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食材 | 鰤魚,沖擊靈魂的頂級食材

    鰤魚中國也叫黃甘魚,是鱸形目鯵科的一種中型海魚,它外觀最大的特點就是黑色眼影和身體上那條貫穿頭尾的黃色帶子。鰤魚肉質甜美,脂膏豐腴,口即能融化在舌尖之上,是日料里的頂級食材。

    (19期)

     “出人頭地”的鰤魚
    鰤魚的生長周期漫長,從它還是幾厘米的幼魚逐漸成為80cm的準鰤魚大概需要三年的時間,在它成長的過程中,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名字(據了解,鰤魚在日本大概有100多個不同的名字==),這種現象在日本被稱為 " 出世魚 ",有 " 出人頭地 " 的意思。

    感受一下,80cm左右的鰣魚

    浜地(Hamachi)體長 30-40 cm的鰤魚幼魚,味道淡泊清新,魚肉富有彈性。浜地富含脂肪的腹部很美味。
    目白(Mejiro)體長達到 60 cm以上的鰤魚,口感變得更有彈性,相比于浜地,味道更好一些,但比較少見。
    鰤(Buri):80 cm以上的成魚,它的魚腹部位非常肥嫩,在時令的時期堪比金槍魚魚腹。
    平政(Hiramasa):體長約1m左右的成年鰤魚,脂含量豐富,口感肥嫩,味道也較濃郁,幾乎達到了最完美狀態。一般能點到平政的店,肯定不是普通店。平政的撈網漁獲量一直都很低,大多數是漁民自己釣到的,所以價格比鰤魚和間八都要高出一些。時令在夏中期,如果大家有機會碰到的話,一定要嘗一嘗哦。
    間八(Kanpachi):體長達到 2 m以上的大型鰤魚,與鰤魚不同,間八的最好食用季節是初秋。這種魚不好加工,考驗師傅刀工,味道很好。
    在日本," 鰤魚 "、" 平政魚 "、" 間八 " 被認為是最高級壽司食材中的前三名(之所以金槍魚魚腩沒有入選,是因為在傳統概念里,魚腩的口味過于濃重而不夠 “高雅 ")。

    珍貴的寒鰤魚
    鰤魚是一種回游魚,兩歲以下只是短距離洄游,但在第三年成為成魚后,便開始長距離的洄游。魚群在秋冬時候,從北海道南下產卵,共分成兩支隊伍,一支從太平洋沿岸南下,另一支沿著日本海沿岸往東海洄游。第二支所經過的日本海秋冬環境十分惡劣、經常波濤洶涌、電閃雷鳴,受到驚嚇的魚兒會吃下足夠食物,然后不再進食,潛至深海洄游。這一支鰤魚因常常與海浪搏斗,肉質緊實,同時為了抵御寒冷,魚身上積累了相當厚的脂肪。因此與第一路南下的鰤魚相比,第二路鰤魚的品質非常高,肉質異常甜美,脂膏豐腴,含油量非常大。在此時便被稱作“寒鰤魚”

    寒鰤魚

    鰤魚的肉質透著紅色,上面布滿油脂。

    寒鰤魚又以富山冰見市沿岸捕獲的“冰見寒鰤”最為高貴,因為經過此處的鰤魚洄游最長,脂肪和肉質較其他寒鰤魚也更好,但是它們只有每年11月至12月間,在冰見外海出現幾次而已,因而冰見鰤產量很有限,是非常珍貴的食材,是全日本最為馳名的鰤魚。以至于全日本販售鰤魚的料理店都以冰見寒鰤為招攬客人的旗幟。
    冰見市場中的寒鰤
    鰤魚很重要哦
    日本全國各地,鰤魚和鮭魚是除夕的吉利魚。特別是在日本關西地區,鰤魚是正月里不可缺少的魚種。尤其是北陸地區,正月里或喜慶之日,餐桌上倘若缺少了鰤魚,那么這個家庭的招待規格就會成為問題。特別是寒鰤,是日本人婚嫁時候過大禮的魚,是萬萬不可缺少的。由此可見,鰤魚在日本人日常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

    歌川広重的浮世繪,畫的是鰤魚和河豚。

    熟成鰤魚
    日本海魚,大多數都是做成刺身或者壽司,相比于金槍魚,鰤魚的味道略淡偏甜,有油脂的香味,但又不會像秋刀魚和沙丁魚等銀身魚那么腥,一般我們吃到的大多數鰤魚都是人工養殖的,肉質偏軟。如果是野生的,肉質會比較韌,顏色也更紅一些。在日本的一些地方,鰤魚肉切下來后會在冰箱里面熟成兩三天,使它更美味。

    淡粉色的鰤魚肉

    嗯?不了解熟成?所謂“熟成”,是“江戶前”時代,用來保存新鮮食材的方法,通過腌制等殊手法延長食材的保鮮期,從而將食物的美味發揮到極致。熟成后的鰤,據說會有不輸于金槍魚大脂的味道。

    熟成的鰤魚肉

    日本料理十分嚴謹,追求極致的口感,魚的不同部位也有不一樣的做法,以追求靈魂般的味道。

    鰤魚部位料理圖

    生吃熟吃都好吃

    鰤魚做成生魚片,口感鮮滑細膩,蘸上的醬油都會滑落而下。

    鰤魚生魚片

    厚切后的魚腩雪白中帶點粉嫩,油花散布得很均勻。一口下去,魚腩油香四溢,卻又不失嚼勁。

    鰤魚魚腩

    鰤魚涮涮鍋,適合不吃生魚片的小伙伴,鮮美的湯頭,滑嫩爽口的魚片,吃下去鮮美爽滑的感覺在口腔中久久不能消去,令人再三回味。

    鰤魚涮涮鍋

    值得一提的是鰤魚的鰓(アラ),說是鰓,其實指的是鰓蓋骨、頭骨后半部以及胸鰭附近的肉,這部分肌肉的肉質緊致,用來烤或者煮味道十分不錯。

    鰤魚的鰓(アラ)

    富山的鰤魚煮蘿卜講究用出生后第三年,長成成魚后,在秋冬季南下產卵的“寒鰤魚”為食材,用高湯、醬油調味,味鮮且甜。
    鰤魚煮蘿卜
    寒鰤的肥美最適合用于鹽燒,選取魚身最肥美的一段,切成厚度適中的魚塊,在炊煙裊裊中煎至兩面金黃,這時在滾燙的鐵板上淋上經典照燒汁,咸甜有度的醬汁瞬間融入鰤魚肉中,些許的焦煳味中和了魚與醬汁的鮮甜,味道甘香。

    照燒鰤魚

    鰤魚握壽司,來自海洋的鮮,脂肪的潤,米飯的甜,混合在一起的清香,加上新鮮山葵泥的辛辣,一口一個,沖擊著我們的靈魂。

    鰤魚握壽司

    菜品制作
    鰤魚大根

    材料:

    鰤魚4切、白蘿卜1個、姜絲適量、木的芽適量
    A:水5量杯、米適量
    B: 砂糖3大量勺、酒 1量杯、濃口醬油3.5大量勺、味醂 3.5大量勺、 鹽 0.5小量勺、 水 2.5量杯、 姜薄片 3-4片

    制作:

    1、白蘿卜切成3公分左右的圓片、削去外皮。在面的中央上用刀切十字,大概1/3深。

    2、鍋中放入切好的白蘿卜片和A,煮至竹簽能輕松串過的程度。

    3、把鰤魚的每切再切成3塊、用沸水焯一下后,再放入冷水沖洗。

    4、把2中的白蘿卜用水沖洗后,再放入清水中煮。

    5、鍋中放入鰤魚、白蘿卜、B中的調味料,邊煮邊往材料上澆煮汁。

    6、煮好后,放入容器中、擺上姜絲、木的芽即可。

    魚用沸水焯去血水,可去除腥臭味。木的芽也叫花椒的嫩芽。
    照燒鰤魚

    主料:

    鰤魚三片
    輔料:
    醬油50ml、味醂50ml、清酒50ml、醬油5ml

    制作:

    1、再把同等份的調味料全放進小盆子裡。

    2、然后再加入醬油5ml調成均勻。

    3、再把魚放入調好的醬汁裡、醃製五六分鐘。

    4、炒菜鍋放入少量的油。

    5、把醃好的魚放入鍋裡煎、冷油下鍋、開小火。

    6、一面煎成金黃焦感就翻面。

    7、另一面也煎過后、把剛才的醬汁加入適量小火煮。

    8、縮汁后就完成了。

    編輯:紅餐網_沈冰(圖片來自網絡)

    紅食材系列回顧

    雪蓮花魚子醬三文魚東濤雞荷仙菇

    蝲蛄鐵皮石斛小龍蝦海底椰杜阮涼瓜

    鮮淮山黑蒜西施舌牛肝菌紫淮山龍利魚

    鮑魚藕帶肉豆蔻牛鞭荔枝菌牛排牛蒡

    紫薯薄殼河豚鮮花食材黑金鮑黑松露

    杜龍魚蒲菜牡丹蝦鮮人參神戶牛肉鰣魚

    南非冰草甲魚指橙牛鞭鐵皮石斛松鼠肉

    魔鬼魚生蠔黑金鮑蓽撥海底椰鴯鹋

    袋鼠肉烏鱧烏賊駱駝 鰹魚 竹莢魚 鱷魚

    蛤蜊 金蟬 馬鮫魚 驢肉 羊駝 象拔蚌

    這里有一個專為廚師量身定制的公眾號

    你還沒有關注么?

    紅廚網

    是一個專注于廚師群體的公眾號

    這里只有最動人的廚師故事

    最新鮮的廚藝資訊

    最有用的廚房秘籍

    最有趣的廚藝人生

    你還沒關注嗎?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8100.html

    (0)
    上一篇 2016年7月14日 21:34
    下一篇 2016年7月14日 22:5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