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語錄】《餐飲時報》報道:大蓉和劉長明–高薪養廉 渾水養魚

    如想接收更多餐飲一手新鮮資訊,請關注《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個人微信:22391363

    餐飲業有一句行話:“賣得好不如買得好。”餐飲企業要盈利,采供系統舉足輕重。餐飲企業每增加1元錢營業額,純利不過兩毛錢,但在進貨上節約1元錢,就實實在在盈利1元錢,可見采供的重要。

    大蓉和羊西店開業時,采購部只有兩個人。那時羊西線還是一條剛建成的路,冷清單調,我們的生意不好,資金不夠用,采購部沒有運輸工具,去市場買貨都是搭公交車去。采購員天天手提一大堆貨物,轉幾趟公交車才能回店,被戲稱為“步行采購”。盡管條件艱苦,但采購員依然想盡辦法降低成本。開門紅剛剛開始熱賣時,大紅甜椒漲到每斤13元,我們每天要買40斤左右,總經理對采購員說:“如果搬不動,你們就坐出租回來。”但坐出租車回店要花費近30元,差不多使甜椒成本上漲1元。采購員不忍心,還是步行一站路,再轉兩次車回到店里。配料用的“桂林三寶”辣椒醬,在青石橋采購每件85元,采購員直接請廠家發貨,每件降低到42元,運費由對方出。僅此一項,一年就為店里節約好幾千元。

    這是大蓉和創業初期的采購。采購員都是忠心耿耿為企業著想,能省一分錢就省一分錢。那時,主要靠精神力量來支撐,對采購的管理也相對簡單。以后生意做大了,采購量也越來越大,一出手就是幾萬幾十萬,對采購管理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

    對很多餐飲企業來講,采購控制是最頭疼的問題,直接關系到企業成本、產品品質。采購涉及的金額大、品種多,原材料來源、質量、價格差異大,市場復雜多變,很難把握準確信息。由于生意好銷售量大,一個點的出入都是大數字。在這種情況下,老板如果掌控不好,肥水外流了還蒙在鼓里。

    在進入餐飲業以前,我對采購工作基本上是不了解的。1997年做燒烤城以后,由于生意火爆,采購任務很重,進出貨物品種多且金額較大,在我參股的5個燒烤城里,采購都是清一色的由老板指定的親戚老表、侄兒舅子來做,這些人都是“自家人”,應該不會吃里扒外吧?但還是出了不少問題,有的采購自認為和老板是親戚,有空子可鉆,不惜用高價買低質貨。還有的人把重慶的水果罐頭運到成都來,進價比成都當地買的罐頭還貴,更不用說成都新鮮水果豐富,價格低廉,質量又好。有的采購員有了錢,打麻將出手大方,晚上在歌舞廳飆歌,叫供貨商來給他買單,這些現象引起了我對采購的重視。從大蓉和創辦開始,我放棄了用親戚當采購的做法,在企業內部培養優秀員工。大家公事公辦,沒有親戚人情關系摻雜,辦起事來反而清爽得多。

    2003年以后,昆明、重慶等地相繼開了連鎖店,一些連鎖店老板開始還是用親屬當采購,結果很不滿意,有的店一年換幾個親戚都不行。一位老板告訴我:“采購這事越用親戚越麻煩,越以為放心越不放心。”現在大蓉和二十多家連鎖企業,絕大多數都不用直系親屬做采購了。

    在餐飲業,采購員、廚師長有權決定買誰的原材料,就看供貨商和他們的關系。這中間有很多是現金采購,一手貨一手錢,對供貨商的吸引力更大。比方我們一個店上百萬的采購中,現金采購就占了20%。其余非現金采購的,每月結算一次,結算價格比市場價高5%左右,也就是市場每斤賣1元,我們按1.05元或1.10元結賬。供貨商要送貨,隨要隨送,還要墊錢,給他一些利潤空間也合理。如果直接采購,我們當然可以節省一些錢,有的餐廳4個采購員每天各開一臺車集中去市場采購,但能采購到的也不過占需要量的70%左右,其余的還得請專業供貨商送過來。例如說魚頭,季節好的時候自己買得到,季節不好的時候就只能依賴供貨商。原材料市場太復雜,完全靠自己來解決還不行,應該承認專業分工,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人去做,不要一個人通吃。依靠供貨商有很多好處,需要什么打個電話就行,雖然成本上去了一些,但輕松很多。何況,直接采購也不見得省錢,由親戚做采購員,多數都出問題。親侄兒做出問題,甚至自己老婆、女兒來做都出問題。中飽私囊是不可避免的事。

    我們現在的辦法是集中定期預購,由總公司采購負責人帶領四家分店的采購員,到菜市場了解行情,和供貨商談好價格,以后供貨商按質按量送貨過來,一段時間內一律按商定的價格結算。市場價格降了,供貨商多賺;市場價格升了,供貨商倒霉,雙方都認。過10來天,再帶領人馬去商定一次。這種契約似的采購關系,很像短期“期貨”,實際上就是“期貨”的雛形。直接采購部分,例如說一品店,每月采購量大約上百萬,1%就是1萬多,10%就是10多萬,中間利潤的掌控是很麻煩的。平時我們主要做兩件事:第一,算大賬,看每月的毛利率是不是達標。這是硬指標,沒法子弄虛作假。第二,看出品的分量和質量是不是達標。這個一眼就看得到。當然,菜品價格也要監控,看是不是符合統一的定價。

    對待采購員,我們采取的基本政策是“高薪養廉”,給他們比較好的待遇,讓他們衣食無憂,不會被小恩小惠拖下水。采購員基本上享受店里部門經理待遇,一般辦事員的工資也接近副經理,年終獎也比較優厚,采購經理比一般部門經理收入還要多些。最先,也有一些沾親帶故的人進來做采購,現在越來越少了,主要從素質比較高的保安和復員軍人中去選人,盡可能不用親戚。這樣做效果很好。保安來打工,從保安的職業來講,是吃青春飯,有的保安在我們這里打工也有七八年了,二十幾歲進來,也三十多歲了。他們沒有其他業務特長,出去找工作多數人也有困難,解決和安置他們今后的出路,也是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保安大多都是退伍軍人出身,還有不少人是黨員,他們在解放軍這個大學校受過訓練,能吃苦,守紀律,做工作不講條件,跟企業多年風里來雨里去,絕大多數表現得非常好。從2006年以來,我們再建新店,采購、電工、工程維修等崗位優先從表現好的保安中挑選,對他們來說都是不錯的出路。他們很珍惜這份工作,干勁大,不太敢胡來,怕丟掉飯碗。我們新開的三個店,采購人員基本上都是從工作時間長、表現好的保安中選拔。這個經驗推廣到其他連鎖企業,也受到歡迎。

    有一次,《東方美食》組團到一品店參觀交流,一家餐館老板在大會上問我怎么管采購,我說無非是“高薪養廉,渾水養魚”。他又問:“渾水養魚倒是不錯,但渾到啥子程度啊?”我說,一條毛巾把水擰干,沒有水滴掉下來就行了。毛巾里剩余的水算是他們的,我不管。總不能把毛巾烤干,一點水也不留,那樣會更麻煩。“水至清則無魚”就是這個意思。水渾一點好養魚,稍微有點渾還行,渾到什么也看不清,都是黃泥巴水,那也不行,還得加強監管。

    供貨商賺取了合理利潤,用自己手里的錢來打點采購員、廚師長,逢年過節上門送些禮品,那是他自己的事,算是正常的人情往來,我們基本上不管。這就是“渾水養魚”。任何餐館,供貨商、采購員和廚師長都是三位一體的關系。很多原材料實際上不由采購員說了算,而是由廚師長說了算。廚師長對供貨商送來的東西不滿意,供貨商的生意就斷了,所以他必須和廚師長搞好關系,隨時打點、奉迎。這些關系都是可以理解的,雖然不透明,有點“趟渾水”的意思,但只要不傷及企業利益,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更沒必要弄得大驚小怪,人人自危。

    《餐飲時報》公眾微信號:cyykb111

    《餐飲時報》網站:http://www.cyykb.com

    《餐飲時報》QQ群:282756788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2086.html

    (0)
    上一篇 2013年9月19日 07:53
    下一篇 2013年9月22日 09:1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