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顧客就能帶來好生意?他們也能給你一刀

    有個朋友,餐廳老板。和所有的餐廳老板/經理一樣,談起他的餐廳運營,常把“老顧客”掛在嘴上。他說:多培養一些老顧客,我這店就沒問題了。但是,他也知道,團購把老顧客帶壞了,他們也使用團購了,吃掉我不少利潤。

    我是不認可“老顧客”概念的,而且,我旗幟鮮明地認為:老顧客根本是個偽概念。很多時候,“老顧客思維”會影響你做出正確的運營/營銷決定,甚至會變成一種有害的思維模式。

    什么才叫老顧客

    每周或每月去幾次算老顧客?

    比如,食客A先生,就像《甄嬛傳》里甄嬛希望皇帝的那樣,雨露均沾,后宮佳麗平均著睡。一三五去你家,二四六去隔壁,或者一三去你家,二五去隔壁,四六去隔壁的隔壁。這種情況下,你說A先生是你們哪家的老顧客啊?直觀看,A先生不是每一家的老顧客,這是個浪人。但是從每一家自己的立場看,一周兩三次的到位率,這簡直是親生的老顧客啊。

    千萬別說上述A先生不是典型客人——他就是典型客人。現在食品選擇余地大,客人無論基于嘗鮮,或是主動調節食品結構,或是各類交際規格的不同需求,他都有足夠條件和動力,同時保有幾個目標店去恩寵。

    周星馳的老片子《幸運一條龍》里,吳孟達作為茶餐廳老板,熟悉一個風雨無阻,天天來用餐的老人家的菜單,嫻熟接待——這是你想要的老顧客。遺憾的是這種才是非典型性客戶,因其稀缺性,才具有文藝表達價值。

    餐廳與顧客的關系,沒那么穩定

    我們一直在傳達一種情緒,這個“資訊爆發,無限連接”時代的是重構、重組的,是急劇變化的,少了確定性,多了不確定性。

    而市場,它本來就是動態的。相比于大宗商品或工具性商品(比如汽車),餐飲屬于高頻消費項目,決策隨機性很大。而“老顧客思維”屬于“靜態思維”,它不符合一個動態市場的決策邏輯。

    “老客戶思維”不利于審視/應對客戶關系,容易引起情感性誤導。

    我覺得,這個群體的準確名字叫“高頻顧客”,這樣的定義基礎下,更利于你做動作,維護這種高頻,并且深深知道,“高頻”不是“全頻”和“唯一選擇”。

    既然在你家“高頻”,背后的指向一定是:還有在其他家的“低頻”。盡管“低頻”,只要有“連接”,競爭對手就有將其發展成為“高頻”的可能性。而你應該做的,無論啟動價格誘因,或是各類活動,使他保持“高頻”,由“高頻”到持續“高頻”。

    老顧客需要刺激

    另一個誤導是:產生一批“老顧客”后,發生情感認同,患得患失,容易固化產品,創新上動力不足、裹足不前。

    “老顧客思維”容易固化利潤訴求,反而讓他們被別人俘獲。

    有不少餐廳老板經理們,明確地把“老顧客”作為利潤源,拉新顧客時,愿意付出,對老顧客的付出,則動力不足。

    我覺得,老客戶也需要不斷刺激,不斷讓他收獲驚喜。經營者們的擔心常常是:給了一次甜頭后,他會每次都同樣索取。我覺得這有點過慮了。我承認會出現這樣的個別,但不會是主流。

    在互聯網各類的“燒錢”“補貼”模式的影響下,顧客對你是有“驚喜”期待的。而且,他們都知道,驚喜是隨機的——天天有,哪里還叫驚喜?

    得不到滿足,“老顧客”出刀更狠

    在諸多文章中,都在教餐廳怎樣留住回頭客。比如會員機制,比如熟人思維,等等,回頭客多了,似乎也就能帶領更多的新顧客來。

    但實際上,除了少數品牌能夠長時間提供品質如一的產品外,不穩定是大部分飯店都要面臨的問題。老顧客更挑剔,對餐廳要求更高。不管是菜品,還是服務質量,或者是衛生狀況,哪怕有一點問題,都會有“我是老顧客了,這樣對我”的咆哮。

    互聯網時代,給每個人的情緒都提供了出口,大眾點評是吃貨們吐槽的良好場所。老顧客的評價顯得至關重要,差評也會顯得更權威。

    任何事物從來都是雙刃劍,老顧客一旦出刀,下手也更狠。

    來源:搜廚餐考 陳寧

    編輯:紅餐網

    紅餐網,超過60萬餐飲人共同關注!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關注!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9904.html

    (0)
    上一篇 2016年1月22日 21:27
    下一篇 2016年1月22日 23: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