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由中國飯店協會主辦、紅餐匯全國餐飲聯盟等聯合承辦的“尋蜜鳥·2015中華粵菜產業發展大會”之2015中國餐飲精英高峰論壇在廣州隆重舉行,數百位餐飲人齊聚廣州,對如何解決餐飲用工荒以及培養餐飲人才展開了激烈討論,廣東省食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半島餐飲集團董事長利永周做了精彩演講。
當天,紅餐匯旗下的餐飲業垂直招聘平臺——紅程招聘正式上線,并與上海融璽資本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新一輪融資宣告成功。現場餐飲人表示,這對于整個餐飲行業發展,都能起到推動作用。
紅餐網記者在現場聆聽了利永周的分享,并整理了如下內容:
對于企業與員工的關系建設,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努力。
一、企業文化的建設與培訓
企業的員工可以分為幾個層次:高層,中層,中低層和底層。要制造一種和諧的關系,必須要徹底理解不同層次的員工,老板才能跟他建立相互的和諧關系。這是相互的,不是單一的。應該怎么做呢?
1.讓員工明白企業的方向目標
1)高層員工:老板必須要跟他溝通公司的愿景、戰略。愿景就是讓高層一起去理解希望達到的方向和目標。
2)中層員工:要參與年度的、月度的經營目標。
3)中低層員工:參與制度執行力的設計。如果中底層都不理解企業經營的要求,不明白企業要求的季度建設,這種和諧的關系肯定建設不成。
4)底層員工:我們要讓他明白,他個人行為和企業結合會有什么好處,培養他的技能和謀生能力。
所以,我們要建立和員工的關系,必須要從這幾個方面去理解,有針對性的建立不同的戰略體系。
2.制定企業的制度并進行培訓
我們對高層員工制定了愿景和目標,就要進行培訓。像2007年,我們推薦了17個高層去讀MBA,無論他能不能留下,但企業的行為已經表達了對高層的重視,目標達到就行了。留下來的,會成為企業的精英。
金子,是從文化、愿景、目標一致的情況下,再加上共同的溝通、互動,通過實踐、不斷學習之中磨練出來的。針對中層員工,要把公司的員工手冊和各種制度建立好,讓制度得到員工的認可和配合,看起來這是很傳統的方式,但是大部分人不能突破這個。制度不能得到員工的認可,制定出來的東西就得不到員工的配合,老板和員工的平衡是雙向的,不是單向的、強加的東西。
3.培養員工良好的個人行為和道德觀念
在我們這個商業社會里,把商業行為看得太重,往往忽略了我們傳統的教育。什么是公共的行為,就是要有一個基本準則,道德行為也應該有一個基本準則,我們怎樣把這些準則都制定下來,除了員工手冊、制度,還有員工行為規范。上班的第一天,我們就把員工的職能手冊分配到員工手上,再結合員工培訓,逐步培養企業和員工的融合,讓員工明白“道”。和一個不明白道理的人講道理,你會發現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4.培養員工的職業能力
職業能力分為幾個等級,總廚、總經理屬于職業經理人的等級,什么是職業經理人?職業經理人履行企業的責任,行使一些權力,這種責任和權利的互動,怎么跟投資人、跟企業、跟社會,找到一個平衡點。股權激勵,是其中的一種方法,但不是全部。
作為中層,要學會履行職責和責任、執行力,中層不是做決策的。基層,是學基礎技能的,連基本的技能都沒有,效率肯定很低下。不同層級的培訓,要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理解社會轉型的需求,能夠提升生產力發展的行為,就是進步的行為。要用這個觀點,來衡量我們的對與錯。
近幾年的工業體系為什么要提出智能工廠?現在企業、工廠成本過高了,科技用流通的技術,提升企業的生產力。
企業也好,社會也好,國家也好,商業模式的設計是為了解決三個核心問題:一個是成本,第二是價值,第三是成本與價值之間互動存在什么風險。
二、建立有效的激勵方式
1.結果導向
為什么要加上“有效”?因為同行里大部分人都認為激勵只要老板給錢就行了。這是不對的,激勵是雙向的,你必須要完成一定的責任、創造效益,才能拿到該得到的報酬,這就是激勵。
作為企業的高層、老板,必須要理解什么叫激勵。如果不理解,必定會把企業拖到火坑里去,使企業喪失競爭力。在激勵政策的時候,我們必須要結果導向,沒有良好結果的企業,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企業。連員工都養活不了,再講激勵,沒有意義。
激勵是為了讓企業能夠發展,并為社會做出貢獻,讓員工得到他應該得到的效益,這樣的企業激勵制度才是對的。這三個地方,如果違背了其中一個,那你的激勵違背了生產力,違背了社會發展的規律。
2.價值分享
什么叫價值分享?企業達到目標,能夠利于企業發展,才產生價值。但企業產生價值,老板要懂得分享。前幾年,我們企業效益很好的時候,高層每年的獎金都在十幾萬以上。但是這種激勵要經得起不同時期的發展,到了2012年,整個社會的經濟結構發生改變,投資人和股東還沒得到合理回報的時候,那還用之前的激勵方式,那么企業將要倒閉。
這時候你要找到企業跟社會、跟投資人、跟員工的平衡點,所以我們必須要培訓,讓員工明白,他需要創造什么樣的效益,怎么樣才能得激勵。這個是心態的培養,如果違背了這種規律,那就是貪婪。不能用一種貪婪的行為去制定企業的激勵機制,我不能說我什么都對,但這些都是做高層要考慮的,要讓我們員工明白:制度、獎勵跟行為都是由于你的結果造成的。
3.員工生活、學習、成長
我們要介入員工生活、學習、成長的設計,因為大部分員工從不同的地方走到企業,從某個平衡的角度上來說,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來說,從社會各個群體如何找平衡點來說,這都是很有必要的。不能說我今年企業做得很好,就怎么樣,企業做得太壞,就連工資都不發了。要找一個可持續的,長期的適合企業成長的平衡點,這個很重要。
我們不能拿表象的東西,去衡量企業長期發展的根基。要從經濟發展的規律,企業跟社會平衡的規律,去考慮我們的政策和問題。和諧是有規律的,合理的行為、合理的規律才能長遠。所以,我們也要優化企業的環境,包括住宿、膳食、生活環境,適當組織一些活動,像員工旅游。
編輯:紅餐網_Bella
紅餐網,超過60萬餐飲人共同關注!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關注!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0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