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貝、呷哺都在開的社區店,我認為有2個坑

    主流消費群體普遍年輕化,就近用餐需求逐漸增多,社區店成為餐飲品牌新的競爭要地,呷哺呷哺董事長更是直言“社區店就是未來”。

    社區店真的是個新的風口嗎?餐飲人需要去跟進嗎?

    1

    社區店成為市場新風向

    走紅背后有兩大因素

    餐飲大牌“擁抱”社區店似乎正成為一種主流現象

    去年8月底,星巴克中國首家社區體驗店開業,隨后在成都、天津、上海等地區相繼開出社區店;樂凱撒新開的12家店選址同樣也在社區,甚至于西貝在上海區域門店接近一半都是社區店。

    △西貝社區店

    呷哺呷哺董事長賀光啟在接受媒體采訪談及湊湊時,更是直接表態說:“湊湊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就餐的便捷性是很重要的,而社區店就是未來。”

    種種跡象表明,社區作為商場外賣和到家服務之間的那段空白,餐飲企業已經開始著手布局。而這一趨勢的出現,早有預示。

    顧客分流嚴重,購物商場人氣下滑

    近幾年,隨著互聯網電商的興起,大眾消費渠道更多元化,線上成為匯集流量的主要場景,原本聚焦于線下購物商場的顧客被逐漸分流。

    △購物中心人流下降

    而在此境況下,購物商場的數量仍在逐年增加。據相關數據顯示,去年全國新增900多個商場。看似市場發展向好,實則商場客流分散形勢愈演愈烈。商場人氣下滑,而商場中的商戶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據相關數據顯示,去年全國一、二線城市545家大型購物中心共關店10087家品牌,其中餐飲關店數占比達36%。可見,商場沒了流量池勢能,餐飲企業受到了很大影響,另謀出路只是必然的選擇。

    消費主力年輕化,新需求促使餐企改變

    與此同時,市場主流消費人群發生更迭,85后、90后等成為新晉消費主力。方便、有個性、獵奇、年輕化、上班族等是這類消費群體較為明顯的標簽。而這些特性背后預示著廚房的可有可無,外賣也不再是最佳選擇,就近用餐的需求開始逐漸加大。

    △年輕人選擇就近用餐

    “并不是說年輕人不愛下廚,他們就會特別傾向外賣。外賣或許必不可少,但誰也不會每一餐都吃外賣。而且現在大眾飲食生活已經比較健康化,有很多年輕人每天下班都比較喜歡在家附近的店里吃飯,然后慢慢散步回去。”離石景山魯谷社區較近的一家夫妻快餐店老板王某向紅餐(ID:hongcan18)記者講述著他所觀察到的現象。

    正如王某所言,“隱匿”于社區中的社區店已經成為更多年輕人的選擇,同時也逐漸變成新的流量聚集地。所以,相較于客流下降的商場店,餐企“擁抱”社區便不足為奇。

    2

    社區店這樣吸引客群:

    老年人靠預定,白領靠社交聚餐

    從社區店所處的位置環境來看,身處住宅區、擁有固定消費群體是最大的特性。布局社區店,說到底其實主要就是服務好常住用戶,做回頭客的生意。

    為此,餐飲人需要深入了解社區背后的客群畫像與需求。普遍而言,社區內的住戶以小家庭、流動人口居多。從這兩大主體背后我們可以找到3種不同的人物畫像與需求訊息。

    1
    第一種,老年人需求:預定為王

    小家庭中的老年人將有可能成為一塊 “大蛋糕”,因為當其他家庭成員上班后,對于很多老年人來說最大的問題就在于不便于做飯,社區店可以針對這一點增加預定業務線,為老年人提供服務。

    △老年人在家預定用餐

    據不少餐飲門店人員透露,有些在外上班的家庭成員會提前為家中老人預定一周的餐品,讓門店送餐到家,方便老人就餐。

    2
    第二種,嬰幼兒需求:產品、服務為上

    小孩往往不具備經濟能力,但其背后的引導消費能力不可小覷。小孩是小家庭中隱形的消費力量,在外就餐時,父母多數會先考慮小孩的需求。所以餐企應該針對小孩在門店做一些設計,比如門店套餐搭配要符合小孩的口味,且營養均衡,服務更細致、溫情、貼心等。

    △餐廳服務員為兒童服務

    而在這里針對老年人和小孩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這兩類年齡階層及他們的身體素質決定了他們在口味上、品質上的穩定性訴求,以及服務上的精細化需要。

    也就是說,社區店在產品上需要做到高度標準化,服務上應有一些針對性的細節設定。比如西貝上海的社區店內有親子洗手臺,以及針對幼兒的一些用品;大家樂在店內桌面上設置隱藏式USB接口,讓消費能更好地使用智能設備,以此來增強對消費者的粘性。

    3
    第三種,年輕白領需求:顏值高、能聚餐最好

    相關調查顯示,流動人口中的年輕白領不存在養家壓力,對生活品質有一定追求,他們在快節奏的工作之余會更享受“坐下來”的慢節奏生活方式。年輕白領是社區店的消費主力軍,社區店的設計應更多地迎合這部分客群。

    比如店鋪的設計上要年輕化、顏值高,產品上可以加入適合慢慢品嘗、邊聊邊吃的下午茶類產品。社交、聚餐等是年輕白領們的基本訴求,餐企可以基于這兩點在場景上多做設計。

    比如小大董就打造了一個社區店,以家庭、社交聚餐為主,在店面裝修方面選擇雅致輕松的格調。

    △小大董社區店

    在這三者之外,根據社區的生活化屬性,社區店的消費需求還可以外延。比如餐企可以設計一些生活化的消費場景,比方在產品上,可以提供粥品、燒烤夜宵等比較符合消費者生活化需求的產品。

    又或者在餐廳提供消費者與寵物相處的生活場所,像部分星巴克社區店專門為寵物提供了休息區、寵物菜單等服務。星巴克社區店負責人指出,融合感情、傳遞美好是星巴克社區店的理念。

    △星巴克社區店

    這實質也應是社區店本質上的基本理念。不論是精細化、優質的服務,還是針對客群而設計的消費場景及產品,都不難看出:社區店本身最大的屬性特征就是給顧客以美好的消費體驗,傳遞一種“家”的溫度。

    3

    做社區店也要小心這兩個坑

    不過,雖然說社區餐飲正逐漸發力,發展前景被市場看好,但當下卻也面臨著一些難題。

    1
    社區附近固定餐飲選址難

    餐企想要在社區開店并不容易,因為許多社區不讓開餐廳。和合谷總經理趙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根據住建部的有關規定,社區餐飲店要與周邊居民樓的直線距離達到20米以上,還得周邊居民簽字同意才能開,這樣的餐廳太難找了。”

    和合谷

    2
    餐車不能開進社區,配送費高昂

    很多社區街道辦事處和社區相關部門,對飯菜、餐車運輸各方面都有嚴格要求,并對餐車進社區的情況嚴令禁止。此前,凈雅食品集團制作了200輛移動餐車但都未能成功進入社區。

    此外,配送成本也是一大問題。社區餐比較顯著的特點就是比較分散,價格便宜,假設一單賣十五六元,如果一個社區只有一單,光配送就得耗費不必要的人力成本和運輸成本。

    對此,一位餐飲品類分析人士指出:“現存問題的確有,但社區店作為一種新趨勢,其背后的餐飲服務價值是存在的,它彌補了外賣從商場送餐到家的那段空白點。現在就看餐飲品牌怎么去調整解決現存的問題。”

    總結

    社區店作為一種新趨勢,還需經歷試錯的過程。基于社區客群,究竟什么樣的店面形式、服務、產品最符合自身品牌的定位,最能讓消費者產生復購欲,綁定他們的下一次消費,餐飲人還需根據自身條件、品牌基因去做更多的探索和嘗試。

    編輯|紅餐_依晴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內容交流/轉載 | 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0527.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1月7日 21:10
    下一篇 2018年11月7日 21:2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