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外來的餐飲連鎖品牌在開拓新市場時,會出現對新地區的商圈、目標人群、口味偏好以及競爭對手缺乏考察不全面等因素,產生一系列“水土不服”的后遺癥。最典型的癥狀就是市場反饋不溫不火,業績的持續下滑等。
面對“水土不服”,餐飲企業要怎么做才能成功繞過這個魔障?是惆悵離場還是因地制宜,對模式進行調整,做出改變?
過往的市場來看,很多在一線城市火爆的餐飲品牌,像海底撈、俏江南等大型連鎖餐飲,到了二線城市后,非但沒有火爆,業績反而由于和區域市場的差異頻頻下降。
當時,半秋山也掙脫不了這個市場差異化的“魔咒”。
2004年,半秋山作為廣州一西餐品牌的加盟商在武漢市場開了第一家店。但是進入武漢市場后,這家加盟店沒有持續該品牌在廣州的火爆場面,反而因為“水土不服”,虧得一塌糊涂。
在持續盈虧和市場遇冷的情況下,擺在這間加盟店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關門閉店,一條是落地“改良”,半秋山選擇了后者——做大眾西餐的本地化改良。
本地化
模式調整+味型調整+價格定位+環境變化
嚴格來說,做別人加盟店時,模式的定位、文化、習慣、口味,都和武漢餐飲市場有較大距離。
“雖然無論是從味型、還是從那種簡約、開放、類似快餐的裝修氛圍來看,廣州的這個品牌都蠻符合西餐廳的定位標準,但這恰恰不是武漢消費者關注的重點。”半秋山的總經理熊建先生解釋說。
于是,在經過充分的市場調查之后,作為自創品牌的半秋山做出了有針對性的戰略調整。
餐飲模式、飲食習慣上的調整
那時候,武漢的西餐市場還相對空白,武漢人對西餐不太了解,覺得這是一種高大上的餐廳,對如何點餐、如何搭配并不熟悉,于是半秋山就推出了套餐系列,把西餐的簡單搭配,從頭盤、沙拉、主食、再到飲料,以套餐的形式,讓武漢人更快的接受了西餐的就餐文化。
2
味型調整
為了適應武漢市場的發展,半秋山在本地化的過程中,對味型做出了簡單調整,比如牛扒味道重一點,鹽也重一點點;此外,又在餐品結構中加入了一些中式的、大眾化的商務簡餐,比如炒飯類。
但是在品相這一塊,半秋山還是以西式為主,并且一直秉承著正宗西餐的做法,比如俄羅斯的羅宋湯,還有法式的忌廉湯,意式的比薩、意粉類等。
3
價格定位
一直以來,無論是從餐廳本身還是消費者的角度來說,菜品價格永遠是縈繞在二者心頭的一個重要因素。
考慮到區域的不同,武漢和廣州相比,消費水平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半秋山就把人均消費調整至更加符合武漢市場的水平。那時候,廣州的消費水平在人均50-60元,而半秋山是在30-40元,從價格定位上來講,這樣的調整和武漢餐飲的人均消費水平是相匹配的。
4
環境變化
除了好吃不貴之外,餐廳吸引人的還有別具一格的“顏值”和舒適度,溫馨時尚的裝修營造出了愉悅的就餐環境,為顧客的就餐體驗大大加分。
在軟裝上,半秋山也花了大價錢做了一些調整,讓餐廳的視覺體驗變得更加強烈;硬裝方面,把木質的凳子換成了沙發,無論是實用性還是私密性都做了相應的改變。
本地化之后,這間具有地方特色的大眾化西餐廳徹底火了,在短短幾個月時間里,迅速被武漢的消費者們所接受,營業額在半年內扭虧為盈。
8年加盟期滿后,2012年上半年,曾經的12家加盟店消失了,新的自創品牌——半秋山,亮相武漢。
可以說,半秋山是活出了自己。
鞏固根基
構建供應鏈體系+多元化發展
如果說,聊起海底撈,消費者想到的是服務;提到巴奴,消費者想到的是毛肚;那么說到半秋山,消費者能想到的是什么?
“消費者對半秋山的定義就像是自家食堂一樣,就是不知道吃什么的時候,去半秋山吧,錯不了。”熊建回答說。
而半秋山本身的定位也很簡單:“大眾化西餐廳,我們要做的西餐,是被普通大眾所接受的。”
做餐飲那么多年,除了本地化的變革之外,半秋山還做了哪些舉措來虜獲一大票消費者的芳心?
構建供應鏈體系
現在,餐廳的采購是一大痛點,食品安全風險大,在餐飲的這個大浪潮中,餐企的每一步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的思考,都離不開供應鏈。
供應鏈不僅是一條連接供應商到餐企的物料鏈、信息鏈、資金鏈,而且還是一條增值鏈。
“對于做餐飲來說,如果食材沒有自主性,其實對餐飲市場來說,你是沒辦法把握自己的命運的”,熊建說道。所以在2004年加盟之初,半秋山就成立了自己的供應鏈體系,并一直延續到現在。無論是之前的加盟,還是現在的直營模式,用的都是半秋山自己的供應鏈。
同時,為了補充原料的競爭優勢,半秋山還同步建立了的后勤部門,在廣東設立常駐的采購辦事處,在香港和日本等地區和國家也有長期合作的采購人員,為產品的創新找到更多的可能以及優質的資源。
2
多元化,向復合型餐飲轉型
為了迎合更多消費者多元化的選擇,2008年開始,半秋山不但在餐廳模式上做了優化,也在努力夯實硬件的多元化,做中餐,中西結合,半秋山開始向復合型餐飲轉型。
隨著復合型餐飲的經營模式逐漸興起,這種經營模式不僅可以給餐企降低租金壓力,也能讓餐廳增添活力。
當被問及半秋山現在只有直營模式,未來考不考慮加盟的問題時,熊建是這樣回答的:“對于那些復合型餐飲來說,是不具備加盟基礎的,因為整個市場和市場之間的差異非常大,人才培養的模式差別也非常大,所以快餐才具備加盟基礎,這種復合型不符合。”
目前很多餐企為了加速發展,會引入一些資本來加速進度,但是半秋山卻一直在扎實穩打,平穩的發展著。
總 結
偷得浮生半日閑,一半秋山帶夕陽。
半秋山,一間從開業就虧損的西餐廳加盟店,3個月后迅速本地化,半年內扭虧為盈。從8年加盟店到本地化自有品牌的轉型,半秋山用了13年的時間去打造自己的西餐品牌。
如果說成為中國餐飲標桿性的企業是半秋山的目標,那我覺得半秋山已經完成了它的一個小目標,那就是——霸占了湖北西餐市場的半壁江山!
未來3年,半秋山開始走出湖北,瞄準全國市場,以重慶、四川等城市為發展重點。
半秋山已在重慶開了2家直營店,第3家正在裝修。
直至2017年4月,半秋山共有58家直營分店,營業總面積4萬余平方米,日均服務人次3萬多,凈利高達15%,是餐飲凈利平均水平的2倍。
編輯 | 紅餐網_周洪楚
持續火爆的餐廳,據說是因為做到了這幾點!
這家餐廳的老板瘋了!居然要求消費者給差評
饅頭都可以這樣賣,咱餐廳還有啥理由不升級啊
丟掉“快餐”式菜單,10步讓餐廳月純利潤增加1.5萬
蛙來噠3年要開100家,美女創始人發話不考慮補齊短板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4363.html