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945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讓在紅海中搏殺的餐飲人們眼前一亮。
你或許還不知道,團餐占據中國餐飲業30%的份額。世界500強企業僅有的3家餐飲企業,其中2家都是團餐企業。
?餐飲老板內參 紀愛玲 王建萍 發于北京
消費者需求倒逼團餐升級變革
▼
潘多拉2015年進入團餐領域,成為華為的團餐服務商,獲得百度,阿里,網易等企業的合作意向,并得到中國團餐巨頭千喜鶴的千萬融資。
隨之,團餐又被餐飲人重新審視。
△
潘多拉武漢群星城美食廣場,看得出這是團餐的消費場景嗎?
中國烹飪協會8日發布的“2015年團餐50強企業分析報告”顯示,團餐的興起與發展只有十幾年時間,但已經快速占到中國餐飲業30%的份額。同時,世界500強企業僅有3個餐飲企業,其中2個是團餐企業:金巴斯和索迪斯。
因此,團餐被認為是餐飲紅海中的一片藍海。但與此同時,國內團餐市場也存在諸多問題。
比如,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導致團餐市場沒有完善的游戲規則,較難得到資本的青睞,以至于團餐企業整體發展較差,大型團餐寥寥無幾。
成本控制不足,利潤空間下降。2015年團餐50強企業中前40家企業的原料成本增長了28.7%,高于營業收入的整長幅度。
當前無論是從原料采購到物流配送,從產品制作到產品輸出,團餐都要求建立統一標準及流程。
潘多拉創始人徐傳佳認為:“未來團餐的主要消費群體是80后和90后,他們已經被社會餐飲教育過,對餐品質量和服務提出高要求,低品質的食堂必將被他們拋棄。中國團餐企業處于同質化和低價競爭的層面,誰能在即將到來的博弈中,擺脫低緯度廝殺的困局,抓住用戶感受和價值,就能率先殺進團餐新榜單。”
關于未來團餐的三點預判
▼
潘多拉面對這一現狀的做法是:將美食廣場模式引入團餐,為企業員工提供高品質,品類豐富,環境時尚的服務。
徐傳佳看來,高質量的團餐可以通過“留住胃”,幫企業留住人才,所以通常甲方會非常重視。關于未來團餐,徐傳佳提出三點猜想:
—【 1 】—
從大食堂到社會餐
△
未來團餐不僅有多元化美食,還會更有品質。
未來團餐的發展就是從大食堂變成社會餐,從單一的變成多元化美食,從量多、便宜變成更有品質,更精致,更營養,更有逼格。把吃飯從一個簡單的用餐變成交流的事情。
基于這個趨勢去大破大立,把概念、味道、空間全部打破。原來都是普通的快餐,今后就是特色風味美食,把傳統的大食堂變成美食廣場,在這個模式下去調換,末位淘汰,長久保持餐品的高品質和豐富。
最重要就是兩端,一是對接更多優質的餐飲品牌,團餐需要有優質的內容;二是基于C端的價值,如何通過吃飯這個入口,提供更多的員工服務,經營這個固定的社群。
—【 2 】—
團餐顧客即是資產
徐傳佳認為,團餐顧客即是資產。以華為舉例:團餐服務1萬名員工,平均年齡28歲,平均月收入2萬。這其中就有個商機,如果一個樓盤廣告想讓這1萬人看到,他是否愿意付費?那么這個用戶畫像高度匹配的群體將是商家的超級目標客戶。
△
華為團膳用餐場景
團餐企業服務這群超級目標客戶,與他們有最直接的互動關系,同時擁有他們就餐排隊的5~6分鐘的時間。如果利用這段時間推出一個APP,通過一個線上游戲或者線上優惠活動就能輕松獲取這部分流量。
當這個模式成熟以后,再將APP開放給其他團餐企業,吸引更多超級目標客戶,就會成為一個很大的O2O平臺。
—【 3 】—
美食廣場模式提高團餐品質
美食廣場模式為團餐提供高品質多品類的用餐服務,同時為小微餐飲提供規范化的入口,成為小微餐飲創業的平臺。
△
美食廣場模式成為小微餐飲企業的創業平臺
城市創衛必然要求取締小攤販,但他們仍要尋找生計,就需要把這部分資源疏導利用。而美食廣場可以為他們提供場地,規范化指導。當年新加坡也是遍地小攤販,就是做美食廣場后,才變成花園城市。
小微餐飲可以在美食廣場的平臺上實現快速擴張,美食廣場則成為小微餐飲企業的創業孵化平臺,并以此獲得新的盈利。
基于以上預測,徐傳佳認為,未來的團餐領域充滿想象同時充滿挑戰,不斷學習,獲取和整合資源十分必要。
競爭已然開始,美餐網、愛大廚、餓了么等餐飲O2O平臺紛紛盯上團餐蛋糕。
“到‘中歐餐創新營’學習是很好的契機。‘參與就有機會’,并不是我們想露臉。其實是需要鏈接更多資源,因為我們做的就是整合資源的平臺。”徐傳佳說,在過去6年,他們的團隊幾乎跑遍了國內外的所有餐飲行業的大型展會,從上海,廣州,到日本,德國,美國,意大利。
內參君認為,未來團餐企業的競爭必將更加激烈,企業需緊跟餐飲形式的變化,把握好趨勢潮流,擁抱好互聯網。同時,也需要探索一個餐企、平臺、客戶企業三方獲利的商業模式。
—點擊下列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參干貨—
一個老員工的自白|這家餐企的離職率為嘛這么低
CEO們栽過的坑|最紅單品|開業倆月就死了
為什么大學生都愛去這家餐企|小吃的大玩法
把路人變回頭客|餐廳怎么起名|高利潤的秘密
統籌:張琳娟|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3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