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635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動向
前幾年,哪個餐廳用IPAD點餐,那是很時髦的事兒,現在IPAD點餐已快成為業界標配;以往,現金和刷卡是最常見的支付手段,但現在微信、支付寶開始大幅度“分羹”。
一些在餐飲行業曾經司空見慣的案場管理方法,開始出現變化。數據和數字化管理,正在成為提升案場效率的工具。
IPAD點餐不再酷爽,餐飲數字化普遍到來 兩年前,用IPDA點餐對餐飲行業來說是一件新鮮事。但兩年后,這種新鮮也只是小巫見大巫了。 最近麥當勞在中國市場引入了自創漢堡的項目,給消費者提供24種食材,讓消費者在一個足有半平米的大PAD上自行搭配,然后刷卡支付。吃麥當勞叔叔的漢堡進入中國25年,還從來沒有像現在這么干過。 麥當勞也僅是一個案例而已。在移動互聯網、互聯網+等火爆概念之下,我們從來沒感覺到餐飲這樣一個熟悉的消費場景其實也是很“酷”很“爽”的。 因為到餐廳吃飯以前只能銀聯刷卡,現在微信、支付寶等各種更便捷的支付已經逐步殺到。 以前要出去吃飯,我們只能老老實實地到餐廳去,甚至繁忙時候還要排隊,但現在我們可以用手機輕松地叫個外賣,或者用手機提前訂好桌,順 便把菜點好、把賬結好,到餐廳后菜已經滿滿地擺上桌。 餐飲行業數字化的改造已經普遍到來。但在這些數字化的體驗背后,還蘊藏著一個大大的空間–大數據的運用。 掌握用戶數據才能:節約成本、拓展客源、強化管理 數據,已經滲透到現在每一個行業。企業對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預示著一個新的增長端口打開了。 大數據究竟是什么?以服裝行業為例,一家數十億規模的企業,其消費者起碼是百萬級的。 如果能夠通過系統將這些消費者的數據一個個抓起來、并進行很好的分析,可以讓服裝企業很好地了解到不同區域的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從而讓企業能夠在生產上就能進行更有針對的研發,然而更精準地向市場投放個性化的產品,服務好消費者。 相對于服裝行業而言,即使同一個餐飲品牌不同門店的同一道菜或許都有口感的差異,因此餐飲并不是一個標準消費品。有人可能會懷疑,餐飲是隨意性消費很強的行業,大數據挖掘究竟能有多大意義? 我們不妨先從其他行業的發展軌跡倒推大數據在餐飲行業的用處。要搜集大數據,首先要生成顧客的賬戶信息。 這個賬戶信息能記錄下客人對餐廳的出品和服務的評價;能記錄下消費者特殊的消費偏好、消費能力甚至消費者的等待時長、用餐時長等數據。這些數據在餐廳給客人做合理的食譜推薦時可提供依據。 具體而言,可能會觸及以下一些消費場景。比如一個餐廳推出牛肉新菜式,系統會自動將信息推送到有喜好牛肉的消費者的手機中。 再比如餐廳發現其某款菜式特別熱銷,想開發成工業化產品進入家庭,那么系統能精準地找到喜歡這道菜的消費者作意見反饋和消費測試,甚至這批消費者很可能就是這款新品未來的首批種子用戶。 總之,大數據在餐飲行業應用的意義在于為餐飲企業節省成本、增強管理、提升客源和業績、提升消費者的服務體驗。 未來某天會出現“恐怖”消費場景 所謂大數據,現在對于餐飲行業而言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現在不少餐飲企業已經從會員管理系統搜集數據,但搜集信息只是第一步,后面還有大量的數據分析工作。 而這一塊,大部分餐飲企業并不懂如何做。另外,要讓這些數據真正發揮功效,需要一個精細化運營的階段,這或許需要一個比較長的周期才能見效果。這一點,連麥當勞這樣成熟的餐飲連鎖也承認,其目前對大數據的運用還只在起步階段。 不過我們也不妨大膽遙想一下。某天你下班路上饑腸轆轆,正準備打電話叫個香辣培根PIZZA外賣回家飽餐一頓,但餐廳的話務員可能告訴你:“女士,建議您點個其他PIZZA試試?因為后臺監測到您前兩天喉嚨發炎去了趟醫院。” 如果你在猶豫究竟該點什么PIZZA時,話務員可能又提醒你:“女士,您之前點過好幾次芝士PIZZA,您是要繼續點芝士PIZZA還是試試我們最近推的新口味?” 當你下完訂單報上家庭住址后,話務員可能又會提醒你:“女士,根據您手機顯示的定位信息,您距離我們最近的門店大概300米,如果您選擇到門店自取,會比我們送餐提早半個小時吃到PIZZA哦。” 這種消費場景似乎有點“恐怖”,但未來也并非沒有可能。 作者:黃麗嫦 來源:南方都市報 編輯:內參小根君 談浩淼 上海瓜牛Juice Cafe創始人 ————————————————- 每天感謝一位讀者,內參君因您傲嬌! 加內參君本人微信 neicanjun 入全國餐友匯交流群; 回復 目錄 看往期精彩內參; 尋求 報道與合作 加內參小秘書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5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