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餐飲業收入突破了三萬億元,但是全國餐飲店數量的不斷增多,也讓很多餐飲人對于2016年的前景憂心忡忡。
1月19日下午,由紅餐俱樂部主辦、沛澤冷凍食品協辦的“紅餐2016首屆先鋒廚藝(廣州)品鑒交流會”舉行。來自華南多個城市的近百位餐飲從業者,共同探討了2016年餐飲發展趨勢和廚藝交流。到底該如何做好餐飲?小編來自會場現場的“劇透”,請關注下列5個關鍵詞,值得我們每位餐飲人思考。
參與活動的餐飲人半島餐飲集團董事長利永周,錦和尚品、錦和味稻創始人歐錦和,沛澤食品創始人莫榮健,紅餐匯創始人陳洪波,美國肉類出口協會代表鄧雅儀,澳洲領事館代表張宇凌,加拿大領事館代表李春敏,知名飲食集團行政總廚Mr.Michael,中山金泰西餐廳創始人郭開揚,廣州極客廚房創始人譚國輝、何海暉,以及來自華南多個城市的餐飲從業者
關鍵詞1:分享
作為國內領先的餐飲整合服務平臺“紅餐匯”創始人陳洪波,他曾經做過廚房的各個崗位,也做過職業經理人,經營過自己的飯店,其中的遇到很多挫折,但都最終堅持了下來。
“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在一家餐廳的廚房做小工。當時想從大廚那多學點東西,但師傅不肯教,我只能趁他打麻將的時候,偷偷去看他的菜譜資料。”活動現場,陳洪波回憶起進入餐飲業的20多年經歷,這件事對他的觸動很大,也讓他感覺到心酸。
陳洪波最想和大家交流的就是餐飲業的分享,他說:“我們的餐飲業還太保守,但到了今天,保守是無法促進行業發展,甚至是阻礙的。從那時候想,有一天我要做點什么,來改變這樣的不好的現象。”
2007年,陳洪波創辦的粵港餐飲網(紅餐網的前身),就是希望越來越多的餐飲人通過網站來分享、互動和學習。2013年,開通了紅餐網微信平臺,目前已經有60萬的訂閱。“2015年又開通了廚藝先鋒微信平臺,不管是微信還是網站,我們一直在踐行奉獻精神,每天都在分享最新的餐飲動態和專業的餐飲管理經驗。”
“我還想強調的是‘利他’,我們總是想從對方的角度考慮,能給對方帶來什么。所以,有好東西我們總會放到網站和微信上去,希望餐飲人共同進步,這也是我們舉辦交流會的目的。”陳洪波說。
紅餐匯創始人陳洪波
關鍵詞2:食材
在如今的餐飲業里,食材顯得越來越重要。西餐廳哪種食材最重要?當然是牛肉。來自澳洲領事館代表張宇凌,為現場來賓講述了澳洲牛肉的特別之處。
據張女士介紹,澳大利亞有潔凈的環境、清新的水和空氣、郁郁蔥蔥的牧場,這些都是優質牛肉的必要因素。“澳大利亞特殊的地理位置,天然隔絕疫病,而且有從農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體系,這頭牛什么時候生了病做了什么處理都可以查詢出來,能夠保障每一塊牛肉的安全性。”
對此,沛澤食品創始人莫榮健深有體會。他在肉品行業深耕了18年,并在2012年創立了沛澤公司,采購來自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地區的紅肉及海產品,并快速成為國內高端肉品進口市場領導者。
莫榮健介紹,進口的每一箱牛肉,都貼有特殊的標簽,不僅顯示生產日期,獨有的編碼就是追溯體系的唯一編號。他說:“餐廳用的牛肉出了問題,如果沒有追溯體系是很麻煩的,餐廳要承擔全部責任,如果能知道問題出在哪里,麻煩就小很多。”
莫榮健認為,是否選用進口牛肉完全取決于餐廳創始人的經營理念。他說:“只開一家餐廳想維持著的話,可能選擇去哪里買肉,不是那么重要。但想把品牌做大,又想降低食品安全的風險,像澳洲、紐西蘭、加拿大這些地方的牛肉,首先是口感好,其次可追溯體系完善,餐廳不用擔心食品安全問題。”
沛澤食品創始人莫榮健澳洲領事館代表張宇凌
關鍵詞3:創新
在餐飲業打拼了40多年的半島餐飲管理集團董事長利永周,談到自己的從業經歷,他依然強調,餐飲人要不斷創新。這個創新,不是簡單地將菜品擺出花樣,將環境裝得高檔。利永周認為,餐飲業的創新包含了三個方面,缺一不可。
第一,必須開闊視野。作為投資人、技術人才和職業經理人,必須把對原材料的認識和應用、對醬料的認識和應用、把廚藝技法的認識和應用,這四個方面結合起來。
其次,要有扎實的基礎。“作為一個專業人才,怎么把材料、作料、技法理解并運用,都需要有基礎,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學習和積累。為什么我們行業有初級烹飪師、中級烹飪師、高級烹飪師和技師的區別,就是積累的程度不一樣。”
如今的餐飲業,新的行業業態層出不窮,如曇花一現的現象太多。利永周認為,這是因為一些創新并沒有把材料、原料和技法結合起來,最終只能嘩眾取寵,得不到顧客的認可。
當然,有了以上兩個方面,餐飲人還必須要有洞察能力。利永周說:“創新要和未來的趨勢結合。如果創新無法給企業帶來效率和效益,創新就沒有意義。”
半島餐飲管理集團董事長利永周
關鍵詞4:技藝
享有南粵鮑王美譽的錦和尚品、錦和味稻的創始人歐錦和認為,要成為一名優秀廚師,首先要有廚德,堅持原則,將食品的安全健康放到首要位置,違法的事情不能做。
“作為餐飲從業者,更要重視食品安全問題。一是要對食材源頭嚴格把關,二是經營者要良心經營,三是廚師要有操守。只有社會、企業、廚師共同努力,才有可能營造一個健康、環保、誠信、安全的餐飲世界。”歐錦和說。
金泰西餐廳創始人郭開揚十分認同歐師傅的觀點,他認為在烹制技術上也需要不斷的改進。他說:“牛排一般六個面,一面受熱,另外5個面就會膨脹,牛肉中的水分和肉汁就流了出來。”
郭開揚1988年進入餐飲業,長期擔任深圳超級牛扒城的出品總監。為了尋找好的食材,他經常在國外考察。2002年,在美國考察時,他決定改善國內的牛排烹制方法,并研發一款適合中國的燒烤爐。
郭開揚說:“美國德州鄉村風味燒烤使用大型工業爐頭和傳統慢烤方式,平均耗時10小時完成一道菜品。如果將此方法直接照搬到國內,顧客肯定無法接受。”他構思自創一個適合國內市場的烤爐,希望達做到“快速高溫”、“不需用明火”、“運用氣體加熱原理”、“六面同時加溫受熱”、“8-10分鐘完成烤制”。2004年,他開始研制烤爐。2006年,他研發的果木烤爐正式投入使用。
郭開揚說:“果木牛排烤爐里的高溫能在瞬間鎖住牛肉的水分,充分保留牛肉的肉質和營養成分,牛肉也能吸收果木散發出的原始味道。”他對于烹制手法的要求很高,在其創業之后,依然將牛排的口味作為重中之重。
錦和味稻的創始人歐錦和
金泰西餐廳創始人郭開揚
關鍵詞5:創意
如今的餐飲業,更講究綜合能力,其中包括口味、環境、服務等,當然也離不開體驗,比如新奇擺盤和制作手法。
著名飲食集團ConceptCreations行政總廚Mr.Michael告訴紅餐網記者,在烹飪食物時,他喜歡用一些小飾品,有可能是土豆,也有可能是芹菜葉,或者是一些蘑菇。“與主食搭配起來,會讓菜品看上去很漂亮,讓顧客胃口大開。”
ConceptCreations行政總廚Mr.Michael
而說到意,不得不提這兩年流行的分子料理。分子美食將化學(物理或化學)理論于煮食之上,將食物的分子結構重組。它可以讓馬鈴薯以泡沫狀出現,讓荔枝變成魚子醬狀。
廣州極客廚房創始人譚國輝和何海暉,現場演繹了一場奇妙的分子料理的制作過程。
黃桃做的“雞蛋黃”,泡沫醬油,意大利醋做成的“魚子醬”,橙汁加零下192攝氏度液態氮做成的純天然雪糕,以及花生奶油放進液態氮中變成的“爆米花”,吃進嘴里還會“冒煙”、“爆炸”。
這樣的場景顯得噱頭十足,讓到場的餐飲人拍手鼓掌,不停拍照留影。
譚國輝、何海暉在制作分子料理
品嘗分子料理
除了視覺上的盛宴,大廚們烹飪的肉品美食,讓前來到場餐飲嘉賓大飽口福。看看下面幾位大廚的作品,小編都忍不住咽口水。
本次活動中大廚烹制的美食
【沛澤冷凍食品公司簡介】
廣州市沛澤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沛澤),創辦人莫榮健經過18年在肉品行業的深耕,2012年12月,沛澤開始從事肉品的直接進口和銷售工作,采購來自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豬肉)、丹麥、西班牙、阿根廷等地區的紅肉及海產品,并快速成為國內高端肉品進口市場領導者。
沛澤擁有自己的冷鏈配送系統,分切包裝加工間,四個不同溫度條件的冷庫,在琶洲總部設有300平方的產品展示區,250平方大型專業演示測試廚房。讓客戶更有效率地選擇食材和得到解決方案。沛澤每月舉辦的專業牛局, 已經成為很多廚師每月一次到沛澤的好理由。
2015,沛澤率先在美國加洲開設跨國分公司,并成為美國肉類出口協會的會員單位,為將來拓展更專業的市場做準備。
作者:喬頁
編輯:紅餐網_孟北
紅餐網,超過60萬餐飲人共同關注!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關注!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9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