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由紅餐網主辦、刻度信息協辦的“2016餐飲財富分享會(成都站)”特邀嘉賓——點融網產品總監寧杰做了有關餐飲融資的主題分享。他從互聯網的角度切入,指出在互聯網金融的大環境下,融資模式是如何給餐飲行業帶來便利。
以下是寧杰的演講實錄
↓↓↓
互聯網金融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互聯網金融?其實我們每天都在接觸互聯網,支付、投資理財、風險管理和對第三方支付。我們用的支付寶、微信支付,這是最初級的工具,可以說它是互聯網金融的1.0時代。
到2.0時候,我們看到有很多跟金融的東西,比如P2P,它做了結構性的改變。以前借錢只能通過銀行,現在可以通過互聯網的工具把錢借給你,它發生了一個結構性的改變。
到3.0會出現什么呢?會接觸到產業結構,我們針對餐飲有餐飲的類型,針對酒店有酒店的類型,它不再是做一個軟件所有行業都可以使用,而是了解這個產業和行業,去做定制化的改變,這是我們所謂的3.0。
P2P,現在很多新聞說這個不好,但是我們要從互聯網金融角度看P2P。如果整個社會需求是空的碗,如果要讓空的碗滿,僅僅用一塊石頭能填滿一個碗嗎?做不到,一定有一些空隙。P2P其實就是水,裝不滿的地方只需要放水就可以了,水可以覆蓋到那些覆蓋不了的地方,這就是它所存在的意義。
剛剛我們討論結構化改造,那么什么是結構化呢?銀行的融資方式是,收了錢,銀行來決定把錢借給誰,再分布下去。我在銀行存了兩萬塊錢,我不知道銀行把這個借給了誰。那么P2P模式做了什么結構化改造呢?是點對點。可以使交易雙方都知道,雙方直接溝通,是一個間接融資的模式。
現在所謂的“分享經濟”,都是在做這件事情,比如大家經常用到的打車軟件,就是把以前出租車中央分布式的模式,變為以司機為單位的服務乘客,大大提高效率。這個是互聯網可以做到的,不是創造新的東西,而是變得更有利,更有效率。互聯網只是一個工具,幫助我們如何利用它。
互聯網如何將融資模式簡化
打個比方,我要撮合左邊和右邊的人,左邊的人需要錢買房子、車子,但是他們錢不夠,我們就是先找到這些人,通過跟各種各樣的平臺合作和銷售人員,找到這些有金融需求的人。
同時,我們做貸款審批,把這個審批完的貸款放在點融網這個平臺上,同時我們的五百萬的投資人,可能每個只投幾千元、幾萬元。這些錢,99%都是來自互聯網,所以沒有線下、也沒有人跑路,不需要先賣給銀行,然后再賣給貸款,我們在中間只做信息的撮合,幫助兩邊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這種形態跟傳統的金融業有什么不同?銀行是否不需要開分行了?開一個支行成本是非常高的。互聯網金融的結構不需要這么高的成本,很多成本都可以降低。
成本降低是否融資成本就會降低?我覺得對,但是不是在現在,現在成本是比銀行高的。但是,銀行能服務的客群和互聯網金融能服務的人不一樣,銀行只愿意服務金字塔頂端的人,但是就一定更好嗎?不一定。
因為銀行沒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服務這么多客群,只能服務那些上市了的、或者有幾百家門店的企業,但是互聯網金融卻可以更好服務這些中小型企業,讓他們拿到錢。長期來看,我們的融資成本會降低,可能過兩年比銀行還要低。
互聯網金融能為餐飲業做什么?
我講3.0,就是要跟產業發生關系,這個不是搭了一個工具就上來借錢,然后借給他就結束了。我們需要基因化的改造,改變它的形態。
比如餐飲行業,我們做餐飲行業借錢就兩個困難,一個是借不到錢,另外一個是還錢麻煩。很多銀行只做銀行貸款,或者一個月還十萬。餐飲行業每個月收錢,不可能借錢不還。
有一種情況讓餐飲業借錢的時候沒有還錢的感覺。比如,每天營業額三萬塊,每天還三千塊是不是沒感覺?如果每天一千塊更沒有感覺,一天一千,一年就是36萬。所以如果我們把這些零散的錢加在一起先給,再每天還,是不是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我們根據行業的實際情況來做解決方案,根據這個解決方案,不需要老板每次去籌錢,只要每天開門做生意,錢就還完了。
都說餐飲行業步入互聯網時代,有非常多的工具大家都在使用。從導客和等客的部分,到供應鏈的工具、支付的工具,包括前面刻度信息等數據信息,所有這些數據都是有價值的。
但是,我們有沒有使用這些價值呢?我覺得沒有,目前國內餐飲業沒有挖掘這些價值。我們有幫助餐飲企業營銷,有幫助餐飲企業管理,但是這些企業有沒有把數據變成錢呢?還沒有。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把所有這些數據,變成所有餐飲企業的信用,變成錢。只要看到這些數據,我們就可以輕松拿到一筆貸款,然后輕松的還錢,這就是我們做的目的。
餐廳進行融資的兩種模式
為什么現在有那么多的餐廳獲得融資,但是同時也有很多的餐廳開不下去、倒閉了呢?因為同一件事情晚半年做,可能就不一定對了。
互聯網時代,效率最重要。所以,你有好的理念、好的系統、好的產品能讓你賺錢的時候,你需要做的,就是盡快把這個模式去復制。要有財務杠桿,把現在的店做優化和升級,這些都需要錢。
市場上兩個大的融資概念,一個是直接融資,一個是間接融資。直接融資是你從股權、上市、IPO那里獲得資金;間接融資更多是通過債券,中間不再有銀行,把資金更多引向餐廳。
一個直接融資工具,可以快速高效地做前面一大堆事情。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沒有誰好誰不好,而是管理者的偏好不同,企業發展階段不同,會導致不同的選擇。
什么是管理者的偏好?比如我有一家餐廳,我相信這家餐廳絕對賺錢,我基本上不會選擇股權融資,因為我不希望別人幫我承擔風險,我相信穩賺,我可以以確定的代價開第一家、第二家、第三家。但是如果我不確定,當然希望有人跟我一起來,不希望把全部身家都賠進去。
當你把商業模式做出來之后,才有商業價值,然后才有資本價值,但是要考慮清楚是否適合這個企業經營者和管理團隊,因為一旦進入股權融資的這個里面,你進去不容易,出來更難。
債券融資最為不可或缺
我們再來說債權融資。債權融資像白米飯,每天都要吃,也就說這是每個企業任何階段都需要的,哪怕做了股權融資也需要。現在要通過債權融資,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銀行,這個是最直接的,但是有什么問題呢?渠道還是少了。
但是,我們會細分,把風險不高的企業挑出來,如何來挑這些企業呢?我們需要互聯網的幫助,需要從各種的支付、從各種互聯網管理、從各種ERP找數據,把這些數據找出來做分析,然后看看這一百個企業里面,哪五十個可以做,哪三十個可以做少一點,另外二十個做不了,我們都看數據,而不看銀行財務單、報表,只看數據。
第二個困局就是還款壓力。之前我說,每天還一點,很輕松,我們也放心。解決方案就是,所有的系統和軟件,只要有人在使用,它都會有價值。我們要做的,就是收集這些價值,整合集成。
?內容交流、原創投稿,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yummy_ivy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8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