其實,“支付寶=安全”是多年來阿里刻意經營出的一個品牌印象,支付寶與安全并非嚴格對應。舉個例子,我花1000塊網購一手機,賣家給我寄來一磚頭,只要我先簽收,這種欺詐支付寶其實很難取證的。這和技術無關,是支付寶的業務模式本身導致的。對安全交易貢獻更大的,其實是淘寶C2C的信用體系。)
支付寶確實大大促進了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但它本質上其實是反互聯網的——它是在中國信用體系不健全、銀行網絡支付體驗極端糟糕的特殊歷史時期,在用戶的銀行卡和商戶之間橫插一杠子,讓原本點對點的信息(資金)傳輸,變成了點對支付寶對點,并以此向商戶收費,支付寶(除余額寶外的)一切商業模式就建立在這基礎上,但其實這是毫無道理的。
那么再來看微信,它將站在一個比支付寶更大的市場上,從根本上抹消支付寶建立的無敵商業模式。這一幕我們現在很容易就能在腦中想像得到,因為它叫“顛覆式創新”,幾年前360就為我們表演過。
雖然看上去微信對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巨頭都是大威脅,但直覺上,我不認為微信什么都能做、什么都能做成,移動IM市場搞不好都還有變數,更何況微信在支付業務上只是萬里長征剛邁了半步,拿出手機——解鎖——打開微信——支付這樣的流程還是很長,將來很可能直接跳出來一個更直接更簡單的移動支付工具。但無論如何,微信只是一個表面化的具體對象,支付寶危機的本質對象就是移動互聯網,沒有微信也會有其他人跳出來。
有些人勸阿里走差異化的IM路線,可是就算阿里走運做成了一個億級用戶的IM和微信共存,但來自微信的威脅仍然沒有消除。所以阿里的目的并不是要做一個成功的社交工具,而是把微信干掉,SNS對阿里不重要,沒有微信對阿里很重要。
阿里能不能干掉微信呢,呵呵,至少比微信掏空支付寶的可能性要低吧。更何況,干掉微信又如何,一個微信倒下去……
把時間線放長來看,中國的信用體系遲早完善,銀行的用戶體驗也會慢慢優化,支付寶必將失去生存的根基——除非它轉型,比如把自己變成銀行。
也或許,馬云會選擇金蟬脫殼——在支付寶仍然頗具規模的時候,掏空它,另立一個更有潛力的新業務,比如余額寶。就像他之前對阿里巴巴、對淘做的那樣。
—————————————-
天財商龍自1998年進入餐飲信息化行業,至今擁有16年的研發經驗,全國超過40家餐飲百強企業與天財商龍攜手,國內餐飲信息化行業市場占有率第一。
=======================================
天財商龍官方微信平臺每日為您推送餐飲業最新動態,請您在微信中搜索:天財商龍伙伴俱樂部!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按右上角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和加入】
【或掃二維碼】
========================================
原創文章,作者:天商財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6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