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府撈面李學林:為什么在中國還沒出現巨無霸的餐飲企業?

    圍繞餐飲企業為什么沒有出現巨無霸,未來的機會在哪里,以及哪些東西是餐飲行業應該長期堅守等議題做了深度分享。和府撈面創始人李學林坦言,這里面需要短期的趨勢變化把控,更需要長期能力的深度耕耘。

    01

    為什么中國還沒出現巨無霸的餐飲企業

    疫情期間,整個餐飲行業在都不太好過。除了海底撈、九毛九等企業,和府撈面是這個產業里為數不多比較淡然淡定的品牌。

    疫情期間,無數企業發聲只能堅持三個月,甚至只能堅持兩個月。但是,我冷靜的判斷過,只要疫情能夠在一年之內改善,和府依然能夠活的比較健康。

    這背后來源于我們跟傳統餐飲企業完全不一樣的一套模式。這些年,和府一直保持著對中式標準模式的深度思考,及迅速迭代的創新能力與活力。

    模式上來講:和府撈面將中國傳統的書房文化融入面館,書房面的形式抬高整體的價值感,提高客單,目前客單能達到40元。同時讓快餐具備了休閑屬性,除了剛需以外,店內還配備小吃和奶茶,滿足正餐時段以外的休閑場景,而制成起這一場景的則是和府撈面的中國書房面模式。

    02

    要想做大做強

    餐飲行業未來在哪里

    近十年,中國的餐飲可謂百花齊放,但是能夠生存下來、活得舒服的屈指可數。餐飲掌舵人不僅要對整個大趨勢要有足夠的了解,也要對短期誘惑有足夠定力。

    那么,餐飲長期的趨勢到底在哪里?短期的機會又在哪里?整個產業的深度矛盾在哪里?自己組織的項目應該怎么去做調整?這是這個行業一直要思考并解決的。

    從日本和歐美這些成熟的市場體系來看,他們的產業集中度差不多在50%,比如說日本在48%、美國53%。

    那中國呢?中國 Top 40 的餐飲企業只占到整個市場規模的5個點,而美國的 Top 10 已經占到28%了。

    那中國的餐飲產業如果要做大、做快、做強,他的方法論是什么?未來到底在哪里?

    一是標準化。

    過去中國餐飲的標準化程度是非常低的。如果沒有辦法解決標準化的問題,很多餐飲企業還是要依靠大量的人力,那我們就很難把品質掌控得好。現在,中國餐飲產業的標準化程度還是相對落后的。

    二是資本。

    為什么在餐飲領域沒有特別大的企業?這是因為在很長時間內,資本市場對餐飲行業比較冷漠,沒有太多的信心把餐飲企業推出來。

    三是信息化。

    在中國,絕大部分的餐飲企業還處于一個非常原始的狀態,只用了一些非常簡單的信息化工具,甚至有些連財務系統都沒有。過去很多大型跨國企業的技術,以及信息化程度,今天很多中國民營企業仍然不具備。只有信息化之后,企業才具備融資的能力。

    目前餐飲行業相對還是處于產業鏈底端,而人才大都涌向回報率比較高的產業集群。

    當然,大家首先要從自身找原因,過去的民營企業管理理念相對還是缺乏的,管100人、管3000人、跟管10000人的方式肯定是不一樣的。

    所以,標準化、信息化、組織、資本、人才等等,都是制約了整個產業發展的核心因素。

    03

    市場千變萬化哪些是永遠不變的

    那么,如何在這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中,保持足夠的定力,看到未來的趨勢,看到事情的本質并且剖析明晰自己的優勢?行業不斷迭代變化是不可阻擋的,在動態的變化著又有哪些是不變的呢?

    一是產品。

    無論你是做餐飲的還是其他行業,產品都是一個非常核心的要素。

    二是效率。

    無論是信息化的改造,跟消費端的共連,還是對客人反饋響應的速度,對效率的追求都是沒有改變的。

    比如和府撈面的點餐流程。

    當客人準備點餐的時候,映入眼簾的首先是一些能夠快速填飽肚子的小食,比如說手工香腸,燒餅和炸雞排等。

    這些富含熱量的餐前小食,可以讓饑腸轆轆的顧客在撈面端上桌之前先墊一下肚子。香腸在暖色燈光的照射下,散發出誘人的色香味兒。

    這些小食的價格不高,香腸6元,南瓜餅只要3元,定價很接地氣。

    第二個點餐區是一些涼菜,比如說鹵蛋、鹵雞爪和木耳等等。這些都是價格不貴的開胃小菜。

    第三個點菜區是面,這才是真正的重點,與門口的大幅招牌一樣,和府用清晰的方塊化設計,把面的圖片和價格展示出來,其中最顯眼的是暢銷的經典款——草本湯豬軟骨面,同時還提供多種撈飯、拌面、涼菜和小菜以供選擇。

    在點餐區的下方還有一些健康型的飲料供選擇,這樣整個點餐的過程被精簡到只有三步。

    如果只有一塊招牌的話,那么客人的目光只會聚焦于面點主食上,而忽視了那些能夠提高客單價的小食和涼菜。當客人來點餐時,很有可能只點一份面食,不點其他食物。

    和府的設計精妙之處在于,客人必須要先通過前面兩個點餐區,如果沒有經得住誘惑,就會順手買一些小食和涼菜。

    三是商業資源整合以及成本控制的能力。

    在第一家門店開出之前,和府撈面已經在江蘇如皋投資1000萬元建起了中央廚房;完工之后,又花重金在信息系統、高端人才引進、產品研發上,快遞建立了品牌的標準化。

    在任何一個時代,這個行業的本質永遠不會變,對這些能力的需求都永遠不會變。每個人、每家企業,都無法做到在每一個階段里都能夠抓住短期的趨勢。但是,如何建立起自己的戰略和戰術還是需要思考的。

    雖然我們無法每次都抓住短期趨勢所帶來的機會,但我們要有能夠洞察到長期趨勢和機會的能力,并且要確保我們能在長周期中,把握整個市場趨勢的變化,結合企業自身的基因及需求,變成自身組織的核心能力。

    所以無論市場怎么變,時代怎么變,客群怎么變,當我們有一個長期堅持的決心。

    你要堅信,如果你所處的賽道是一個長期的趨勢,你只要能夠在短期內深刻的洞察市場,能夠批判地進行迭代,你肯定會跑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end-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餐飲O2O“重振2020”專題文章

    ↓↓↓

    — 自救案例 —

    • 滬上阿姨單衛鈞:疫情或成分水嶺,茶飲行業將現兩級分化

    • 餐飲行業如何開啟2020年下半場?數字化!

    • 西貝賈國龍:災難改變了我“永不上市”的想法

    • 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穩定性是未來競爭關鍵項

    • 云海肴日虧百萬自救戰疫:做最壞的打算,期待最好的結果

    • 80家店疫期月流水1300萬,南城香汪國玉:要讓水龍頭一直流水

    • 疫區免費餐食、賣自熱飯、試水數字化,鄉村基的硬核自救之路

    • 西貝“發不出工資”,老鄉雞“手撕員工信”,背后是同一個秘密

    • 500億的牛蛙市場,如何戰疫?解禁后又有何變化?

    • 20天進駐236個社區!日買500單的社區拼團你會玩嗎?

    • 西貝、云海肴的自救:大廚化身李佳琦視頻直播,新零售還會遠嗎?

    • 門店大廚變美食導師!視頻直播是餐企新機遇?

    • 復工大招:推小程序、招“團長”、探索“社群”、玩直播…

    • 樂凱撒戰疫:營收降50%,董事長CEO不領工資,經營團隊半薪

    • 喜家德疫情做戰計劃曝光:一切都是為了活下來!

    — 分析與報告 —

    • 相對疫情損失,餐企最需思考的是消費變化!

    • 后疫情時代,餐企必須修煉的三重能力

    • “今年能恢復到原來的八成就不錯了”,這是一次慘烈的洗牌!

    • 現金流抗過了2月的餐企,三四月該做什么?

    • 餐飲業的“至暗時刻” ,這個報告的數據驚到你了嗎?

    • 深圳9成餐飲恢復堂食,報復性消費卻沒來…

    • 復工后,生意降了7成!現在輪到餐飲企業被抄底了

    • 大數據預警:42萬家餐飲企業生存報告

    • 疫情,正在倒逼中國餐飲業進化

    • 銷量增長29倍!半成品菜和方便食品,2020餐飲的2大新趨勢

    — 餐飲O2O幫扶對接 —

    • 公益直播 | 半成品菜銷量增10倍,但餐廳的涼菜如何解決呢?

    • 疫后復工開業,員工防疫操作做到位了嗎?

    • 公益直播 | 疫情新形勢下,餐飲爆品設計的6個大招

    • 公益直播 | 疫情下,如何抓住餐飲新零售爆發機會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9822.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1月11日 20:40
    下一篇 2020年11月11日 22:3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