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語錄】《餐飲時報》報道:大蓉和劉長明–產品是核心競爭力

    如想接收更多餐飲一手新鮮資訊,請關注《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個人微信:22391363

    顧客到一個餐廳用餐,吃到有特色、有品質的菜,就會對這個餐廳產生興趣和認同。有些經典菜品還成為餐廳的代名詞,像夫妻肺片、麻婆豆腐等,餐廳的品牌和菜品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緊緊連在一起。

    我認為,搞餐飲首先要把菜品做好,“槍桿子里面出政權”。這是真功夫、硬道理。所以,干餐飲一定要在產品上下大功夫,敢于刺刀見紅,不要追求花架子,搞一些形式主義的東西,或是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舊觀念的制約。有一家剛開業的餐館請我去交流,他們的包廂、大廳裝修得富麗堂皇,墻上掛滿字畫,都是名家作品,看起來滿墻是文化,生意卻很冷清。說到底,他的失誤就是把精力用在花架子上去了,該放到最重要位置的菜品卻不重視,雖然有些菜的技術也不差,但不是適銷對路的產品,人家不來吃。

    市場是檢驗企業的唯一標準。餐飲業的顧客忠誠度是最低的,很少有顧客只沖著一家餐館就餐。原因很簡單,喜新厭舊是人的本性,任何事干久了都會失去新鮮感,再好的菜吃多了也會厭煩,在一家餐館吃多了便須換一家試試。對于那些經常進出飯店酒樓的高層人士來說,在一家餐館連續吃飯的可能性更小。所以開餐館不能寄希望于有多少政界、商界的朋友捧場。這樣的捧場即使有,也不可能長久。不管你有什么關系,有什么人物“罩”到,終究還是有限的。美國人研究過,一個人在社會上結識的熟人,一般不超過800人。靠這800人你能維持多久的生意?能把企業做多大?所以最終還是要靠市場,靠自覺自愿前來報到的陌生客人,要做的是“陌生銷售”。一道菜賣到底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靠周圍老客人維持生意的時代也不復存在。如果到你的餐館來吃飯大多是陌生面孔,而不只是親戚朋友,那么你離成功就不遠了。因此,一直以來我從不強調“老客人”,雖然我們各店都有自己的老客戶。大蓉和一個店每年接待40萬人左右,平均每天1200多人,這當中絕大多數是我們不認識的新客人。有了源源不斷的新客人,餐館才不會成為一潭死水。

    先有產品,后有企業。作為餐飲企業,產品就是菜品。只有菜品在市場中得到認可,餐飲企業才能立足。如果你要開餐館,就必須誠心誠意、滿腔熱忱,帶著夢想做出最好的美味佳肴,讓客人既飽口福也飽眼福,還需“心服”,即帶著滿足的心情離開。如果你把顧客看作傻瓜,認為自己最聰明,那么顧客也會把你當作傻瓜,根本不進你的門。如果你滿門心思只想著如何掏客人的口袋,在產品上偷工減料、粗制濫造,那么你最終什么錢也賺不到,弄得個雞飛蛋打。所以說辦餐飲企業要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菜,像藝術家創造作品那樣做好每一道菜。我們強調精益求精,就是強調真心實意對待客人。只有真心實意,才有精益求精。

    一個餐飲企業有很多營銷模式,如營銷策劃、廣告包裝、文化提升、裝飾品位等。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重視文化品位和企業形象,甚至提出“餐飲業的競爭就是文化的競爭”。這當然是好事,說明我們餐飲企業的素質越來越高。但我們不要誤以為“文化”只是書畫、裝修、擺設、環境、景觀。實際上餐館做的是飲食文化,你的每一道菜都是文化,都有很深的歷史淵源,有濃郁的地方風情,背后都有生動的故事。菜品才是中國飲食文化的核心,而環境、景觀只是陪襯。就像看戲,舞臺美術雖然重要,但人們觀看的主要還是舞臺上的演員。你演得好,觀眾鼓掌喝彩;演得不好,觀眾喝倒彩甚至鬧場。即使是高檔的商務宴請,人家更為關注就餐環境,把“面子”擺在第一位,但最終還是離不開吃吃喝喝,主人希望客人吃得滿意,客人希望飽飽口福。這一點想通了,你就會把菜品當作文化來做,而不是當作一盤食物來做。

    大蓉和開業前,在產品研制上花費了巨大的精力,內部也有一些爭議。許多廚政人員傾向于做傳統菜、回歸菜,但我要的是與傳統菜、回歸菜明顯不同的融合菜。他們年輕好學,能接受新事物,即便不完全理解也能堅決執行企業的意圖。開業前由李總牽頭組織菜品研發,劉永東等川廚骨干和請來的幾位湘廚、贛廚到燒烤城、川糧酒樓輪流試菜,湘廚做出來的由川廚改,川廚搞出來的加入湘菜元素。這種頻繁的互動,帶來了技術與思想的大碰撞,為形成產品特色打下了良好基礎。最重要的是,我們從一開始就形成了濃厚的創新氛圍,連那些多年跑江湖的廚師們都感覺到,這個企業和他們干過的其他企業不一樣,每天都有新創意、新菜品,應該更有前途。看到前途便有勁頭,下班后他們也不去打牌、玩耍、逛馬路,寧愿加班加點搞產品。這也是大蓉和能夠留下他們的重要原因。在燒烤城的周年慶晚宴上,我們用新出爐的“混血兒”菜品招待客人,引起來賓的強烈好奇,都說不錯,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開業前,以王正金為代表的一批年輕廚師充實到后廚,上灶的7個大廚有6個在其他酒樓當過廚師長,多種流派的廚藝相互滲透,為大蓉和形成“融合創新”的特色打下了人才基礎。半年的反復試菜,耗費了大量資金,產品上的買單就有20多萬,這無疑是一場賭博,風險極高。現在看來我們是闖過來了,但誰又知道生死一線的距離,跨越得有多艱難。

    開業后連續3個月的虧損,迫使我們加快改進菜品的步伐。為此召開了一個會議,調整思路,把過去以甲魚、酒鬼酒為主的高端消費,調整為以融合菜為主力、瓦缸煨湯為亮點的大眾化路線。又從江西引進一批廚師,合力推出醬豬手、糯香骨、五味鴨等菜品,并對鹽蛋黃系列進行改造,豐富了菜品的結構與味型。那時大蓉和還很寒磣,客人說我們是“一流的菜品,三流的裝修”,我們還只能做到“好吃,便宜,”,談不上“有面子”。后來開了新店,裝修檔次高了,服務也好了,這才做到“好吃,便宜,有面子”。

    大蓉和成立初期,推出開門紅、風味黃金蟹、醬鹵豬手、吉利香菜圓、金龍魚、圓籠糯香骨、青菜缽、天下第一骨、香煎爆鹽魚、瓦缸煨湯10大名菜,美食節上推出了百道新菜。平均一兩個月有幾十道新菜亮相,創新規模和速度達到高峰,一些同行感嘆:“大蓉和這樣的創新速度,我們根本追不上。”此后,我們推出美味白菜、紫砂香酥缽、銅盤仔牛、燒汁鱸魚、黑椒牛仔骨、銀耳木瓜盅、南瓜糯、雪梅娘、玉米馬蹄糯等幾十道創新菜,進一步推動了企業的起飛。2006年以來,青椒系列、石鍋系列、清湯系列等產品的推出,持續了企業的人氣。這一系列產品的連續推出,比電腦、手機的更新換代更快。“升級版”不斷問世,使企業加速前進,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其實,品牌不一定要刻意去做,不一定要靠廣告宣傳,只要埋頭苦干,把產品做好,把服務做好,自然就會有高顧客流量和高滿意度,讓企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大蓉和靠產品起家,靠產品發展,將來還要以真槍實彈的產品打天下。

    創造新產品,實際上就是創造新需求。我們不能改變市場,也不能改變規律,只能引導消費。跟一些優秀企業相比,大蓉和的創新能力不算最強,那我們就笨鳥先飛,比人家更努力更勤奮。一些顧客說“這里的新菜出得快”,時常來看看又出了什么新菜,這是對我們最大的褒獎。新品推出快,也就成了大蓉和的賣點。

    重視產品,包括重視產品的包裝,要避免“一流的產品,三流的包裝”。菜品的包裝主要是裝盤和擺桌,涉及到造型、色彩、器皿、裝飾,凸顯出檔次、風格、品位、修養,是所有餐館的必修課。在這方面,可以多參考西餐、日本料理,他們的裝盤以簡約、高雅著稱,裝飾感極強,色彩搭配非常合理,一份菜拿出來簡直就是藝術作品。就說器皿,要和餐館的市場定位、裝修風格協調,不管是原生態的、高雅的或是豪華的,器皿都要與之適應,或表現簡樸之美,或體現高貴之美,或展現奢華之美。裝盤也一樣,我們到任何一個地方考察,都要注意學習人家的裝盤技巧。大蓉和的目標是讓老百姓“在五星級酒店吃大眾化美食”,在器皿的運用上主要是高檔、雅致的白色瓷器,配合以精致的黑陶或其他器皿。有些裝盤還直接與烹飪有關,例如“石鍋三角峰”,用的是黑陶盆,將陶盆加熱,直接在里面成菜后上桌,視覺沖擊力和味覺沖擊力都達到絕配。

    市場就是顧客。哪個出錢買我的產品,我就跟著哪個走。我相信,這個理念代表了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是符合市場經濟法則的。市場經濟就是讓市場來決定生產什么,而計劃經濟才是讓市場跟著計劃走、跟著生產走。

    中國第一家餐飲專業手機報——《餐飲時報》手機報

    每月7,最新實用餐飲資訊發送到您手機!

    您現在看到的,是《餐飲時報》免費公眾微信,不是手機報

    只是手機報部分往期內容,手機報內容更多、更新、更實用、更快捷!

    只需您電話1866014753718660783761,或者微信cyykb2221411514931訂閱即可。隨時訂閱,隨時退訂,隨時換號。

    《餐飲時報》公眾微信號:cyykb111

    《餐飲時報》網站:http://www.cyykb.com

    《餐飲時報》QQ群:282756788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2162.html

    (0)
    上一篇 2013年9月11日 08:30
    下一篇 2013年9月12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