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產品成本核算是餐飲成本控制及管理的基礎性工作,該項工作直接關系到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及管理的有效性。特別是餐飲初創者,算好成本對后續經營至關重要。
來源:餐飲新世紀
開過餐飲店的朋友就知道,餐飲行業中如果不仔細算成本,不精打細算,起早貪黑一年你發現你只養活了你自己,一年到頭來沒剩幾個錢。餐飲行業中隱性成本很多,物料耗損等等都會讓人頭疼,我們今天就教大家如何去精打細算!
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
餐飲成本核算分廚房核算和會計成本核算兩個方面。
廚房核算主要是指為廚房生產和產品定價服務,控制廚房實際成本消耗,同時為會計成本核算提供基礎數據;
會計成本核算主要從會計專業化管理角度核算各餐廳和企業餐飲成本消耗及成本率,控制餐廳和企業成本,同時為企業餐飲經營者和高層領導提供決策依據。
廚房核算和會計核算必須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成本核算原始記錄
原始記錄也可叫原始憑證,是成本核算的依據。
正確進行成本核算,必須建立原始記錄制度并予以詳細記錄,如采購、儲存、發料及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都要做好原始記錄,并一式幾份,以便完成記賬、對賬、查賬等財務工作。
主要包括原料進貨發票、領料單、轉賬單、庫存單、原料耗損報告單、生產成本記錄表、生產日報等。
(二)成本核算計量工具
廚房為準確計量各種食品原材料的采購、領取、銷售等各個環節原材料消耗,必須配備必要的計量工具。
主要有三種:
臺秤,用于大宗食品原料計量,如米、面、肉、青菜等;
天平秤或電子秤,用于貴重或小宗食品原料計量,如魚翅、奶油等;
量杯或量筒,用于調味品原材料計量,如油、黃酒等。
在日常工作中,應根據不同食品原料適當使用不同規格的計量工具,以便準確計量、準確核算。
(三)成本核算數據處理
餐飲成本核算是通過原料計量、計價和單位成本來計算實際成本的,其數據處理要正確,以便為成本控制提供客觀依據。在餐飲產品成本核算過程中,其數據處理有三種形式:
1.有效數據
有效數據是以實測或原始記錄為依據所提供的數據,比較準確。在餐飲成本核算中,一般不得采用估計數據。如果必須用估計數據時,也應以過去的實測為準,以保證成本核算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2.尾數處理
尾數有重量尾數和價值量尾數兩種。重量尾數處理一般到克為止,克以下的重量單位采用四舍五人法,進到克為止,然后按原料單價核算成本。如果說是特別貴重的食品原材料,也可用毫克為尾數單位。價值量尾數處理一般到分為止,分以下的成本尾數采用四舍五入,進到分為止。在產品定價時,如果價格較高,其尾數也可到角為止,角以下的價值量單位采用四舍五入法處理。
3.成本誤差
成本誤差分為絕對誤差和相對誤差兩種。絕對誤差是實際值和標準值的差額,用絕對數表示。相對誤差是絕對誤差和標準值之間的比率,用相對數表示。
需要注意是:在成本核算中,必須保證核算制度統,方法一致,計算準確,不重復不遺漏,以保證數據的可比性和可用性。
成本核算方法分類
餐飲產品品種繁多,在核算時應根據廚房產品生產方式及花色品種不同,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從而提高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具體方法主要有四種類型。
(一)順序結轉法
順序結轉法根據生產加工中用料的先后順序逐步核算成本,適用于分步加工、最后烹制的餐飲產品。在餐飲管理中,大多數熱菜食品都采用分步加工,其成本核算方法是將產品的每一生產步驟作為成本核算對象,依次將上一步成本轉入到下一步成本核算中,順序類推便計算出餐飲產品總成本。
(二)平行結轉法
平行結轉法主要適用于批量生產的產品成本核算,它和順序結轉法又有區別。生產過程中,批量產品的食品原料成本是平行發生的。
原料加工一般一步到位,形成凈料或直接使用的食品原材料。
這時,只要將各種原料成本相加,即可得到產品成本。如冷葷中的醬牛肉、醬豬肝;面點中的餡料食品,如三鮮餡的餃子、包子等。
這些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其各種原料成本是平行發生的,只要將各種同時發生的原料成本匯總,即可得到產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三)訂單核算法
訂單核算法是按著客人的訂單來核算產品成本,主要適用于會議、團隊、宴會等大型餐飲活動。這些類型的客人用餐事先都會預訂,且用餐標準十分明確,在成本核算時,首先必須根據訂餐標準和用餐人數確定餐費收入,然后根據預訂標準高低確定毛利率高低,計算出一餐或一天的可容成本,最后在可容成本的開支范圍內組織生產。而這一過程都是以訂單為基礎和前提的。
(四)分類核算法
分類核算法主要適用于餐飲核算員和餐飲成本會計的成本核算。如成本核算員每天核算成本消耗,先要將各種單據按餐廳和廚房分類,然后在每一個廚房或餐廳內將成本單據按食品和飲料分類,再按食品原料種類分類記賬,最后才能核算出每個餐廳或廚房的各類成本。
此外,在月、季成本核算中還可以分別核算出蔬菜、肉類、魚類成本或冷菜、熱菜、面點、湯類等不同種類的成本。
餐飲產品成本核算的工作步驟
餐飲產品成本核算分為收集成本資料、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提出改進建議等四個環節。
收集成本資料是成本核算的前提和基礎,要以原始記錄和實測數據為準,不能用估計毛值,以保證成本核算的準確性。
餐飲成本核算分為采購成本核算、庫房成本核算、廚房加工核算、餐廳成本核算和會計成本核算等多種。
成本核算往往要分類進行,各個環節數據互相聯系,在成本核算的基礎上,應定期對成本核算的結果及其核算資料進行成本分析,提出分析報告。
一般說來,每周、每月都應進行一次成本分析,以指導餐飲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
最后,依據成本核算和分析的材料,對采購、儲存、出庫、領用以及庫房、廚房、餐廳等各個環節、各個部門進行分析,找出影響成本的原因,并針對主要原因提出改進建議,以便為中高層管理者加強成本控制、降低成本消耗提供客觀依據。
成本常用計算公式
飲食服務業的成本的確簡單,大致有以下幾例公式:
本期耗用原料成本=期初原材料+本期購進原料—期末結存原料
成本價=進貨價/(出成品率*投料標準(數量)
毛利率=(銷售價格—原料成本)/銷售價格*100%
銷售價格=原料成本/(1-毛利率) 或
銷售價格=原料成本+毛利額 或
銷售價格=原料成本*(1+加成率) 或
銷售價格=原料成本+加成額 加成率=毛利率/(1-毛利率) 毛利率=加成率/(1+加成率)
原料價值=毛料價值-(次料數量*單價+下腳數量*單價)
凈料數量=毛料數量-次料數量-下腳數量
凈料單價=凈料價值/凈料數量
計算方法案例
1.原材料計算方法:采用定額成本(根據菜的定額用量制定)月底調整實際材料成本
2.人工和制造費用采用分類法,即菜類相近相似(如高中低檔次)歸為同類分攤這些費用。
先把你的所有費用加在一起,如房費、水電費、雇傭的工人費用等加在一起,再看你選擇店面的地理位置,如果是市內繁華地段東西就會稍貴些,地段差一點就便宜些,這你要自己考慮。之后看你的菜價,菜的原材料是多少錢,能達到百分之多少的利。之后把之前你加在一起得數除以30天,就是你一天的費用,再看你買多少菜才能達到這個數,剩下的就是你的純利潤!
菜品成本就是菜品的各種原料的價格加上燃料的價格的和。 這里面包含:菜品的主料、配料以及調料等。
在主配料上還要計算出原料的凈料率、熟制品的出品率這樣才能準確的計算出菜品的成本。
凈料率:是指一些蔬菜、海鮮、魚類等的出品率。
如:1斤蝦仁的出品率是在80%、水發海參的出品率在80%、整條的三紋魚的出品率在46%、茄子的出品率是在80%、西蘭花的出品率在70%、青椒的出品率在80%、青筍的出品率40%等。
那么這些出品率是如何計算的?
這些都是要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計算出來的,比如1斤蝦仁來的時候是冰凍的那么在解凍后是多少那?在我們解凍后是0.8斤。我們通過這一結果,了解了蝦仁的出品率。
出品率:(凈料數量÷原來的原料數量)×100%,我們知道了出品率那么就是計算出了凈料成本。
凈料成本:原料價格÷凈料率=凈料價格
還有些原料是一些干貨,比如:木耳、干鹿筋、珍麼、干海參等干貨原料它們的出品率實際上就是漲發率,像:木耳的漲發率500%、干鹿筋400%、干海參650%等等。
熟制品的出品率:是指把生的原料通過熟加工成半成品后的凈料率。
出品率:(凈料數量÷原來的原料數量)×100%
如:我們采購回來8斤生牛肉(肋條)為制作蒙古小牛肉,經過熟加工后出品為4.8斤
那么我們用4.8斤÷8斤=0.6在×100%=60%那么我們就知道了生牛肉(肋條)加工成熟為半成的出品率為60%。
凈料成本:生牛肉(肋條)11元/斤÷60%
通過我們的計算了解到:熟五花肉的出品率為60%、熟排骨(冰冷)的出品率為65%、熟肥腸的出品率為45%、熟口條的出品率為52%、熟羊腿的出品率為57%等等,那么通過這些計算我們了解了菜品的出品率,但是有時它會根據原料性質會有所改變的,比如說原料的質量不好,肉注水了、菜品有腐爛的,那么出品率就會大降低的,使成本加大。
所以說我們要嚴把原料采購與檢驗這一重要環節,才能確保我們的利率,使我們的成本不會加大。我們要知道成本加大1元的話,我們的利潤就會減少2元的,所以說餐廳的成敗重在成本控制。
開業之前一定要把我們的菜品價格定好,毛利率,食材成本要清楚,每個成本都清楚的情況下我們才能實現盈利,否則起早貪黑辛辛苦苦一年只是在幫房東打工。
編 輯 | 紅餐網_劉茜
后廚學會這些摳門高招,給餐廳節省了5%成本!
餐廳菜品應該怎么定價?這里有幾個公式給你參考
明檔菜品如何設計擺放?如何控制成本?馬上學起來!
1塊錢的青菜餐廳賣18元,真暴利?!別算完賬你再考慮開店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