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店,開了17年,從開業到現在,曾有6次差點關門歇業——這是一位老餐飲人真實的餐飲歷程。
今天,很多人都在說:“2016年餐飲最難干,大批餐飲將關門”。
這位做了17年的老餐飲人說了:經濟再不好,總會有市場;經營再困難,總會有勝者!
——《餐飲時報》原創
——《餐飲時報》原創
“都說2016年餐飲非常難干,會關掉大批餐廳,甚至‘某些專家’預言說:死的會是很多傳統餐飲。夏姐,你覺得這次的坎好過嗎?”
——《餐飲時報》創始人小時一見到夏姐——這位做了多年餐飲的老餐飲人,直接發問。
夏姐哈哈一笑:“我做了17年餐飲,中間差點6次關門歇業,什么難都遭了,2016年這點難,算什么呢!”
于是,一下午的時間,小時傾聽了一位老餐飲人百折不撓的“劫難之路”——
夏姐,今年48歲。1999年,從沒接觸過餐飲的她,接手了一家別人經營不下去的餐廳。這家店曾經很紅火,是一位四川老板開的,后因四川老板回老家轉手給別人,一年之內,因經營不善幾經轉手,到她接手時整個餐廳已經難以為繼、破舊不堪。
“這哪里是個酒店啊!”夏姐對當時的印象記憶猶新。不僅設備完全老化,最可怕的是衛生:到處是污垢,甚至蟑螂橫行。
第二天,夏姐就把全家人、連同老家的親戚幾十號人都叫來幫忙打掃衛生,經過三天的徹底大清除,餐廳在衛生上煥然一新。
于是,緊鑼密鼓就開業了!
開業2個月,唯一廚師甩手走人
差點關門!
這家餐廳一直沿襲四川老板開創的川菜+火鍋,因為轉手太多,廚房的人也基本走光,就留下一位炒川菜的廚師,其他都是沒上過灶的小工。夏姐把這位川菜廚師提拔為廚師長。
夏姐以前沒做過餐飲,和這位廚師長接觸一段時間下來,隱隱感覺不快:問什么問題,都應付回答;對菜品提個建議,都會反駁:你不懂菜品,我都做了這么多年了!
一天,一位老顧客把夏姐叫來:你今天的火鍋味道不對!
趕緊嘗了一下,確實和平時不一樣。夏姐馬上問廚師長怎么回事,廚師長慢悠悠地說:“有一種火鍋調料用光了,以前都是老板都是從南京買回來的,當地沒有,所以沒放。”夏姐一聽急了:“沒有為什么不想辦法?為什么不告訴我?”廚師長回答:“告訴你也沒用啊,你又不懂!”
“我當時真想揍他,但是想了想還是忍了,打跑了咱連個上灶的都沒有啊!”夏姐回憶說。
她趕緊找人從南京幫忙買,結果,這位同樣做餐飲的同行告訴夏姐:這種調料在夏姐當地市場就有賣!而且這個市場距離夏姐的餐廳,直線距離不超過一公里!
“我當時那個火啊!跑到市場買了調料,拿到廚房,狠狠地扔在他面前!告訴他,明明市場上就有的東西,你故意給我來這一套!”
廚師長雖覺得理虧,但仗著自己的手藝好,跟夏姐叫板:我不干了,你怎么辦?!
“你愛干不干!不想干走人!”夏姐直接讓他走人了。
“賭氣”的后果,就是店里一個正經川菜廚師都沒有了,尤其他是唯一掌握調火鍋底料的師傅。
川菜火鍋店,沒一個川菜廚師,火鍋底料一般人也不會調,這不是要關門的節奏嗎?——夏姐經歷了開業2個月來最大的挑戰。
“那時候剛做餐飲,認識的人少,也沒有關系渠道。勉強有人介紹了個廚師過來,人是四川人,但卻是跟山東人學的川菜,可想而知川菜的水平如何。從此,生意從此一落千丈,最差的時候一晚上一桌都沒有。”
“經營持續下滑,我覺得這樣下去不行,于是果斷停業裝修,我打算改為做魯菜,畢竟在山東魯菜師傅好找。也真是走運,店面裝修完后,別人給我一個廚師,年紀很輕但特別有悟性,炒菜的口味比大師傅都好,從此,生意慢慢開始恢復。”
“以前的廚師,喜歡欺負老板不懂,他們故意使絆子,只是想證明你離了他不行。”夏姐總結到,“那時候很多老板都受制于廚師,廚師走人,足以讓一個店關門。”
客人食物中毒,被查封
又差點關門!
裝修換菜之后,生意慢慢轉好,餐廳也慢慢開始盈利。
但好景不長,又出現了意外,而且是餐廳經營中最大的危機——客人食物中毒。
因廚師不當使用原料,誤將非食用品當調味品,造成四個客人食物中毒,四個客人一下進了醫院。對方報警后,衛生局、公安局來查封酒店。
有人支招:是廚師錯誤投放原料,就說老板不知情,酒店就可以不查封,責任由廚師來擔。
夏姐說:“我要是那么做,這些孩子的前程就毀了。我把責任承擔下來,大不了賠錢、關門不干了!”
夏姐當時天天跑醫院,給客人治病,花了很多錢最大限度地用各種方法安慰客人。然后上下疏通關系,折騰了近半年,事情才得以解決,躲過了這場危機。
“這個事,如果處理不好,影響會非常大。你想,出現食物中毒,哪個客人還敢來啊!要是中毒的客人天天來鬧,生意完全做不下去!”
再次遭遇廚師要挾
處理不好,也得關門!
經營終于走上了正軌,夏姐想著能松一口氣了。
一天,她看見店里唯一的洗碗工手凍裂了,覺得很心疼,就讓傳菜班組的一位女員工跟她調換兩天,讓這位女員工幫忙洗兩天碗。
沒想到,這時候廚師長竟然站出來:表示不同意!
“原來,這位女傳菜工正和廚師長打得火熱。決定還沒執行,廚師長找到辦公室來跟我攤牌了,堅決不同意她的安排,說這是廚房的事,我不能管!最可氣的是,他竟然拿出食物中毒事件來要挾:若是解決不好這個問題,員工不滿意,再出現中毒事件怎么辦?!”
“我當時一愣,一拍桌子:上一回是我破財保住了大家,再出現中毒事件,誰的責任誰就自己擔著,誰愿意進監獄,誰不怕死就接著玩!這一巴掌鎮住了他,第二天,廚師長就安排廚房員工輪流刷碗,解決了這件事。”
夏姐說:“我也是面上逞強,那一巴掌拍下去,我心里也緊張。這一關要是過不去,又得面臨一次關門。我當時就想,如果自己的廚師長為了一個這事,跟我翻臉,這種人不用也罷!”
遭遇非典,賠錢2個月
猶豫中差點關門!
做生意真是不容易,不是人禍,就是天災。
很快,又遇上了全國性危機——非典。
那時候,很是嚇人,馬路上天天灑水消毒,公共場合很少見到人,都不出來吃飯了!
餐廳里天天空蕩蕩的,一天沒有一桌客人是常事。但是,一天幾千塊的員工工資要照發、房租要照交,撐著的感覺就是“割肉”。
看著周邊也有很多餐廳撐不下去放假關門,夏姐也曾猶豫要不要放假:“放假,員工一下心就散了,走了還能不能回來都是一個問題。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班子和團隊,因為這個散了,想重拾起來太難了!于是,抱著一個希望,每天給員工打氣:非典很快就會過去,我們用這段時間練兵!”
于是,非典期間,別人家都在關門休息,我們家在徹底打掃衛生;別人家廚師打牌,我們家在比菜練藝。
過了2個多月,非典過去,當憋了很久的顧客出來吃飯時,我們家干凈靚麗的新形象一下贏得了大批顧客。
生意真的火了!
“現在想想,應該感謝非典,正是那段時間,成為我們的轉折點。所以后來我常說:看似是危機的時候,可能是最大的機會。就看你怎么做!”
遇到沒底線的對手
撐不住就得關門!
看著我們生意好,當地一同行在我們斜對面也開了一家店,菜賣得幾乎一模一樣,但是價格比我們便宜10%—15%,還吃100送100,最可氣的是,他還挖我們家廚師。
“遇到這種沒有原則、沒有底線的同行,跟他爭,他降價、咱也降價,就會你死我活,都沒有好下場。我的方法就是:以靜制動!”
“我已經給他算好了,同樣的菜,價格比我們便宜,還打折送券,根本不賺錢,賣得越多賠得越多!他支撐不了多久!”
“我給我們家廚師說,你們想去的,可以去,我可以給你們打個賭:他撐不了半年,肯定關門!”
“但實際上,我們的店真的受到嚴重影響,顧客一下稀疏了很多,營業額下滑到以前的一半,兩個月時到達谷底,這時員工也開始離職。我一直告訴員工:一定鎮靜,堅持把菜做好、把服務做好,同樣的菜,咱們的份足味好,同樣的環境,我們這里讓顧客更舒心。”
“果然,對方經過三個月的狂轟濫炸,經濟上終于撐不住了,菜品分量變小、以次充好,回來我們這里的顧客說,還是這里的菜實在!”
又一次危機關頭,我們挺了過來。
“面對這種惡性競爭,千萬不要慌。你心里一定想著,對方開店也是為了賺錢,他們現在這樣賠錢賺吆喝,目前就是讓咱們先亂了步伐、亂了陣腳,咱要跟著打價格戰,也同樣會菜品分量變小、以次充好,就失去了我們的優勢,失去了顧客信任和口碑,這樣,就達到了他們的目的,他們就贏了!和他們競爭最好的辦法就是——比以前做得更好!”
廚師集體辭職
廚房空殼差點關門!
2004年,開業5年時,夏姐的餐廳已經非常紅火,天天爆滿。
但她卻發現了一個問題:只見營業額不見利潤,天天滿,卻不賺錢!這是咋回事?
一位做過廚師的朋友跟她說,你的管理出現了問題!
夏姐急于解決這個問題,就委托這位廚師幫忙物色一位管廚房的總廚來。找來的總廚,水平高,工資待遇也要求的多。這一下捅了馬蜂窩了!做魯菜的廚師們集體提出辭職,理由是既然新來的總廚高工資,那就是拿我們不當回事。
“既然他們不配合工作,走就走!我一下讓他們全都走了!”
廚房成了空殼,但生意還要繼續做下去。廚房里就剩下三個人:新來的總廚、一個涼菜小師傅,一個洗碗工。
夏姐問涼菜小廚師:你走嗎?你若不走,我就培養你,提拔你去炒菜!小廚師答應留了下來。這邊剛穩下,新來的總廚又說了:我也得走,別人給我介紹了個廚房去包,我已經答應了人家。
夏姐再三思量,只能死馬當作活馬醫:你走不要緊,你把這個涼菜廚師給我帶出來,讓他能獨立炒菜。
半個月的時間,夏姐親自在廚房陪著小廚師向這位總廚學手藝。一道一道菜、手把手的、車輪戰術式教,最后小廚師能炒菜了。
“那個時候,小廚師學了個基本,真正收獲的是我!因為每天在灶上盯著他手把手教,每道菜怎么炒、什么時候下料,我基本都熟了。盡管不上灶,但是一吃菜,就能找出問題在哪里。”
酒店憑一個涼菜轉成的炒鍋廚師支撐了下去,這也是酒店面臨的最大一次危機。
“經過廚師集體辭職風波后,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拿著筷子在出菜口嘗菜,味道不對堅決打回重做,就靠這一點,2006年迎來生意最好的時候,包間提前兩天都訂不上,天天有人走后門訂餐,餐桌之間但凡有縫隙的地方都加上了桌,坐在中間的客人要上廁所,一排的人都要站起來讓位,這景象,比現在的外婆家排隊更牛。”
“小時,你采訪的這個問題,問問哪個老餐飲人會害怕?我們都是一劫一難拼過來的,遇到問題、遇到困難,只有全力以赴,餐飲沒有什么秘訣——就是把菜做好,把服務做好,讓客人舒心!”夏姐笑著對小時說。
最后—— 現在,每天都有人說,2016年餐飲最難干,大批餐飲將關門 再難干,對于一個經歷了6次差點關門經歷的老餐飲人來說 她說了四個字:這算什么! 經濟再不好,總會有市場; 經營再困難,總會有勝者。 關門的,都是遇到問題就退卻的人; 淘汰的,都是不能堅持做好的人! 2016年,做餐飲,回歸初心、回歸產品、回歸餐飲本質,這樣的企業,永遠不會倒! ——《餐飲時報》時刻關注餐飲動態,和餐飲人一起進步!
關注《餐飲時報》,在公眾平臺回復數字獲取更多內容
回復“0226” | 小成功靠朋友,大成功靠對手。餐飲業特有的“共生現象”:對門比肩做鄰居 |
回復“0225” | 這些廚房“兵器”,看看哪些咱們廚房可以用? |
回復“0224” | 新觀點:90后的家庭 廚房消失,快時尚餐廳成為其飯堂? |
回復“0223” | 2016年,是“優質餐企”勝出年!經濟不景氣,恰是優秀企業的好機會! |
回復“0222” | 餐飲面臨最大問題:供大于求、競爭同質化!做減法,是激烈競爭時代勝出的捷徑! |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3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