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導讀:肯德基爺爺,麥當勞叔叔??星巴克,太平洋咖啡都上主食啦。各大巨頭都在改變,(我們)不努力不行啊!在較量中,需要在戰略上貌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但是,我們往往做足了藐視,卻做不到重視。
之前,咖啡館“加餐”,被指斥為“不專業”。比如迪歐咖啡這種就是“不專業”的代表。
當時,被指斥的主要理由有兩點:
1、飯菜的味道會掩蓋了咖啡的芳香。
2、餐廳化的環境,破壞了咖啡館的優雅。
(星巴克大爆炸。賣杯子,賣茶葉,賣三明治……)
現在,打臉的是,星巴克也玩起了加餐,比如有一款產品叫:東坡肉溏心蛋三明治。
用我們的想象力試想一下:
某天早晨,在上海的星巴克,你西裝革履地要了一杯拿鐵,又點一份東坡肉溏心蛋三明治。
喝著咖啡,配著滋滋冒油的東坡肉,咬一口蛋黃橫流的溏心蛋……
這會是一種什么感覺?
我想,很多人是會“原諒”星巴克,甚至還有一些人會覺得,在星巴克吃東坡肉是件很優雅的事情。
這不是消費者“犯賤”,實在是品質的不同。
很多時候,場景的轉換,同樣的產品也會帶來出不同的市場反饋。
比如,同樣的農夫山泉,在超市賣2元;在高鐵站就能賣10元;在更高檔的,可能就能賣20元。
再說回到咖啡館加餐這個事兒。餐飲老板是怎么看的呢?
有些人會一臉不屑,覺得咖啡加餐這事兒,不靠譜。
但是,有些老板卻從中看到了“新風向”。
一位老板在微信上跟我說,他們從餐飲巨頭身上看到了“潮流”:
肯德基爺爺,麥當勞叔叔?星巴克,太平洋咖啡都上主食啦。
她說,“這是跟餐飲企業搶飯碗的節奏。”
我追問,“餐飲老板會怎么應對?”
她回復了兩點:
她說,“餐飲企業要用奔跑的速度才能活下去!”
我問,什么叫奔跑的速度?舉個例子?
“就拿我們現在店長培訓及議來說吧,我們現在的安排是早上6:30跑步,晚上10:00后才結束,只有最后一天才有一個聚餐。連尿遁的點都卡的死死的。”
“出差必須學會瞬移,一天兩三個城市家常小菜。”
她的回復出乎我的意料。我想問她,巨頭也只是在轉型、探索,對于已經成為城市龍頭品牌的餐企,有必要這么緊張嗎?
她卻主動回復說:“各大巨頭都在改變,不努力不行啊!”
除了快跑,這家企業還在持續改良。
持續人才大練兵,培訓不放松,
持續完善供應鍵,品質不放松,
持續出品國際化,出品美觀不放松,
持續改善顧客體驗,就餐環境升級不放松。
每天點滴進步,越來越好!
有人說,在較量中,需要在戰略上貌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但是,我們往往做足了藐視,卻做不到重視。
因此,我覺得有必要記錄下這次聊天。
因為,我們的餐飲企業VS洋餐飲的較量,是不對稱的。
我們的餐飲企業,都不缺少單點突破的能力,創意,但是缺少系統力量的支撐。比如從店面選址、人員培訓,品牌形象設計、產品研發,再到供應鏈支持,一旦把這些要素綜合考量了,就會拉大差距。所以,我們太需要“持續改良”。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長按二維碼,可訂閱《餐飲視界》
-搜羅世界上最具創意的餐飲-
餐謀長聊餐飲
品牌 | 創意 | 營銷
人數定位:策劃人,營銷者,品牌官,其它可繞行。
本文由【餐謀長聊餐飲】整編于
餐飲王道,編輯/Nana
(注不注明出處是你的事)
上下拉動 | 聯系我們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