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導讀: 有人問西貝:只有我覺得不好吃嗎?
有人問華杉:你們華與華的方法是不是也有局限性?
有人問羅胖:專為PAPI醬做了一次廣告拍賣,這不是自己打臉嗎?
換成是你,會如何回答?一個人,一個企業,面對質疑時,該有什么樣的氣度?
今天,為你推薦一篇資深廣告人小馬宋的文章。他曾任北京奧美互動助理創意總監、藍色光標策略總監,一手策劃了廣告界著名的“甲方閉嘴”,如今除了做自己的公司,還是羅輯思維的創意顧問。從他的這篇思考里,你可以找到答案。
我們不能讓所有人都覺得好吃
西貝莜面村的口號是:閉著眼睛點,道道都好吃。
有一次,一個顧客發微博說西貝的菜好吃,接著有人轉發就說:只有我覺得不好吃嗎?
西貝官方微博的回復很讓我意外,他們說:你不孤獨,也有人表達不愛吃。人生在世,圖個安心自在,多吃點喜歡的品牌,不是我們家的常客也沒關系,祝您開心。
其實道理很簡單,世界上不存在一種美食是所有人都喜歡吃的,所以才會有五仁月餅之爭,南北甜咸豆漿之辯論,但是大方地承認這個簡單的道理,卻是很難做到的。
不要試圖把全世界所有的事都辦了
記得有一次有人問他,你們的華與華方法,是不是也有局限性?比如LV在中國的超級話語是什么?有沒有讓產品“擺上貨架就開賣”?
這個問題也是一個挑戰,其實是在問,華與華方法是不是包治百病。
不要試圖占據所有位置
我看到很多時髦的理論,在舉例子時,感覺就是在說我這個理論在所有事情上都是適用的。但是華杉老師的回答是這樣的:不要試圖把全世界的所有事都辦了,留點錢給別人掙。
難道這不是一個特別有智慧的回答嗎?
承認自己會失敗
我在混沌研習社產品進化營學習,第一次講課的是小米的聯合創始人劉德,我們都叫他德哥。德哥是那種戰略上看得清楚,戰術上又非常有技巧和聰明的人。剛開始他負責小米的供應鏈,后來又管小米生態鏈產品。
德哥非常開放,鼓勵我們可以問所有尖銳的問題。這跟大部分的品牌宣講不一樣,臺上的嘉賓往往只談成績,不談問題。
有位同學就問了個問題,大概意思就是你講的這些就一定能保證成功嗎?
他說不會。同學問,如果失敗了,你怎么解釋呢?劉德的具體回答我已經忘記了,大意是說,失敗了就是敗了,那一定是某些地方我們沒做好,或者沒想到,我們重新做就是了嘛。
這好像很平常是不是?其實很難得。一個人當眾承認自己會失敗,并坦然面對失敗,其實是很難的。所以,你通過一個人對待指責和質疑的態度,就能看出他個人的氣度和智慧。
你不買廚邦,那是你的選擇
這依然是華杉老師回答的問題,有人說你們設計的廚邦醬油我實在覺得不好看,雖然讓我一下子記住了,但我不會產生購買行為,就像現在有些品牌為了讓消費者記住,用丑將市場上絕大部分的美隔絕開。請問這樣對不對?
在別人看來,這是個特別難回答的問題。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
但是,華杉是這么說的:不買廚邦醬油,那是你的選擇。市場上有很多品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們為選擇我們的人服務,并沒有計劃讓所有人都選擇我們,也不認為這世界有什么策略能打動100%的人。別的品牌背后也有聰明的頭腦,別人也有別人的市場。
打臉是好事,說明你進步了
這世界上還存在一種人,就是特別喜歡嘲笑別人,尤其是嘲笑那些“打臉”的企業家。
羅振宇今年在PAPI醬廣告拍賣會上也面對了這樣一個問題:你曾經說自媒體不應該做廣告,可是今天你們卻為PAPI醬專門做了一次廣告拍賣,這是不是自己打臉?
嗯,我們真的是特喜歡這種問題,因為每個人都喜歡看別人的熱鬧。
羅振宇的回答是:這個問題就像嘲笑馬云“不做游戲”,羅永浩“手機絕不降價”一樣,非常幼稚。人的觀念和認識都是在更新的。你自己打了自己的臉,說明你進步了呀,這有什么好嘲笑的。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長按二維碼,可訂閱《餐飲視界》
-搜羅世界上最具創意的餐飲-
餐謀長聊餐飲
品牌 | 創意 | 營銷
人數定位:策劃人,營銷者,品牌官,其它可繞行。
本文由【餐謀長聊餐飲】整編于
小馬宋/餐飲老板內參,整編/Nana
(注不注明出處是你的事)
上下拉動 | 聯系我們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