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快餐“,你被誰拋棄?

    “洋快餐大佬”身陷轉讓風波,“萬年老三”德克士難堪大任,今年,“洋快餐”的日子很不好過。

    就在9月2日上午,外媒報道阿里集團的螞蟻金服可能出資4.6億美元,成為百勝集團下一步的接盤俠。

    由最初的新奇、到中間的火爆,再到近幾年的平淡無奇甚至走下坡路,西式快餐怎么一步一步走向”沒落“?

    究其原因,一言難盡,但抓不住年輕顧客的真正需求,沒有”與時俱進“才是真正的痛點。

    進入內地30年 “白富美”變“屌絲”

    中國有句老話叫:“三十而立”,意指30歲時,應該知道自己要有獨立的人格意識。

    不知道外國人能否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即將步入而立之年的“洋快餐”,似乎已經找不回往昔的輝煌。

    1987年11月12日,彼時還被稱為“來自美國的家鄉雞”的肯德基,在北京前門開了全國第一家直營餐廳,由此拉開了西式快餐品牌進入中國的熱潮。

    眼見老對手打開新市場,1990年,麥當勞在深圳開出第一家餐廳。由此,兩大全球知名連鎖快餐企業在內地的“戰爭”正式打響。

    兩大巨頭不斷占領快餐市場的同時,其他快餐企業也在摩拳擦掌,西式快餐在10年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首先,肯德基的姊妹品牌必勝客于1990年進入內地,本土快餐品牌德克士于1994年在成都開業,直至1996年被臺灣頂新集團收購,而美國知名潛艇堡品牌賽百味也于1995年進入內地。

    千禧年之前,大大小小的西式快餐品牌,在國內遍地開花、一時無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00年之后,等待西式快餐的是又一個輝煌的5年。

    2001年,本土品牌華萊士在福建開店,并迅速占領了三、四線城市的市場。2003年,美國知名披薩品牌棒約翰也進入內地,開始與必勝客搶奪市場。

    2005年,在美國一直位居麥當勞身后的漢堡王也來到內地,在另一片市場里與老對手們競爭。

    國際大牌紛紛進駐,國內快餐企業也不斷崛起,快餐市場的火爆,隨著中國高速發展的經濟走向了頂峰。

    物極必反,各種問題隨之而來。不斷曝出的食品原料加工問題和食品安全問題,例如蘇丹紅事件、福禧事件等,以及“無厘頭”的馬桶冰塊事件,都對西式快餐的好口碑造成毀滅性影響

    而糟糕的服務態度、淪為公共廁所和流浪漢休息區的門店,一次又一次的把“洋快餐”品牌推向了審判臺。

    隨著各種神奇光環漸漸消失,輕視、嫌棄、討厭甚至厭惡等似乎與西式快餐無關的情緒,開始不斷涌現。

    最近兩年,當肯德基和麥當勞的總部將會出售各自中國區業務的流言傳出后,西式快餐既有可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大洗牌,“洋快餐”前途未卜。

    為何墮落?這些原因不得不知

    西式快餐在內地不再吃香的背后,有其自身的原因以及外部原因,但其正在走下坡路,卻是不爭的事實。

    若非經營效益和效果已經不如往年那樣好,麥當勞和百勝集團舍得出售旗下餐企的中國區業務么?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過高的成本和自身遲鈍的發展,是造成西式快餐在國內逐漸沒落的主要原因。這些原因值得餐飲人借鑒:

    1.成本上漲的幅度超過了企業營收增速,經營壓力逐年增大。

    2.進入國內西式快餐市場的餐飲企業越來越多,同行業競爭越來越大。

    3.行業、品牌的負面新聞太多,影響消費者的心理傾向和消費習慣。

    4.面對自身困難的反應機制太遲緩,應對能力弱。

    5.西式快餐市場接近飽和,新的競爭者仍在不斷加入,導致剩余價值越來越少。

    6.消費者的用餐需求和習慣在發生改變,已從“吃飽”轉變為“健康”,而西式快餐正是“不健康”的代名詞。

    以上原因僅是絕大部分西式快餐走下坡路的總體原因,歸類到個體上,其墮落的原因一言難盡。

    先抓住消費者需求再談發展

    “有需求就有市場”,是經濟學最為基礎和通俗易懂的理論,而現在大多數“洋快餐”品牌,偏偏最不會的就是抓住消費者內心的真正需求。

    資深市場分析人士張燕玲稱,“洋快餐”的情況可以與中式快餐做一個對比。

    早年的中式快餐不論在連鎖店的拓展,還是產品品質和店面標準化,都參差不齊。但是近兩年,一些大的餐飲企業已經把對90后消費新群體的關注上升到了重要的戰略體系。

    反觀“洋快餐”,年輕人對其的偏好在明顯減弱,這是因為中國市場的消費主力在發生變革,而“洋快餐”品牌沒有意識到,或是根本反應太遲鈍。

    她進一步分析稱,國內市場的消費者群體向90后偏移,這個群體與80后、70后完全不同,他們的出生和成長的環境決定了他們對品牌的認可,是需要有溫度、有血肉和能做朋友的,但洋快餐品牌的動作卻很小。

    “洋快餐品牌還在把重心放在怎么開發中式產品上,對新消費者的需求比較漠視。”

    張燕玲認為,大部分“洋快餐”企業的戰略是以全球化為基礎,不可能做單一改變,只能做“四兩撥千斤”的動作,風險過大的超前行為行不通,導致了他們反應遲鈍、處理滯后。

    “洋快餐”正在嘗試做一些改變,但不論是力度還是靈活度,以及與新生代消費者的交互度都還遠遠不夠,中國消費者和美國消費者的區別還是很大,“洋快餐”如果仍不愿意正視這一問題,恐怕會被市場所拋棄。

    記者 | 紅餐網_張然

    精彩內容回顧

    重回一線城市開餐廳!德克士想要逆襲還是僅僅搗亂?

    德克士“離鄉回城”,蟄伏5年的“萬年老三”翻身靠什么?

    賣了20多年脆皮炸雞的德克士,推牛肉漢堡與麥當勞叫板?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請加微信:yummy_ivy

    ↓↓↓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7598.html

    (0)
    上一篇 2016年9月2日 21:36
    下一篇 2016年9月2日 22:3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