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點|外菜大舉入侵!“粵菜式微”只是危言聳聽嗎?

    與溫水里的青蛙一樣,在外來人口蜂擁和“外菜”逐步的擠壓下,一線城市的本地菜一家獨大的地位早已不再。

    以廣州為例,一直名聲在外的粵菜,十年來,市場份額和菜品一直被“外菜”蠶食,再過十年,粵菜還能叫做粵菜嗎?

    今天,我們不談情懷,不談理想,只談餐飲!

    數據:廣州粵菜新店年增長率接近-7%

    根據大眾點評總結的2015年度餐飲數據報告可以看出,2015年全年,北上廣深這四座一線城市的新店數量漲跌中,本地菜均下降,在這其中,又以粵菜在四大城市中的降幅最大讓人驚嘆。

    一線城市情況都好不到那里去。北京的粵菜新餐廳的增長率是-0.5%,上海是-0.3%。而作為粵菜發源地的廣東兩市,其中深圳的增長率達到了-5.4%。

    作為國內粵菜大本營的廣州,其增長率居然為-6.9%,是四大城市的所有菜系中,增幅最小的一個。

    粵菜真不行了?

    有人會覺得這都是危言聳聽,因為本地菜系在當地的餐廳開得多,自然關的也多。

    實際上,粵菜不僅在廣東地區的各大菜系中增長率最低,在北京和上海,其增長率也與川菜類似,僅列地方菜系之后。

    川湘菜爬滿粵菜菜單

    現在,如果還用中國傳統“八大菜系”去劃分餐飲結構,估計要被人笑話了。

    一些你可能聞所未聞的新菜品,在近2年內,如雨后春筍般在各大城市中生根發芽。此外,曾經只是家常菜的小龍蝦和羊蝎子等小眾單品,現在都形成過億元的產業鏈,發展速度之快讓人始料未及。

    此消彼長,有新生事物的萌芽,必然有舊事物的消逝。曾經輝煌的本地菜系,逐漸感受到了外菜帶來的強大壓力。

    在日常經營和生活中,能感覺到粵菜遭到外菜蠶食的例子。

    廣州以往主營粵菜的餐廳,有部分會在菜單后部加入一些口味較清淡的西式餐點以豐富。

    但現在的部分粵菜餐廳,會在粵菜的基礎上,加入宮保雞丁、毛血旺、魚香肉絲、紅燒肉、剁椒魚頭和小炒肉等傳統湘菜和川菜的經典菜品,甚至極少部分粵菜餐廳的菜單中,會有一半菜品是外菜。

    例如,主打中高端粵菜的翠園餐廳,由香港美心集團在香港的第一家粵菜酒家,在廣州太古匯翠園餐廳,就有川菜名菜口水雞出售。

    老廣耳熟能詳的同甘同味酒家,也有麻婆豆腐和東坡肉等外菜名品。而且,外菜的比例逐年增加。

    多元化的人口帶來多元化的口味

    為什么會有越來越多的外地菜系在廣州扎根?首當其沖的原因,便是外來人口的不斷增多,影響了廣州當地餐飲市場分布導向。

    廣州一直以傳統粵菜為豪,與周邊省份的菜式和味道相比,粵菜的口味相對清淡,外地人一時難以適應。

    于是,當大量外省人涌入廣州時,自然而然來帶了當地的地方菜系,以滿足自身的基本需求。與此同時,廣東人對外菜的接受程度也在明顯提高,外菜進駐廣州順理成章。

    根據廣州市統計局2011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廣州市的常住人口為1270.08萬人,其中非廣州戶籍人口達到476萬人,同上一次人口普查同期數據相比,增長43.81%。

    這些常住外來人口中,來自廣東省外的有300萬人。其中來自湖南的最多,有80多萬;其次是廣西、湖北、四川和江西,來自河南的人口也超過22萬人,這些數字還在持續增長中。

    大量外來人口進入廣州,一方面適應著粵菜的習慣,另一方面則借助家鄉湘菜川菜這些餐飲經營低門檻、投入小的特點,迅速打進廣州的餐飲市場,不僅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站穩了腳跟,還開始搶占傳統粵菜的市場。

    于是,部分粵菜餐廳賣著川、湘菜增加盈利的局面開始頻繁出現,涌現佬湘樓、同湘會、毛家飯店和洞庭土菜館等楚湘連鎖餐廳,并且大有繼續發展的趨勢。

    在廣州菜系的地域分布上,傳統老牌粵菜一般集中在越秀、芳村,而在新開發的天河、白云等區,“外菜”的比例非常高,這與外來人口集中有直接關系。

    市場需求比傳統更重要

    不少廣東餐飲人對“粵菜式微”這個說法嗤之以鼻。他們認為,菜單里出現其他菜系的菜品也不足為奇,因為粵菜的一大特點是融合和創新。

    誠然,粵菜對其他菜系的吸收和創新讓業內人士贊不絕口,也頗受市場的青睞。

    如果將外菜的優點或者熱點通過粵菜的烹飪方法進行制作,還能稱得上是融合與創新,但是,僅僅是將外菜的經典菜式拿到粵菜餐廳的菜單里,未免有些簡單粗暴了。

    實際上,粵菜餐廳賣川湘菜,折射出人口遷徙融合與菜系融合這一社會和市場變化。

    現在餐飲圈新開業的餐廳,大部分都難以確定屬于某個特定菜系,因為這些餐廳從菜品到特色都沒有固定的形式,所有的設置只為吸引更多的顧客,創造更大的盈利。

    而一家餐廳里如果只賣某一菜系的菜品,則很容易被市場無情拋棄,哪怕是老字號,現在也要變著法子研究各種口味的新菜品去迎合顧客。

    在此情況下,顧客的需求得到了滿足,餐廳也能賺錢,但正宗的當地菜系餐廳越來越少,每家新開張的餐廳如同“四不像”,顧客也是吃過就忘,對當地的飲食文化影響頗大。

    其他城市姑且不說,有“食在廣州”之稱、以傳統粵菜美食為榮的廣州,當一家粵菜館開始出售川菜和湘菜時,是否意味著粵菜精神在悄悄流失?

    外菜營銷比粵菜玩的更溜

    當下餐飲圈是一個比誰“更會玩”的時代,誰能短時間內聚集大量粉絲,并且增強粉絲的粘度,誰就能迅速搶占市場。

    與市面上色彩斑斕、形式靈活的外菜營銷相比,粵菜品牌的營銷稍遜一籌。

    部分粵菜品牌甚至不玩網絡營銷,也不去試探年輕人市場,而是用老思維和傳統營銷模式進行推銷,收效甚微。

    實際上,粵菜品牌在早前的市場營銷頗為上手,紅餐網(微信號:ygcywzz)記者曾采訪過一位粵菜經理人,其笑稱“現在這些營銷方式都是我們玩剩下了的”,為何當下的粵菜品牌在網絡營銷方面如此滯后?

    上述經理人解釋稱,廣東人做事情講究實在,愿意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將一件事做好。

    餐廳的好壞,不應該由營銷說的算,重要的是口碑以及口碑所帶來的影響,而不是靠營銷短期積累的不忠實顧客。

    如此一來,在“虛張聲勢”的營銷大潮中,淡定的粵菜品牌很容易給普通顧客造成一種“不行了”、“賣不動”的假象。

    想開一家正宗粵菜餐廳?這里有干貨

    不論粵菜經營者是否承認,粵菜在本地的占有率不斷下滑都是客觀事實,部分傳統粵菜企業已經開始采取補救措施。

    市場充滿的不確定性,“餐飲小白”想要借助粵菜打入廣州餐飲圈,應該怎么應對粵菜式微的情況?

    紅餐網(微信號:ygcywzz)記者就此向多位餐飲行業專家請教,得到不少“干貨”解答。

    1.首先應做好自身定位。如果確實想要開一家傳統粵菜餐廳,應把粵菜的傳統完全貫徹。

    例如,應該由粵菜師傅對廚房進行打造,不要聘請僅僅是“會”做粵菜的師傅,而是應該請專業粵菜廚師團隊進行菜品制作,才能保證菜品的原汁原味。

    2.選址也要注意多選擇本地人聚集的地段。大部分外省人雖然都能接受粵菜的口味,但無法成為忠實顧客,想要打造傳統粵菜餐廳,應該深耕本地社區和文化,讓顧客有“賓至如歸”的感覺,逐漸培養其消費習慣。

    3.在店鋪宣傳和營銷上,也要抓住本地人的“痛點”,針對文化內涵和傳統技巧,將消費頻率略低但能力更高的中、老年人作為目標群體進行營銷,避免與其他菜系競爭年輕人群體。

    對年輕人群體或上班族,可采用工作日套餐或折扣等靈活方式處理。

    4.想要做一家傳統粵菜餐廳,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有一定的資金保證運營,并做好心理準備,由于發展較慢,可能不會一下子收回成本。

    5.如果僅是想借助粵菜的名聲打進本地市場,則需要做好調研,看看周邊客戶群最喜歡的粵菜經典菜式是什么。

    在保證制作工藝正宗的基礎上,將這些經典菜式與店內本身有的菜品進行搭配,得到和諧的效果,藉此吸引周邊目標顧客。

    本土粵菜餐廳市場競爭大,幾家大型粵菜餐企體量大、市場占有率高,想要開好正宗的粵菜餐廳并不容易。

    要求經營者能做沉下心來,多挖掘粵菜的精華,去其糟粕,假以時日,才能將餐廳開好。

    投票

    記者 | 紅餐網_張然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請加微信:yummy_ivy

    ↓↓↓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7800.html

    (0)
    上一篇 2016年8月10日 21:32
    下一篇 2016年8月10日 22:3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