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兌面”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家頗有意思的面館,在北京共有5家店,面積從60到100平米不等,是名副其實的火爆小店。在店門口,“一個人吃飯的小館”非常顯眼,一個90平米的門店,賣著人均20元不到的菜品,日營業額大概在5000多元。
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想吃大餐,可以選擇的地方有很多,然而想吃個簡單的便飯,尤其是形單影只地去吃,可能就糾結了。隨著80、90后這一消費群體成為主流大軍,餐廳的定位應該考慮到他們的消費習慣。匆忙的上班族、自由的單身貴族,這些人很少在家做飯,卻又不可能頓頓去吃大餐。小吃遍地都是,然而很多人一看門臉就不再進去了,快餐店給人的普遍印象只是能填飽肚子。基于這樣的考慮,面兌面希望迎合這個群體的需求,做快捷、好吃不貴、環境清雅的小面館。” 此外,乘坐地鐵的人以上班族居多,面兌面選址在地鐵站旁邊,也是為了適應上班族的生活軌跡。面兌面離地鐵站最近的一家分店,距離出入口直線距離不到十米。“地鐵站旁邊,檔口多、正經的餐廳很少,吃個煎餅果子、肉夾饃還可以,想坐下來,安安靜靜地吃碗面,不容易。 面兌面的誕生,也算是鬧中取靜的一種經營思路。”在面兌面,明檔的工作間,讓顧客可以看到自己那碗面從備餐到下鍋再到上桌的全過程;圓形的木頭凳、長條桌,像坐在吧臺吃面;再加上暖色的燈光、不經意間的小擺件、俊男美女服務員,讓這個快餐店有了一種說不出來的文藝范兒。坐在這樣的餐廳里,點一碗并不貴的熱騰騰的面,看著外面匆匆出入地鐵站的人們,大多數顧客早已拋掉了快餐店的固化思維,而認為花小錢一樣也是享受。 面兌面的菜品結構很簡單,總共只有7個種類的面條。每種面分為大份和小份,價格在10~20元不等。 別看每個店的面積不大,門店的數量也不多,然而也有自己的‘中央廚房’。”由于幾家店都集中在北京市的東城區,他們選擇了一家面積較大的餐廳,拿出一個小間作為醬料的“生產車間”。 說到這個車間,這源于單品店的優勢:面條本身都是一樣的,口味的不同在于醬料的差異。將醬料提前做好,每天配送到各個門店,平均2~3天送一次。這樣,門店的操作非常簡單,幾乎每名服務員都能獨立完成煮面的工作,也不用聘請大廚師。
關注《餐飲時報》,在公眾平臺回復數字獲取更多內容
回復“0901” | 1個月、9種方式,把一道創新菜包裝成特色菜! | |||
回復“0831” | 平民自助餐玩好這8招:“日日排隊、餐餐排隊”一點也不難! | |||
回復“0829” | 原創漫畫代替衛生合格證:邊吃飯邊看漫畫,顧客很有安全感! | |||
回復“0828” | “雞蛋仔+冰淇淋”這道甜點已經火遍美國西海岸了! | |||
回復“0827” | 屢試不爽的餐廳互動好招數,這四個方法你都可用! |
加《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微信 18668979692 了解更多新鮮一手干貨 與中國餐飲企業家直接交流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3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