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開餐廳到造餐飲平臺,大龍鳳創始人在唱哪出戲?

    彪哥(原名魏旭翔)在廣州餐飲圈是著名的“懂吃”的品牌創始人,一手打造大龍鳳、祿鼎記等“餐飲潮牌”,當年帶著團隊,不僅硬生生將剛問世便遭遇禽流感的大龍鳳盤活,還成了著名的“排隊餐廳”。在創造了大龍鳳、祿鼎記的成功后,“城會玩”的彪哥又開始操盤“聯合造食”,試圖打造全國首個基于餐飲的生態平臺。

    彪哥聊大龍鳳怎么玩營銷

    專做廣東名菜雞煲的大龍鳳,幾乎是伴著禽流感疫情誕生的。

    2013年,彪哥看上了雞煲這個廣東的著名美食,想在這個著名品類中,塑造出一個品牌。于是,大龍鳳在廣州應運而生。

    ▲大龍鳳創始人彪哥(原名魏旭翔)

    開業不到3個月,禽流感來襲,重災區廣州幾乎“全城恐雞”,跟雞有關的飲食一落千丈,“專業賣雞”的麥當勞、肯德基都挽不住頹勢,而這對剛剛“出生”,又專做雞煲的大龍鳳來說,無異于一場巨大災難。

    ▲粵劇演員成為大龍鳳吸睛的第一步

    幾乎沒人能想到,大龍鳳這個全新的品牌,宣傳還沒鋪開、還未收獲口碑、沒有顧客沉淀,居然能在這場禽流感襲城中生存下來,包括大龍鳳的創始人彪哥自己。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大龍鳳開業近4年,除了在和禽流感抗爭的那年,等位的隊伍排了3年。是什么讓這個“零基礎”的品牌成為大眾心目中的“潮店”,寧愿排隊都要等?彪哥把它歸功于那場差點沒毀了大龍鳳的災難。

    1

    “災難”鑄就“排隊基因”

    既然問題出在雞,出在禽流感,彪哥就帶著團隊研究禽流感,生把大龍鳳的團隊都弄成了禽流感專家。

    團隊弄明白了禽流感的原委,就開始從源頭杜絕禽流感,到全廣東去找好雞,哪個養殖場的雞健康,哪種雞肉質鮮嫩,怎么運輸、保鮮更安全……

    大龍鳳也在這個過程中,明確了自己想要的雞的種類。彪哥坦言,為了控制成本,保證人均消費在70~80之間,大龍鳳選雞的標準不是最貴的,而是最安全的,最適合做雞煲的。

    同時,由于禽流感感染人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進食未完全煮熟的病雞,大龍鳳在篩選出優質雞種,杜絕病源后,還有構筑了第二道防線,就是保證每一個雞煲都是100%全熟。

    大龍鳳也在宣傳上順勢打出:我們用心做雞,你們放心叫雞。應景而直戳消費者痛點。

    但這些努力都是消費者看不見的,看不見,就等于不信任。

    于是,彪哥和他的團隊就一桌一桌向顧客宣傳、解釋。但如果每次都貿然沖上去跟顧客交流,很多顧客會覺得突兀,大龍鳳就不斷制造為消費者服務的機會,然后在服務中“植入”禽流感常識,及大龍鳳品質的宣傳。

    不少顧客慢慢開始試著相信、嘗試大龍鳳,有吃、有玩,還不用擔心禽流感。在這個過程中,大龍鳳也學會了怎么去做服務,很多顧客都是在那個時候變成大龍鳳死忠粉和義務宣傳員,為大龍鳳積累了第一批種子用戶。

    在禽流感中,大龍鳳不僅沒有死掉,反而在一種幾乎沒有競爭對手的狀態中,完成了口味的改進,口碑、人氣的原始積累,當禽流感過去,大龍鳳便開始爆發,開業近4年,到今天4家店,仍然每店排隊。

    有時候,可能正是被逼得無路可走了,才走出了自己的路。

    2

    把傳統用年輕人能接受的方式傳達

    除了取得消費者信任、口味好,促成大龍鳳排隊的原因,在于大龍鳳的營銷,年輕人覺得它好玩、很“潮”、符合個性,而彪哥把這功于大龍鳳的兩個基因,一是危機中完成進化的雞煲、服務,一個就是貫穿整個大龍鳳的粵劇文化。

    傳統的粵劇怎么會和“潮”掛上鉤呢?

    “其實我們是想向年輕人傳播一些傳統文化”,看著父輩們每天熱愛、自己聽著長大的粵劇逐漸沒落,彪哥一直想做點什么,“但要用年輕人能接受的方式去傳達”。

    最開始,大龍鳳嘗試過直接在餐廳中播放粵劇,但幾乎沒人理,年輕人更喜歡流行音樂,不喜歡粵劇那種咚咚鏘鏘的聲音。

    但這個過程中他們發現,年輕人雖然不喜歡聽粵劇,卻非常喜歡粵劇的戲服,大龍鳳店門口“全副武裝”的花旦、小生,幾乎成為商場的“風景區”,路過的年輕人都要去合照。

    大龍鳳專為粵劇演員開辟演出劇場

    所以,在之后的推廣中,大龍鳳是有選擇性、循序漸進的,先從年輕人喜歡的視覺上切入,不光在門店加入穿戲服的粵劇演員,還把餐廳裝修得像個戲院,當年輕人開始被吸引,開始感興趣,又從聽覺上向年輕人傳播粵劇。

    大龍鳳現在已經開始找一些音樂人,做粵劇改編的粵語歌曲,希望更多年輕人去接受粵劇的唱腔、文化。

    除了在門店上做功夫,大龍鳳還擅長跨界營銷這種互聯網界常用的手段。

    大龍鳳第一次跨界合作,是參加廣州寶馬周年慶,正是粵劇文化,讓大龍鳳在其中吸睛無數。粵劇演員一身戲服出現在寶馬的周年慶典,最現代的汽車搭配最傳統的戲服,碰撞出無數火花,成為全場焦點,很多人通過這場活動認識了大龍鳳。

    ▲粵劇演員坐著奔馳外送大龍鳳雞煲

    之后彪哥“變本加厲”,在和奔馳的合作中,直接讓粵劇演員們穿著戲服,坐著大奔去寫字樓送雞煲。試想,戲服、大奔、雞煲,三個根本不搭嘎的元素,居然和諧地出現在你眼前,你會不會駐足停留,拍個照,發個朋友圈?

    這就是大龍鳳的跨界營銷,一切都建立在“雞煲”、“粵劇”這兩個基因上。“確定好基因,所有的品牌策劃、活動,其實都是圍繞這兩個基因去展開。”

    確定的基因,其實就是大龍鳳品牌營銷策劃的核心,合作方因為這個核心被吸引,合作時圍繞這個核心策劃,獲得傳播,又引來更多品牌合作的靈感,形成良性循環。

    3

    打造首個餐飲生態平臺

    在大龍鳳上,可以說彪哥嘗夠了傳統、新潮融合碰撞,以及跨界合作的甜頭,既然跨界都能合作,餐飲界內部本身,怎么就不能有更多合作,更開放呢?

    “聯合造食”就是餐飲界開放合作的一個實驗品。

    彪哥一次找辦公室時,不僅想為員工提供一個辦公室、會議室、餐飲需要的實驗廚房,還要學習谷歌這些互聯網企業,給員工娛樂、休閑的空間,但除了辦公工位,會議室、實驗廚房、休閑區的使用率是很低的,一個品牌、一個公司很難負擔,怎么辦?

    現在汽車、自行車都可以共享了,為什么辦公室不可以共享?于是聯合辦公的雛形在彪哥腦中形成。

    現在,一個4000多平米的“聯合造食”辦公室已經落地廣州琶洲,不僅擁有眾多獨立辦公室、休閑區、實驗廚房等硬件,還有眾多讓人欣羨的軟件。在入駐“聯合造食”的品牌中,除了各家餐企,還有從品牌策劃、logo設計、店面設計,到原料供應商、設備供應商,再到地產商、資本方等,餐飲生態鏈上的幾乎每一環,你都可以在這里找到,甚至包括各類培訓。

    ▲聯合造食眾多辦公間,可容納數十個品牌

    就像大龍鳳和寶馬、奔馳的合作,如果當年彪哥沒有找寶馬、奔馳的資源,是不是營銷就會打一些折扣?

    而這樣的餐企不在少數,餐飲界各方咨詢不對等、資源不互通的狀態由來已久,如果各家餐企不僅靠自己的資源打拼,整個餐飲界更開放,會是什么樣?你的閑置資源可能對我有大用,我的也一樣。

    可能有人覺得,這不就是互聯網流行的孵化器嗎?但彪哥說,不,“聯合造食”不是個孵化器,而是只關注餐飲的生態平臺。

    ▲聯合造食有可共用的實驗廚房

    聯合辦公,讓餐企更好地溝通,實現“互助”,只是“聯合造食”的初級形態,隨著餐飲生態鏈上各環節企業越來越多地進駐“聯合造食”,整個平臺就是個大的資源圈,平臺上每個企業都能享受到“共享”資源的福利。

    其實,中國餐飲很多難題是自己給自己造成的,比如各企業間互相制造壁壘。而隨著眾多新餐飲的進入,餐飲已經在向著更開放的方向發展,賣烤肉的可以和賣烤串的合作,日料餐企和日料餐企也可能不是對手,而是合作者,實現“共贏”。

    彪哥理想中的“聯合造食”,就是這樣一個可以系統性地涵蓋餐飲生態鏈上各環節的生態平臺,就像一個小型生態系統,可以企業可以在其中交換資源、互幫互助,自我供給,自由生長。

    ▲公共辦公區域的每盞燈都有插座,可以在任何地方插電,辦公

    而“開放”,是“聯合造食”的根本。在“聯合造食”,還有一項會員制,你不一定要在這里租一間辦公室才能享受這個平臺的資源,只要是會員,都可以在公共區域辦公,參加各種交流沙龍、培訓,新餐企學習老品牌的經驗,老餐企了解年輕人的想法。

    和餐飲有關的一切,好像都可以在“聯合造食”這個生態平臺中找到一席之地。

    記者手記

    彪哥說他不想靠“聯合造食”賺錢。這話,我信。

    說實在的,想靠租金、會費賺錢,頂多賺些小錢,賺不了大錢。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阿里巴巴當初做淘寶,讓這么多中小企業免費賣東西,不僅不賺錢,還燒錢,但當它經營起一個網購的生態,誰會懷疑阿里巴巴的賺錢能力呢?而它現在依然不靠淘寶入場費賺錢。

    當然,“聯合造食”剛起步,沒人知道未來它會怎樣,但更開放、更多合作一定是未來餐飲的方向,未來甚至會頻繁出現并購、收購。這不是什么壞事,中國餐飲至今沒有出現一家可以稱為巨頭的“國產”上市餐企,也和長久以來大多數餐企相對孤立的發展模式有關。

    現在看來,至少“聯合造食”已經走在一條探索正確的道路上,我們只能祝它好運。

    記者 | 紅餐網_陳言

    視頻 | 紅餐網_羅小莊

    《陳洪波高端訪談》往期回顧

    旺順閣張雅青|辣莊魯小旭|武圣王剛

    黃記煌黃耕|金百萬鄧超|新辣道李劍

    蠔爺陳漢宗 |云味館遲煥濤|72街周明

    慶豐高文慧|東來順周延龍|印巷小館尹彪

    巴奴杜中兵|將太無二邢力|花舍鄭金艷

    釜山料理張東威 |探魚李品熹|德莊李德建

    陶陶居尹江波|迷尚豆撈曾雁翔|全聚德邢穎

    人人湘劉正|很久以前宋吉|比格披薩趙志強

    北京宴楊秀龍|呷哺呷哺賀光啟 |冰城串吧張利

    赤坂亭游忠旺|70后飯吧梁曉黎|小放牛張志民

    半島餐飲集團利永周|局氣韓桐|順風123戴華露

    花家怡園花雷|耀華飲食集團區又生|客語許可鵬

    避風塘葉錫銘|一茶一坐林盛智|木屋燒烤隋政軍

    百年老媽李華 | 阿五黃河大鯉魚樊勝武 |望湘園劉慧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6425.html

    (0)
    上一篇 2017年2月5日 20:28
    下一篇 2017年2月5日 22:1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