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創立才3年時間的滇菜品牌在上海強勢突圍,竟已獲得數千萬人民幣融資,估值過億,活成了區域的品類標桿。它靠的是啥?
01
滇菜競爭呈紅海之勢
近年來,滇菜成為創業的新寵兒,涌入者甚多, 看似冷門的品類競爭也漸成紅海之勢。云海肴在全國開疆辟土,其他區域內品牌表現也頗為亮眼,如中8樓、一坐一忘麗江主題餐廳、壹菌?云南菜、鑫桂園……
看似火爆的滇菜品類,實際上真的有那么風光嗎?據數據顯示,在2016年年初,全國的云南菜餐廳總共有22719家,到了2016年底,卻只有12702家,一年的時間就有近一半的商家被市場淘汰。
在淘汰率如此之高的滇菜領域中,彩泥云南菜這個創立才3年時間的滇菜品牌在上海強勢突圍,竟已獲得海底撈、高瓴資本數千萬人民幣融資,估值過億,活成了區域的品類標桿。它靠的是啥?
▲彩泥門店
02
人為制造壁壘,打造競爭區隔
云南菜在整個餐飲行業所占的份額比較少,可是淘汰率卻高達50%,加上滇菜屬于自帶高壁壘的創業菜系,沒有一定實力的滇菜品牌是很難存活下來的。但是彩泥卻很好地利用壁壘打造了競爭區隔,穩踞上海市場。
彩泥云南菜創始人王文淵說:“很多人想做云南菜,有源頭原料采購的瓶頸,配送瓶頸,廚師瓶頸,還有前期裝修投入瓶頸。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可人為設置的競爭壁壘。”
??1.供應鏈
云南菜最大的亮點就在于原生態的新鮮食材,這就決定了云南食材的采購以及運輸倉儲都是具有高壁壘的。誰能很好地解決云南食材采購渠道、確保食材的高效運輸倉儲,誰就能在滇菜市場搶占先機。
而彩泥對于供應鏈的掌控可謂高瞻遠矚。王文淵說:“為了要保證食材的新鮮感和原生態,自創立以來,我們80%的食材就都是從云南空運到上海,做到日配日送。我們整個餐廳的食材成本差不多達到35%以上。”
據他透露,在上海做商超餐飲的成本一般是28-30%左右,再高就很難去掙錢了。而彩泥為了打造供應鏈的壁壘,寧愿犧牲了5個點的利潤。
▲牛肝菌
同時,有了海底撈等資本的助力之后,彩泥的供應鏈優勢將更加明顯。彩泥可借助海底撈去打通上下游的產業鏈,直接在食材源頭上把控好采購、運輸、倉儲、配送等供應鏈問題。
??2.人才技術
在上海,川菜、湘菜、粵菜師傅比較常見,云南菜的師傅則很少見,并且云南當地的服務生在上海也很難招到,這無疑是又一個可人為制造的壁壘。
彩泥堅持用云南廚師做云南菜,連服務員都是從云南當地招聘過來的,門店后廚員工的比例甚至達到了99%以上。而且在彩泥的門店,炒菜的師傅都是具備了10-15年工作經驗的資深廚師。
▲傣式鳳凰大蝦
這些來自云南本地的廚師,更了解食材的烹飪方法,這樣就能確保菜式的出品更加原汁原味,更易俘獲顧客的胃。
??3.裝修設計
彩泥的裝修設計投入非常大,除去門店的模塊化設計,還追求門店的個性化、差異化。這樣的成本更高,基本上成本達到了3000元每平米以上。對于一家餐廳而言,前期的裝修設計無疑就是一筆巨額的支出,這也無形中為彩泥打造了很好的競爭區隔。
▲彩泥門店
03
依靠創新,活成品類標桿
在供應鏈、人才技術、裝修設計的高額投入為彩泥設置了很高的競爭壁壘,同時也壓縮了彩泥自身的盈利空間。但從創立以來,彩泥的所有門店卻一直保持盈利狀態。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歸根究底,還是歸功于其求新求變的差異化競爭策略,這也是其可以獲得資本青睞的關鍵因素。資本方看重的也是彩泥能夠不斷顛覆自己,去做一些有效的變革,繼而有機會成為區域品類的冠軍。
??1.產品創新:常吃常有,常吃常新
得益于供應鏈和人才技術的優勢,彩泥在堅持原汁原味的基礎上,便可不斷對產品進行差異化發展,使得產品線非常豐富,可做到常吃常有,常吃常新。
到目前為止,彩泥是全上海唯一一家把云南家常菜、云南民族菜、云南宴席菜、云南茶菜、云南素食這五個系列都做齊全的一家餐飲企業。同時,彩泥還會根據四季的變化,推出四季菜:春季吃花,夏季吃菌子,秋季吃水果,冬季吃野菜。得益于完善的供應鏈,四個季節當中的食材均可及時抵達上海,顧客可在彩泥的門店里享受到最應季的云南美味。
▲彩泥菜式
四季菜單的推出可謂一舉多得。不僅提高了顧客到店的消費頻率,也很好地提升了彩泥門店售價的寬泛度,無形中還拉高了門店的人均消費值。
此外,彩泥還在每家門店設置了PK賽。要求廚師們把菜品不斷做創新,一旦菜品被采用,當菜品銷售出去的時候,就給廚師高額的回扣獎勵,讓廚師們有動力去做更多菜品的研發。
今年在彩泥的門店,光是通過菌子和野菜就衍生出了40個菜品,大大提升了菜單的豐富度和門店的營業額。據了解,在這次6-9月的菌子推廣季中,菌子菜品的月銷售額就占到了當月全部門店銷售額的8%-10%。
▲傣味手撕雞樅菌
王文淵驕傲地說道:“我們菜品種類比其他的云南餐廳豐富得多,這也是顧客選擇我們最重要的一個點。“
??2.場景創新:打造極致體驗感
在場景上,彩泥注重打造“五味一體“,以期給顧客帶來極致的體驗感。
彩泥每做一家店都有一個主題,并在這個主題的基礎上再去做研發和場景的設計,呈現出一店一景的特質,比如他們有西雙版納餐廳、香格里拉餐廳等,讓顧客每次去用餐的時候都有不同的體驗;同時,還率先在上海創新性引入云南的三大宴席菜:佤王宴、長街宴、孔雀宴;每家門店里面還安排了兩到三位的專職歌舞表演人員,每天表演迎客舞和送客舞。
▲門店歌舞表演
顧客置身其中享受著“五味一體“的極致體驗:眼睛是七彩云南,耳朵里回蕩著少數民族的音樂,嘴上吃的是云南美食,鼻子里聞到的是云南的俊秀,手觸摸到的是原生態的感覺。
追求極致體驗感的特質,讓彩泥具備了鮮明的品牌特色,也與其他云南菜品牌形成了差異化競爭。王文淵說”彩泥的一切創新都是為了能帶給顧客極致體驗感。”
??3.模式創新:線上線下零售加餐飲
王文淵認為,創新是彩泥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未來彩泥創新的基礎就在于模式的轉變。而彩泥邁向模式創新之路的步伐也異常堅定。
憑借對市場的敏銳感知力,王文淵積極探索出了新的發展模式:線上線下零售加餐飲。一是大刀闊斧對原本的4大品牌進行簡化,聚焦于兩個品牌:正餐類品牌彩泥云南菜和外賣類品牌彩泥express;二是打通線上線下,再將零售和餐飲結合起來。
彩泥云南菜品牌將采取區域拓展法,每年以12-15家新店的速度遞增,未來5年的計劃是在長三角地區開出100家店。簡化后的正餐品牌還會延續一店一景的風格,在運營上也會繼續走差異化路線。
▲彩泥門店
彩泥express則是在全國布局,并由專門的互聯網事業部來運作。其也被視為彩泥未來重要的盈利增長點,目標是做到“百城千店”。
輕資產運營的彩泥express品牌,是從彩泥現有的菜單挑選出2-3款爆品去銷售,售賣渠道主要是將線上外賣平臺以及在盒馬鮮生等超市中開辟的30-50平方米的外賣檔口兩者結合,打通了線上線下。彩泥express早已在外賣平臺上線且月銷售額還突破了百萬,而其在盒馬鮮生的實體店也即將亮相。
在王文淵看來,“以后這種店可以研發出店中店、檔口店、街邊店,無限想象被徹底打開,而且整個產品會在不斷的做調整和裂變,資本投入特別少,利潤又比較高。“
后續,彩泥還會切入互聯網金融,通過城市合伙人的方式去孵化新品牌,去做拓店和資本的鏈接……彩泥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瞄準的是解決顧客最后一公里的用餐問題。
結 語
通過打造三大壁壘,到產品、場景、模式三方面的差異化創新,彩泥穩扎上海并朝著區域標桿品牌邁進,也給餐飲人士提供了很好的創新思路:要想在千篇一律的餐飲行業中脫穎而出,就得不斷顛覆自我,不斷創新,做出自己的風格,讓自己的差異化、個性化一直保持下去。
編輯 | 紅餐網_周容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3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