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份鴨血引發的商戰“血”案,海底撈究竟輸在哪兒?

    底撈和巴奴的明爭暗斗,在行業人看來,已經是常事。

    國慶前,這兩大火鍋品牌再次因為一塊“鴨血”引發了一場“戰爭”。

    小小鴨血,為何引起海底撈、巴奴兩大火鍋巨頭的撕逼狂潮?

    在紅餐網專欄作家余奕宏看來,鴨血之戰,實質是揭示了行業的商戰密碼。

    9月23日,國內火鍋霸主海底撈在公眾號發文,聲明:為什么海底撈只賣血旺?

    緊接著一周后,高舉產品主義大旗的巴奴就發出:為什么巴奴可以賣鮮鴨血?

    鴨血之爭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

    1

    “血”戰初起

    鴨血事件的起源是:總有顧客在海底撈問,為什么你們家不賣鮮鴨血,而巴奴卻有售?

    而海底撈估計被追問煩了,就寫了一篇這樣的聲明。

    筆者認為就公關而言,這樣的文章最多是私下里推送給個別用戶即可,或者在店堂里有個公示,根本沒必要公開發表:

    第一,客戶問你有沒有某一個菜品,不表示沒有我就不來,所以沒有必要那么認真;

    第二,客戶如果真的因為這道菜而不來,那么豈不是海底撈三十年的品牌還不如一塊鴨血;

    第三,巴奴明明已經在賣符合國家標準的鴨血,你說自己沒找到,豈不是自暴其短;

    但是,這篇文章偏偏就公開地在自家的公眾號里發出來了,令人費解。

    2

    側翼戰

    在鄭州,自從2015年巴奴毛肚火鍋在創始人杜中兵的帶領下,祭起產品主義的大旗,完全對立海底撈的服務精神,推出“服務不是我們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我們的特色”的戰斗口號,正式展開對龍頭企業海底撈的側翼戰,一時風頭正勁,不僅俘獲了豬肚用戶的芳心,更讓偏安一地的巴奴在餐飲圈聲名鵲起。

    一般來說,領導品牌不封殺跟進品牌就算后者幸運的了,然而,巴奴居然敢主動掀起對領導品牌的側翼戰,明顯挑起了海底撈的競爭意識。

    于是,海底撈在鄭州對巴奴采取全面堵截。一、凡是有巴奴的地方,必有海底撈;二、凡是巴奴有的產品,海底撈都必須有。

    此后的兩年間,鄭州人民一邊熱火朝天地吃著火鍋,一邊看著這兩大品牌瘋狂擴張。在鄭州,海底撈、巴奴就像麥當勞與肯德基、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耐克和阿迪達斯,成為雙雄爭霸的格局。

    3

    不要掉入他人的陷阱

    任何行業從散小亂差到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過程中,都會出現這樣的景象,中國餐飲業也不例外,只是火鍋作為餐飲業第一大品類,競爭激烈程度更猛和進化程度更早罷了。

    海底撈當然不會無視巴奴的競爭,除了商圈包圍之外,在產品上也緊緊跟隨巴奴,相繼推出毛肚、菌湯、繡球菌、紅皮土豆,總之只要是巴奴有的,我就有。

    這種跟隨緊逼策略,短期內看上去是巴奴遭受了很大壓力,但實際在當地消費者心智中,漸漸產生了海底撈是在學習或者跟風巴奴產品的印象。(那些問為什么海底撈沒有鴨血的人,潛臺詞恐怕就是這次你們怎么沒有學巴奴?)

    于是當巴奴推出新鮮鴨血,而海底撈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能及時提供,但又不得不面對顧客的詢問時,就出現了那樣的聲明。

    從競爭策略上來說,海底撈透過跟隨巴奴的產品策略,筆者認為這是短期有效,長期無效,甚至失策的做法。海底撈越是要透過增加產品來證明自己,就越容易暴露自己的短板。

    就好像我從沒有做過餐飲,有人說我只懂理論,難道我為了證明我的理論有效,非要自己去開一家餐廳不成。正是因為我從不做餐飲,才會不掉入當事人的繁忙陷阱中,才不會犯燈下黑的錯誤,才有時間接觸大量的案例,甚至知道一些餐飲人不知道的內幕,才有時間和精力去找到一些餐飲人都看不到的規律。我放棄自己的優勢,然后去開一家餐廳,恐怕才會掉入最大的陷阱。

    4

    找準品牌特性

    服務精神是海底撈抹不去的印跡,也是海底撈的最大心智資產和品牌資產。餐飲本來就被定義為服務業,效率和顧客體驗是餐飲業最核心的指標,隨著人們的物質越豐富,對精神的追求越高,對服務的要求也越高。

    企業在競爭和時代變幻的過程中,最重要是知道哪些是不變的,哪些是常變的。堅守不變的規律,把握住自己的特色,發揮自己的優勢才是王道。

    如果是我給海底撈建議,就是牢牢占據“服務”這個心智,人們永遠都需要服務,只是不同時代,不同代際的消費者需要的服務形式不同罷了。

    就像“沃爾沃”應該牢牢占據安全,而不是跟風奔馳去學豪華,跟風寶馬去發展駕駛樂趣,“安全”對于女性用戶(尤其是有嬰童家庭)、富豪用戶是多么寶貴的心智認知,可惜沃爾沃沒明白,四處出擊,到處模仿,企業最怕的就是破壞自己在用戶心智中的認知,結果導致業績大幅下滑,最終居然被吉利收購。

    很顯然,海底撈也是被巴奴的產品主義擊中了對立面的短板,打亂了自己戰略節奏,于是才會采取那樣的跟進策略,也才會有這次的鴨血事件。

    5

    死磕產品主義

    回來再看巴奴為什么要不惜代價的提供鮮鴨血。

    鮮鴨血本身是個相對小眾的品類,在巴奴卻受到食客們喜愛,成為繼毛肚、菌湯之后的又一明星必點產品。但因為“產量小、保質期短、流通難”等特點,鮮鴨血比起塊狀鴨血,大批量生產存在嚴重挑戰。

    巴奴在售賣超過43萬份之后,因為產能跟不上要求(快速從23家快占到32家),主動忍痛停掉這款人氣產品。這個鮮鴨血曾經是巴奴功勛墻上第一個功勛產品。

    因為鮮嫩的鮮鴨血的口感是血旺無法比擬的,一度在巴奴被大賣,可惜早期因為巴奴也沒找到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供應商,為了食品安全考慮,就暫時下架了。

    這一次,巴奴人發揮產品主義的死磕精神,四海八荒,歷時800多天終于為鐵桿吃貨們找到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供應商。于是,再次受到巴奴粉絲們的熱愛。

    巴奴能夠不惜代價找到鮮鴨血,提供符合國標和食安的產品,是巴奴和巴奴人知行合一的體現,也是產品主義在巴奴生根的體現。

    企業與人一樣,最怕說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

    產品主義不僅僅是巴奴出于競爭需要,更是對自己,對消費者的承諾。從這次鮮鴨血之戰,可以看出巴奴不過在踐行自己的諾言罷了。

    另一方面,企業競爭的最高層級是建立標準,優秀的企業往往都是某些行業標準的制定者。

    我們常用的不粘鍋,來自杜邦公司的特氟龍,我們常用的不粘貼,來自3M公司的專利標準。

    記得有一次跟眉州東坡酒樓的創始人王剛先生交流,我們一致認為餐飲企業必將成為高科技企業,打破服務業完全依賴人的格局,科技化,零售化,體系化才是建立現代化連鎖餐飲品牌的必由之路。

    表象上看小小鴨血之爭,海底撈說今天出于安全角度,推出血旺(熟鴨血),其實是對產品極致標準追求的妥協,對于一家以服務見長的企業來說,無可厚非。

    相反,巴奴在鮮鴨血上的死磕,找到符合國家標準的,超出消費者預期的產品,恰恰是堅定地執行自己的產品主義,不過是在自己既定品牌戰略上守住本份罷了。

    6

    企業之爭,品類之戰

    從企業競爭戰略上來說,企業所做的每一個動作都必須符合自己的品類戰略。在筆者看來,每個企業的唯一戰略就是開創并占據一個品類。要么占據品類,要么封殺特性。

    巴奴占據了毛肚火鍋,封殺了好食材好口味的特性,海底撈想憑借規模優勢,采取跟風策略,卻想在產品特性和毛肚菌湯品類中獲勝,必將破壞自己在消費者心智中的認知,這對于海底撈是非常危險的信號,而這次鴨血事件不過是過去兩年錯誤策略的隱患顯現罷了。

    筆者在此也提醒各位餐飲老板,做餐飲品牌,一定要有自己的個性和差異化,連海底撈復制競爭對手都會掉入認知模糊的陷阱,就不要說一個小企業,小品牌了。

    與其更好,不如不同。認識自己,建立差異化品類品牌,是企業唯一的戰略。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原創并授權發布。

    余奕宏,告人、自媒體人。16年品牌營銷,傳媒策劃經驗,專注互聯網餐飲生態圈,創立中國首個新餐飲俱樂部”失控互聯網餐飲俱樂部”。(個人微信:shikonghui ,微信公眾號:xingzheyh)

    編輯 | 紅餐網_周沫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3120.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0月18日 20:50
    下一篇 2017年10月18日 21:3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