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語錄】《餐飲時報》報道:大蓉和劉長明–人氣是第一指標

    如想接收更多餐飲一手新鮮資訊,請關注《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個人微信:22391363

    我們特別重視人氣,這和開業之初的慘淡經營有關系。

    做餐飲的最怕沒有客人,門庭冷落,連背脊都感覺到涼意。那時,我們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有客人進門吃飯,哪怕進來一個人我都親自出馬接待,介紹菜品,端茶送水,征求意見。羊西線當時開了4家店,其中紅杏、老房子已經有品牌基礎,在這邊開店以后做得比較火,很多客人沖著他們的名氣來吃飯。我想,我們做過的燒烤城也有名氣,于是把燒烤城的牌子擺在門口,希望吸引客人,客人卻不買賬。我漸漸感覺到,其他的都不重要,人氣高于一切,只要有人來吃,我就磕頭作揖,賺多賺少都無所謂了。2001年,公司給經營班子下任務,提出“就餐人數”的考核,目的是控制價格定位,以免把單子做大了,客人怕貴不敢來。“人氣是第一指標”的理念就是這么逼出來的。因為有過這一段刻骨銘心的痛苦經歷,即使在經營狀況大大改善以后,我們也不敢忘記這個理念,心里警鐘長鳴,甚至要時常“憶苦思甜”,提醒自己不要丟掉了衣食父母,使自己再受二茬苦。

    我特別看重每天來了多少人,絞盡腦汁留住這些人,總之是人越多越好。只要有人來,就會有錢賺。就像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它的根越細越密根基就越牢,抵御風險的能力就越強。所以,我們提出“先做市場份額,后做市場利潤”的理念。“市場份額”就是人氣。業內人士評價說,大蓉和良好的市場狀態一直持續至今,排隊等位的盛況每天依舊,主要原因是他們把人氣作為第一指標。

    我們強調人氣第一,銷售額次之,是因為銷售額具有偶然性、波動性,人氣才是長盛不衰的根本,不但會帶來總營銷額的增加,也是衡量企業市場狀態的最有力的指標。人聚則財聚,人散則財散。我每次進店只看店堂坐滿人沒有,人坐滿了,賣多賣少無所謂。如果人沒有坐滿,我就要過問。

    把“人氣”放在第一位,其實就是貫徹“薄利多銷”的經營之道。利雖薄,但多銷可以產生巨大的效益。餐飲業的最大特點是現做現賣,資金流動率非常高,而資金流動率越高,利潤積累就越大。每天盈利10%,一年365天意味著什么?但要保證每天確定的利潤,就必須把視線鎖定在客人身上。我們追求的永遠是社會平均利潤,積小勝為大勝,不謀求一夜暴富。

    雖然餐飲從業者都知道人氣的重要,但更多地把利潤額、營業額放在考核指標的首位。這樣做似乎沒啥問題,但很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為了實現利潤率,很容易急功近利,在經營手段上下功夫,采用明降暗升的辦法忽悠顧客;或加收服務費、茶水費、餐巾紙費、消毒碗筷費、包間費,把打折的費用撈回來;或虛張聲勢打廣告,用磕頭的辦法將“上帝”請進來。這樣做生意是急功近利,不但不能完成營業額,還很可能喪失人氣。

    人氣能說明市場狀態,顯示了消費者對菜品性價比的認同,帶來趨同消費。總經理李玢說:“人氣指標就是跟著市場走。我們的產品與市場對接得好,有效的需求變成經營成果,表象上就是人多。實際上我們是在圍繞市場,研究市場,對接市場。大蓉和的產品單價并不是最低的,但卻是性價比最高的。”如果簡單理解,“人氣”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滿”與“沒滿”,與利潤的關系則是:“人-銷售額-成本控制-利潤率”。

    企業的業績是以盈利能力來衡量的。初創時期的大蓉和,全體員工最重要的任務,是想方設法把顧客拉進門;如果是幾十個顧客消費1萬元,我們更愿意上百位顧客消費1萬元。消費額大的顧客會不會成為回頭客,我們很難把握,但小單消費者的回頭率,可能性就大多了。我們用融合菜沖擊客人的胃口,用小單子留住客人的心,顧客的口碑勝過一切宣傳,媒體的報道更成為不花錢的廣告。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當你到一個陌生地方,需要找餐館吃飯時,你一定會看中那些人氣旺的餐館,而不會去那些門前冷落的餐館。餐館好不好,你看人氣就知道。和其他城市比較,成都還有一個特點:顧客愿意排號吃飯。排號意味著菜好、人氣旺,他寧愿費點時間排隊等候。我們規定:凡排號的優惠10%。一些人排隊花費了時間,但吃完后心里滿意,還有優惠,更覺得值。如果他怨氣連天地進去,高高興興地出來,你就成功了。當時紅杏也排號,一些客人干脆兩邊都排,哪家的號先到就去哪家吃。有一天我遇見這么回事:一位客人排號等了一個多小時,實在不耐煩,幾次喊走,不吃了,但他的朋友一再挽留他,總算留住了。吃完飯,他說“我總算曉得為什么要排那么久了,這里的菜就是好吃!”

    單子小意味著便宜。生意這么好,我們還維持價格便宜。我們一再在公司內強調,有人氣就有一切。還強調,客人不來是他的錯,來了留不住是我們的錯。也就是說,客人如果不曉得我們店,他不來是他的問題;但如果他來了感覺不滿意,以后不再來,那就是我們的問題。

    有一次,一位客人吃飯時有些不滿意,找部長提意見,氣沖沖說:“我再也不來你們這兒了!”部長并不在意,臉上顯得不以為然,可能她心里在想:“顧客天天排長隊等吃飯,少你一個也無所謂。”我在側邊看到這一幕,事后把幾個人召集攏來,說:“客人對我們的最大獎勵,是他再來;對我們最大的懲罰,是不再來。我聽到客人講不再來,心里很難受。你們不要以為現在生意好,門口排隊的這么多,對客人的意見就不在乎。兵敗如山倒,有意見的客人多了,大家都不再來,我們就完蛋了。越是人多的時候,越是要千方百計留住客人,千萬不能大意!”

    “人氣是第一指標”并不是說說而已,而是我們年終考核的第一項指標,還要根據人氣狀況發“人氣獎”。人氣指標的制定通常是這樣的:總部財務部門根據當年消費報表的單據核算,制定下一年的目標(每年遞增不超過5%),然后由各店簽訂目標責任書。比如,一個店明年的營業額目標是3000萬元,就要求一年內必須達到32萬人次,人均消費80元。目標責任書包括人氣、銷售額、毛利率、費用、維修和利潤。你做了多少營業額,創造了多少利潤,都沒有“人氣指標”重要。假若不能完成人氣指標,全年收入就要受影響。

    有些餐館,人氣足了就上演川戲中的變臉,拋棄老菜譜,換上闊面孔,號稱進軍“高端市場”,不知不覺遠離了大眾,反而弄得孤家寡人、門庭冷落。這種教訓屢見不鮮,我一直引以為戒。即使大蓉和升級建了豪華餐館,主體價位也不能變,每次新菜譜做出來,我首先審視的是主體價位,看是否符合大蓉和的市場定位,中等和中等偏下價格的菜品是否占據主導地位。如果不是這樣,就馬上調整過來。在我手上“槍斃”了很多價位較高的菜品,多次調整了許多性價比不高的菜品價格。

    很多餐飲企業對社會上濫發的各種牌子感興趣,總要弄幾塊牌子掛在門口,以招攬人氣。但相對于那些金牌、銀牌、獎牌,老百姓的口碑才是第一位的。旺盛的人氣是廣大老百姓授給你的最大獎牌,不需要用其他的牌子來強撐門面。大蓉和獲得的牌子很多,光是2006年就拿到幾十塊,但我們只掛一塊,即“中國餐飲名店”。社會對大師名師的認可也是這樣,他們需要的是可口的菜肴,而不是名師大師的牌子或者說“幌子”。

    《餐飲時報》公眾微信號:cyykb111

    《餐飲時報》網站:http://www.cyykb.com

    《餐飲時報》QQ群:282756788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2076.html

    (0)
    上一篇 2013年9月21日 09:02
    下一篇 2013年9月22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