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秀模式”?
就是把餐廳當成一個“秀場”,讓廚師當“演員”,把做菜當“演出”,讓顧客當“觀眾”,身臨其境,把后場搬到前場——“演出”過程就是最好的營銷。
《餐飲時報》今天就報道5個餐飲的“秀模式”營銷。
特色營銷:餐飲流行“秀模式”
——《餐飲時報》獨家報道
“秀模式”一
設明檔做豆皮,好玩新奇
顧客圍著團團轉
餐廳做營銷,吸引眼球非常重要,小碗餐的創始人在策劃開店時就決定:店再小也要設個明檔搞互動。小碗餐的明檔互動就是現場做豆皮。
“相比較其他的明檔產品對技術要求高,成本也相對較高的問題,鮮腐竹只要設備到位,沒做過的人也一看就會,而且成本極低,基本就是煤氣費+黃豆。”餐廳創始人說,他選了一臺四格托盤的小型豆皮機,安置在大門右側,然后從服務員中挑了名長相精神的小伙子,稍加培訓后即上崗操作,每天開餐前做一個小時豆皮,開餐后繼續干服務員,人工成本零增加。
“食物就在我眼前,就是這么做出來的。”這是絕大多數顧客對于這種互動式營銷的第一反應,他們覺得有意思、好玩,吃起來也放心。
《餐飲時報》每天報道創意營銷,趕緊關注吧!
“秀模式”二
烤鴨從后廚搬上舞臺
現場版“烤鴨秀”很吸客
我們在餐廳吃到的烤鴨,都是在后廚烤制完成之后才被端上餐桌的,但偏偏就有一家餐廳是個例外,不僅當著顧客的面烤制,還特地在餐廳布置了一個舞臺,專門為顧客表演烤鴨秀。
將烤鴨從后廚搬到舞臺上,上演現場版“烤鴨秀”是外婆居的一大亮點,這個烤鴨舞臺設在大宴會廳的前方,面積達200多平方米,整個舞臺比地面高出30多厘米;外圍有一圈寬60厘米的水池,里面養著金魚,將舞臺與就餐區隔開;在舞臺后側有臺階方便烤鴨師傅出入。
舞臺上有三座明火掛爐,配備8位烤鴨師傅,全程現場烤制。具體流程是:后廚將填鴨宰殺制成鴨坯,掛在舞臺前端的鐵架子上,客人選好的鴨子由烤鴨師取下送入爐中,照、燒、燎、烤,一整套工藝盡在舞臺之上展示。烤熟后,師傅將鴨子放到餐車上,由片鴨師推至食客面前,現場片皮。整個烤制過程,食客看得真切、直觀,享受美味的同時,還能在炫目的舞臺燈光下欣賞一部烤鴨大片,就餐氣氛瞬間被點燃。
《餐飲時報》每天報道創意營銷,趕緊關注吧!
“秀模式”三
設涼菜“現拌專賣區”
新鮮亮眼增加點擊率
一般在餐廳用餐的顧客,點上幾個涼菜就足夠了,而在這家餐廳,涼菜的點擊率卻普遍比其它餐廳的高,這是為什么呢?原來他們在點菜區的顯眼處開辟了一個檔口專門來拌涼菜,很有賣點。
餐廳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夏天,涼菜的點擊率比較高,所以他們在點菜區的顯眼處開辟了一個檔口專門來拌涼菜,食客點菜時一眼就能看到,給客人一種親切、量大、很實惠的感覺。味汁是提前調好的,食客點菜后,由涼菜師傅當場拌制,客人感覺更放心。還有一點也很重要:拌菜出品快,點菜后兩分鐘內就可以上桌,這樣容易贏得客人好感。
《餐飲時報》每天報道創意營銷,趕緊關注吧!
“秀模式”四
把攤販現場制作生意移到餐廳
現場烹調制作
香噴噴的味道吸引了逛商場的女孩子
北京的草本工坊餐廳,是《餐飲時報》小時駐足時間最長的一家。因為當時有不少女孩子正圍著一個類似小攤點的“小攤”買東西。原來,草本工坊特別在餐廳門口現場制作雞蛋仔。現場做出來的雞蛋仔餅香噴噴、熱乎乎,一看就特別有食欲。大致10分鐘的時間,就賣出去10多份。
將菜品的烹制過程放在餐廳進行,或將菜品的最后一個烹制環節放在餐廳進行,如廚師現場操作煎蛋、鐵板燒、鍋巴蝦仁等,由此讓客人看到形、觀到色、聞到香,從而使他們因消費沖動引發消費決策,使餐廳獲得更多的銷售機會。
《餐飲時報》每天報道創意營銷,趕緊關注吧!
“秀模式”五
西貝莜面美女現場做
成餐廳最亮點
西貝這個營銷活動,把視覺營銷、體驗營銷、互動營銷、網絡營銷,情感營銷都集中于一點,讓顧客進店就會“身不由己”陷入“I Love 莜”里。真正的營銷高手。
進入店里,可以看到穿著干凈、亮眼白廚裝的美女廚師,在一個特制的木車前,用最優美的動作、現場認真地做莜面;
你如果湊到美女大廚前想和她聊兩句,她一定想辦法讓你大聲說出:I Love 莜!
如果你覺得美女做莜面的場景很美,很想拍個照,她一定立刻擺好最美的姿勢和最甜的笑容,配合你的鏡頭,讓你上傳微博微信有面子;
店里還開展各項大賽,讓你多說幾句:I Love 莜!單人單次說的越多,優惠越多。
店內各種張貼畫,全部都是滿滿的“I Love 莜”。
本文屬于《餐飲時報》原創稿件,供餐飲從業同行朋友交流學習,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培訓公司及同類餐飲媒體轉載,請與本報(微信號18668979692)聯系,未經書面允許,不得轉載。相關自媒體及媒體不經同意轉載,將追究到底。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9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